当前位置:首页 > 数字方志馆 > 年鉴

党政机关

发布日期:2013-04-02 访问量:

中共扬州市委员会

重要会议

■市委五届十一次全会 5月28日,中共扬州市委召开五届十一次全会。会议审议并通过《中国共产党扬州市第五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关于召开中国共产党扬州市第六次代表大会的决议》、《中共扬州市委关于学习贯彻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的意见》和《中国共产党扬州市第六届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组成原则》。

市委书记王燕文要求全市各级党组织深入贯彻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的战略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并向基本现代化迈进的生动实践上来。要求各级党组织把贯彻省委全会精神与谋划未来五年的战略目标和发展路径结合起来,始终把坚持科学发展作为最核心的理念,推动发展水平、发展质量、发展速度“三个提升”,为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始终把加快转型发展作为最紧迫的任务,坚持经济转型、社会转型、体制转型“三转并重”,以更大的决心和更加有力的举措推动经济社会结构的优化;始终把推动创新发展作为最关键的举措,促进创新驱动力、科技生产力、人才引领力 “三力融合”,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把握发展主动权;始终把提升民生幸福作为最根本的追求,加快建设“人人崇文尚德、家家安居乐业、社会公平正义、追求创新创造、充满人文关怀”的幸福扬州,推动经济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和谐统一。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升认识,加强组织、深化研究,统筹协调、攻坚克难,创造性地贯彻落实省委全会精神,科学谋划扬州未来发展,集中精力推进当前各项工作。王燕文要求扎实做好召开市第六次党代会的各项准备工作,增强做好市委换届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做好市委换届工作的重要性;换届筹备工作领导小组要深入研究、周密部署、精心操作,充分尊重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民主权利,调动、引导好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行使民主权利的积极性,切实做好党代表选举工作;要认真起草好市委工作报告,坚持发扬民主,科学规划未来。

(苏 鹏)

 

■市委五届十二次全会 8月16日,中共扬州市委召开五届十二次全会。会议通报市第六次党代会筹备工作情况,对市第六次党代会工作报告和纪委工作报告进行讨论,对党代会有关人事安排建议名单、扬州市出席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建议名单等事项进行说明、讨论和表决。会议决定,市第六次党代会于8月24~27日召开。市委书记王燕文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带头讲党性、讲大局、讲团结、讲纪律,确保换届工作风清气正;奋力干好当前,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全力抓好重大项目、创新平台建设、服务业发展和关注民生等各项工作;切实维护稳定有序、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为市第六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苏 鹏)

 

■中共扬州市第六次代表大会 8月24~27日,中共扬州市委召开第六次代表大会。王燕文作题为《全面提升“三个扬州”(创新扬州、精致扬州、幸福扬州)建设水平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张跃进代表中共扬州市第五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大会完成两大任务:一是确定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全面提升‘三个扬州’建设水平,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二是选举产生中国共产党扬州市第六届委员会和中国共产党扬州市第六届纪律检查委员会,以及出席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的代表。市委六届一次全会选举产生新的市委领导班子,王燕文当选市委书记,谢正义、赵旻当选市委副书记,王燕文、谢正义、赵旻、丁纯、张跃进、张爱军、袁秋年、卢桂平、王松林、陈扬、程裕松当选市委常委。市纪委六届一次全会选举产生新的纪委领导班子,张跃进当选市纪委书记。(苏 鹏)

 

■市委六届二次全会 12月27日,中共扬州市委召开六届二次全会。会议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经济工作会议和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总结2011年工作,研究部署2012年目标任务,动员全市党员和干部群众加快转型升级,推进率先发展,开创“三个扬州”建设新局面。

市委副书记、市长谢正义代表市委常委会作题为《加快转型升级,推进率先发展,奋力开创“三个扬州”建设新局面》的工作报告和题为《一张蓝图绘到底,凝心聚力抓落实》的讲话。他强调,要围绕中心抓落实,在保持思路继承、规划延续的前提下,根据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充实提升“三个扬州”建设内涵,用创新的办法、路径全面推进“三个扬州”建设;要突出重点抓落实,抓好经济建设、基础设施、中心城市建设、民生工程、全市统筹发展的重点项目和工程;要突破瓶颈抓落实,把破解土地、资金、人才制约难题,强化要素保障作为抓落实的重中之重;要扑下身子抓落实,常态化开展“三下三联三交”(下到一个村、联系一个合作经济组织、交一个农民朋友;下到一个工厂企业,联系一个班组,交一个工人朋友;下到一个社区、联系一个社团、交一个社区主任朋友)活动,与基层和企业面对面了解情况,实打实抓好服务,硬碰硬解决问题;要严格考核抓落实,按照可定义、可量化、可操作、可考核、可追究“五可”要求,既突出考核“人的指标”,又强化考核“质的指标”。

市纪委常委会向全会书面报告工作。全会审议通过《2011年市委常委会工作情况报告》、谢正义代表市委常委会所作的工作报告和《中共扬州市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加快推进文化建设工程的实施意见》,审议通过市委六届二次全会《决议》。全会递补市委候补委员汤卫华为市委委员。(苏 鹏)

重要决策

■保障和改善民生 1月1日,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民生 推进幸福扬州建设的意见》,提出11个方面措施:1.多渠道扩大和稳定就业,打造充分就业城市;2.努力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积极稳定市场价格水平;3.切实加强住房困难群体保障,改善城乡居民居住条件;4.不断完善城乡养老保障体系,鼓励发展社会养老服务;5.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6.基本建成区域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事业均等化发展;7.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8.积极开展社会救助,保障城乡困难群体基本生活;9.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服务,促进社会稳定和谐;10.大力提升功能性设施,改善城乡生产生活环境;11.提高民生政策的知晓度,切实提高便民服务水平。(苏 鹏)

 

■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4月22日,市委下发《关于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5个方面措施:1.完善引进使用政策,集聚创业创新领军人才;2.加大培养力度,提升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能力;3.加强载体建设,为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提供平台;4.强化保障激励,完善高层次人才服务体系;5.加强组织领导,营造引才用才良好氛围。(苏 鹏)

 

■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 4月22日,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 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7个方面措施:1.全面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2.加快农田水利设施建设;3.全面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4.加强水利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5.建立健全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6.深化水利发展体制机制改革;7.切实加强对水利工作的组织领导。(苏 鹏)

 

■推进城镇化 7月18日,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城镇化的意见》,提出4个方面措施:1.注重规划的修编和深化,进一步发挥规划引领功能;2.加快农民转市民步伐,进一步提升城镇人口集聚度;3.推动各类功能设施建设,进一步增强城镇承载能力;4.不断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城镇化建设的动力。(苏 鹏)

 

■发展现代服务业 11月29日, 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3个方面要求:1.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意义;2.明确思路,确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3.细化政策,落实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保障措施。(苏 鹏)

宣传工作

■理论学习与研究 组织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学习教育和集中宣讲。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组织开展“经典精读”读书活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示范点网络访谈活动、分类交流观摩活动。建立述学考学制度,市委专题召开全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汇报会。中央文明网、《光明日报》、《新华日报》报道扬州做法。组织农村党员干部冬训,获全省冬训工作创新奖。开展领导干部学习调研活动,获奖成果数列全省第一。市委中心组全年举办6次学习报告会。先后举办全市“创新扬州、精致扬州、幸福扬州”理论研讨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理论研讨会、“立足新起点 实现新跨越——‘三个扬州’建设”研讨会,完成一批重点理论文章。编印《全面提升“三个扬州”建设水平百题问答》。《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获省重点学术著作资助出版。开展首届“扬州学人”评选活动。举办全市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出版《扬州蓝皮书扬州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1)》。(赵雪艳)

 

■新闻宣传 谋划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市第六次党代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人大和政协“两会”、“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等重大主题、重大会议、重大节庆宣传活动。开展“三个扬州”、“两个创新”(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城市)、“三创一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科技创新·产业合作”、三级党委换届、创先争优、干部能力作风建设、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等重大专题宣传活动。全年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以及人民网、新华网、腾讯网、新浪网等主流网站刊(播)发稿件400多篇。加强网络建设与管理,拟定加强和改进互联网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成立全市互联网监控中心。建立健全党委新闻发言人、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加强舆情信息和调研工作,完成省委宣传部下达的研究课题;加大网情监测和有害信息处置力度,处理网媒负面舆情40多件。市委宣传部获人民日报社颁发的全国舆情监测管理奖。扬州网被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批准为国家一类新闻网站。“扬州发布”开通,政务微博平台“微扬州”上线。电视专题片《“鉴真”又归来》获第21届“中国新闻奖”。“历史文化名人 彰显扬州风采”被省委外宣办授予“2011年江苏对外宣传创新奖”。全年举办“市民论谈”12期。(赵雪艳)

 

■文化建设 市委下发《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加快推进文化建设工程的实施意见》;制定并组织实施“十二五”文化建设规划、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2年文化产业发展行动方案。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城市“15分钟文化圈”、农村“10公里文化圈”基本建成。组织“百场公益演出”、“周周看扬剧”、“扬州之春”艺术周、“欢乐扬州”市区广场文艺演出等公益性文化活动。举办以“神龙跃两岸盛世共和谐”为主题的2011年苏台灯会。市直各专业剧团演出1200场,市音乐厅举办“市民开放日”音乐会10场,组织下乡(进社区)送电影1.1万场、送戏600多场、送书20万册。推进文化博览城建设,建成马可·波罗纪念馆、熊成基故居等一批场馆。组织创建“全国诗词之市”,扬州市创成“江苏省诗词之市”,江都区创成“江苏省诗词之乡”。广电传媒集团参与拍摄的《建党伟业》和《少年邓恩铭》分获第14届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和优秀少儿影片奖提名;拍摄电视剧《潮人》,在中央电视台第八频道以及多个省级电视台播出。创作大学生村官题材扬剧《青春树》,获省第六届戏剧节优秀剧目奖;李政成夺得第21届上海白玉兰戏剧主角奖,并参加由省委宣传部主办的江苏省首批中青年优秀演艺人才在北京国家大剧院的专场演出。出版长篇小说20余部、文集10余部。文集《菖蒲飘香》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年实现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7%。举办文化产业推进会暨文化产业项目签约活动,投资总额77.7亿元。组织参展第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扬州展品获特等奖1个、金奖5个、银奖1个。扬州工艺美术集聚区等一批特色园区逐步形成。扬州玉文化创意园等一批重大项目稳步推进。扬州雕版振兴行动及“中国古字画复制”科技升级项目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列入新闻出版改革项目库。江苏甘泉影视制作外包基地被列入省“十二五”服务业重点发展项目。2011年,扬州市被中宣部表彰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赵雪艳)

 

■宣传队伍建设 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地方县级和城乡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制定扬州市实施意见,加强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针对三级党委换届的新情况,加大干部培训力度,组织参加中宣部举办的县委宣传部长培训班、省委宣传部组织的县委宣传部领导班子井冈山培训班,组织文化产业国企、民企董事长(总经理)参加江苏省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专家清华大学高级研修班,举办文明城市创建千人培训班、党委新闻发言人培训班、政工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班,举办以文化改革发展为主题的基层宣传干部培训班。加强宣传文化系统干部队伍能力作风建设,提高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能力和办文、办会、办事水平。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等活动,提高新闻文艺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赵雪艳)

 

■全国“两会”期间在京新闻宣传 3月6日和8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分别刊登对全国人大代表、扬州市委书记王燕文的专访,介绍扬州打造“幸福民生”和发展创新型经济的情况。3月6日,王燕文作客中央电视台《两会芮观察》节目,介绍“十二五”期间扬州市加强民生建设、提升市民幸福指数的举措。3月11日,《人民日报·两会特刊》专版刊登对王燕文的访谈文章,报道扬州市将改善民生放在优先地位,用经济发展红利保障民生,建设“幸福扬州”的理念和做法。(赵雪艳)

 

■“科学发展 辉煌五年”大型摄影展 8月23日~9月10日,由扬州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科学发展 辉煌五年”大型摄影展在市美术馆展出。此次摄影展分“序展”、“创新扬州篇”、“精致扬州篇”、“幸福扬州篇”和“结束语”五部分,展出摄影作品240多幅,以真实的画面、艺术的视角,集中反映五年来扬州市建设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体现科学发展在扬州的生动实践。(赵雪艳)

组织工作

■市、县、乡党委换届 2011年,扬州市完成市、县、乡党委换届,优化各级领导班子结构,增强整体功能,换届过程风清气正。1月,扬州市组织收看中央关于严肃换届纪律保证换届风清气正视频会议,建立市委常委联系点、换届工作督查组和选人用人风气监督员队伍,指导基层做好党代会报告起草、班子选配、党代表推选、大会选举、换届宣传等工作。3月底,全市76个乡镇完成党委换届,658名干部高票当选,平均得票率97.1%,党员和党代表对换届风气认为“好”和“较好”的占99.98%。其中仪征市10个乡镇通过公推直选方式完成党委换届。3月下旬起,扬州市组建7个考察组考察县(市、区)党委换届工作;市纪委、市委组织部联合派出4个督导组,巡回检查县(市、区)党委换届工作情况。6月下旬,扬州市完成县(市、区)党委换届工作,新一届县(市、区)党委领导班子人选全部高票当选,平均得票率97.8%,形成以45岁干部为主体的梯次配备。加强换届后班子建设。开展党性教育、专题培训,召开县(市、区)委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座谈会。6月底,省委组织部考察组对市委、市纪委(简称“两委”)领导班子进行换届考察,组织新一届市“两委”常委全额定向民主推荐以及市“两委”委员、省党代会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酝酿推荐工作。8月下旬,市第六次党代表大会举行选举,六届市“两委”领导班子成员全部高票当选。(问庭青)

 

■干部队伍能力作风建设 2月2日,市委下发《关于加强干部队伍能力作风建设的意见》。2月9日,市委召开全市干部队伍能力作风建设动员大会,要求全市各级干部围绕“坚持科学发展、建设‘三个扬州’”主题,切实增强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执行能力、服务能力、协调能力等“五种能力”,大兴真抓实干、创先争优、亲民爱民、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五种作风”。市委成立干部队伍能力作风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出台实施意见。严格干部教育。3月起,组织开展“坚持科学发展、建设‘三个扬州’”思想解放大讨论活动,制定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计划,开展“经典精读”读书活动,实施领导干部下基层“三下三联三交”活动,举办中青年干部、新进县乡党委班子人员、初任公务员、村党组织书记、大学生村官培训班和“创新发展与转型升级”、“三个扬州”建设等专题培训班。严格干部管理。制定加强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建设、市级机关中层干部队伍建设和非领导职务设置等意见,出台《扬州市干部行为规范》,召开县(市、区)委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座谈会,规范开展市级机关部门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严格干部监督,将“一报告两评议”(党委报告年度干部选拔工作,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和新选拔任用干部进行民主评议)工作扩展到全市所有具有干部任免权的单位;建立市委常委联系点,聘请120多名换届风气监督员;邀请1000名社会各界代表,对20个市级机关重点岗位进行满意度测评。严格干部考核。全面落实《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办法》,对7个县(市、区)党政正职进行考核、奖励;12月,结合“一报告两评议”对市级机关和县(市、区)干部队伍能力作风建设开展满意度测评。严格干部奖惩。通过换届,选拔一批“能力强、作风正、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制定《从基层公开选调公务员实施办法》、《关于进一步规范公务员奖励工作的意见》,对2010年机关作风综合考评排名靠后的单位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对2011年能力作风建设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问庭青)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乡镇党委换届期间,改进和规范换届人选提名办法,通过“两推一述”(两轮民主推荐、个人述职)产生换届考察人选,推行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票决、差额选举;邗江、宝应等地采取竞争性选拔方式产生乡镇党委班子成员和后备干部;科学界定领导班子集体实绩和领导干部个人业绩,细化考核指标体系,通过邻访、家访、社区访考察干部“八小时”以外表现。加强对干部考核、关键岗位干部重点管理的研究探索,出台《2011年度县(市、区)党政正职考核奖励工作实施方案》,制定年轻干部实践锻炼、市级机关中层干部管理、干部交流等制度。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市人大、市政协机关通过竞争产生相关职位拟任人选。推进干部交流,打破地域、职位、身份等界限,先后在市级机关部门、县(市、区)、园区、企事业单位、沿江与沿河地区、中心城区和周边县(市)之间组织交流干部100多人。(问庭青)

 

■干部教育培训 按照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要求,分类制定科级干部三年轮训计划,确定新一轮“菜单式”选学方案。依托党校(行政学院)主阵地,启动科级以上干部新一轮主体班培训工作,选调500多名科级以上干部参加 “转型发展与创新扬州”、“城市发展与精致扬州”、“社会建设与幸福扬州”等7个主题班次的学习。推行干部考学和重点班次政治辅导员制度,加强学风管理,提升学习实效。服务转型发展,围绕创新发展与转型升级、社会管理、城市规划与园区建设、融资业务、楼宇经济等专题,举办“领导干部建设‘三个扬州’”专题培训班、复旦大学“楼宇经济发展”专题研修班、浙江大学第二期企业创新发展与转型升级培训班、新任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培训班和第15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以及党外干部、基层团干部培训班,培训1500多人。组织128名干部参加新加坡“廉政建设”、“社会管理创新”、“城市规划”、“园区建设”和以色列 “农业合作组织”等5个专题研修班学习,通报学习培训成果,放大培训效应。(问庭青)

■人才工作 5月,市委召开全市人才工作会议,出台《扬州市“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政策文件,推进国家“千人计划”、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计划”、市“绿扬金凤计划”等重点人才工程。开展人才需求调研,在《人民日报》、《新华日报》、中国留学网等主流媒体发布2011年“绿扬金凤计划”引才公告及人才需求目录。组织相关部门到长沙、广州、杭州、大连等地参加“科技创新·产业合作”推介和“博士集中招引”活动,邀请省内外“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科技镇长团”派出高校等近100人到扬州考察人才环境,组织“海外留学人员扬州行”考察联谊活动,宣传、推介扬州的发展环境和引才政策。强化目标考核,下发《县(市、区)人才工作目标考核办法》、《2011年全市人才工作重点目标任务》,确定年度目标考核标准,将人才工作纳入县(市、区)党政正职考核内容。推动各地制定《贯彻实施〈关于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重点任务分解方案》实施细则和具体办法,建设人才公寓,为高层次人才落户、社会保险等提供一站式服务。全年有15名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290多名高层次人才和一大批产业紧缺型专门人才落户扬州,111名本土高层次人才成为省“333”工程第四批培养对象,35人获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计划”资助金2450万元。(问庭青)

 

■基层组织建设 1月,组织开展 “组织作承诺、支书进家门、党员见行动”和“双点评”(领导点评、群众点评)活动。2月,组织开展争创“群众满意的窗口服务单位”主题实践活动,全市28类窗口单位党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竞赛和服务对象满意度测评活动。4月上旬,开展“创新实干争进位、科学发展争一流”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全市各级党组织选学习标杆、找工作差距、定赶超目标、创一流业绩。加大教育培训力度。选派172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250多名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和工会主席集中培训;选送40名非公经济组织业主党员、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指导员和片区党组织书记参加省委组织部培训班;运用远程教育、电化教育等平台,累计培训党员1.2万多人。推进条线(系统)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活动,召开市级机关、教育系统、非公经济组织、驻扬单位4个条线(系统)创先争优推进会,推进村党组织 “四有一责”(有持续稳定的集体收入、有功能齐全的活动阵地、有先进适用的信息网络、有群众拥护的“三强”带头人,强化村党组织领导责任)工作、按序建设标准化厂房和村综合服务中心等。深化党群共建创先争优,通过组织同组建、人才同培养、活动同开展、典型同选树、阵地同建设、考核同进行,推动党群组织和党员、职工、青年、妇女创先争优。开办创先争优活动专题网站,在市级媒体开设《红旗飘飘》专栏,营造创先争优氛围。全市涌现一批创先争优先进典型,双桥街道卜桥社区“红马甲”义工队党支部、江都特警大队党支部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3个先进基层党组织、3名优秀共产党员、4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受省表彰,50个先进基层党组织、80名优秀共产党员、3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受市表彰。(问庭青)

 

■大学生村官工作 2011年,扬州市构建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促进大学生村官健康成长。3月,开展选聘大学生村官“重点高校行”活动,1300多名应届高校毕业生报名参加大学生村官选聘笔试。组织新聘大学生村官参加岗前培训班和各类创业培训班。10月,组织24名创业大学生村官到台湾研修现代农业。成立全省首家大学生村官创业服务中心,实施“创业富民、阳光育才”大学生村官创业贷款再担保融资工程。全市有近300名大学生村官创办、领办、合办创业项目170个,为村集体增收200多万元。做好大学生村官2010年度考核工作,落实相应奖励政策。畅通大学生村官出路,帮助120多名大学生村官解决续聘、考研、就业等问题。加大选拔使用力度,全市选择21个公务员职位、3个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位面向大学生村官定向招录,提拔9名优秀大学生村官担任副科职干部、115人担任村(社区)“两委”(村党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正职。开展第二轮“结对牵手、交友连心”活动,全市192名领导干部参与结对。摄制以当代大学生村官为主题的电视连续剧《潮人》,举办第二届“情系村官·缘定扬州”大学生村官集体婚礼,组织大学生村官题材扬剧《青春树》巡演,营造关爱大学生村官的社会氛围。扬州市大学生村官参与村级组织“四有一责”建设工作受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的批示肯定;“‘潮人强基’——扬州市1580名大学生村官引领千村‘四有一责’建设”被评为2011年度全省组织工作“十佳创新创优成果”。(问庭青)

统战工作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2011年,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党外人士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座谈会和党外人士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座谈会,引导统一战线成员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行同向。市委统战部组织市各民主党派驻会负责人到西柏坡学习考察,接受多党合作传统教育。市委统战部与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联合举办扬州市统一战线“同心同行”红色经典唱诵会。制定民主党派换届工作实施方案。围绕换届,调研市各民主党派领导班子现状,预测分析市各民主党派市委会领导和成员“进、退、留”情况;协助市各民主党派开展领导班子成员述职和民主推荐工作,开展谈心活动,征求换届意见,做好换届各项准备工作,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氛围。全市7个民主党派完成换届任务。开展“我为‘三个扬州’建设献一策”优秀调研成果评比活动,组织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围绕“十二五”发展主题开展调研,形成调研报告40 篇。其中,6篇获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2篇被市政府采纳,16篇被转化为市人大、市政协议案、提案和大会发言。市无党派知识分子联谊会撰写的论文《强化物联网应用推进长三角地区智慧城市群建设》,在第三届苏浙沪知联会论坛上作大会交流。(向华元)

 

■经济领域统战工作 市委统战部建立定期走访服务非公有制企业制度。全年走访江苏爱克赛电气制造有限公司、扬州扬杰电子有限公司等10多家非公有制企业,帮助企业协调解决融资、用工、项目申报等困难。组织扬州市非公有制经济科学发展专家服务团到高邮、仪征、邗江等地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咨询服务,推动非公有制经济转型升级和健康发展。支持扬州大学统战部与市有关方面沟通协调,推进校地合作,发挥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在“三个扬州”建设中的作用。成立香港扬州同乡会,协助做好日本扬州同乡会筹建工作。加强与10多批100多名海外重点人物和社团的联系交流,宣传推介扬州,服务引资、引智。支持市致公党开展“2011年海外留学人员江苏考察联谊扬州行”活动,该活动为引才引智牵线搭桥。成立扬州市青年企业家沙龙,组织民营企业家参加研讨交流,引导青年企业家争做有胸怀、有眼光、有知识、有思想的企业家。在全市开展“民营企业家感恩行”活动,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投身“同心工程”和光彩事业,支持帮助社区和经济薄弱村建设,在感恩回报社会中接受教育、奉献社会。(向华元)

 

■党外干部和党外知识分子工作 落实《扬州市2009~2012年党外人士队伍建设规划》,召开党外科级干部座谈会,调整、充实全市新一轮党外后备干部名单。向市委推荐一批可作实职安排的优秀党外干部人选。2011年,市级机关8个部门配备党外领导干部,市中级法院配备1名党外副院长,市各民主党派全部配备专职副主委,市工商联配备党外专职副主席。举办全市第19期党外干部培训班,56名党外干部参加培训。举办“新媒体环境对地方工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宗教与和谐社会”、“我国军事形势和国家安全”等统战专题讲座。将统一战线政策理论列入市委党校主体班次培训必修内容。(向华元)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的意见》。市委统战部会同市民族宗教事务局(简称市民宗局)为高邮市菱塘回族乡和仪征市月塘镇龙山村、大仪镇河北村两个少数民族村办实事,落实32个帮扶项目承办单位。联合市民宗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简称市人社局)等部门出台服务少数民族群众“六项措施”(优先安排就业、免收劳务代理费、免费提供两次失业培训、参加免费创业培训不限户籍、优先审核和安排创业贷款、劳动就业纠纷案件受理时间缩减至两天),成立外来穆斯林联络站和城区伊斯兰协会工作站,为城市少数民族群众提供就业、创业、子女上学、矛盾纠纷调解等一条龙服务。开展“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完成市天主教爱国会换届。支持工商联建立与多部门联动的民营企业服务机制,建立参与劳资关系三方协调协商机制,设立市仲裁委总商会联络处,发挥工商联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中的积极作用。支持市各民主党派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发挥民主党派在服务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优势和作用。(向华元)

机关党建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2011年,中共扬州市级机关工作委员会(简称市级机关工委)组织472个基层党组织7555名党员开展“读经典、学党史、钻业务”活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督促市级机关各单位坚持和落实中心组学习、集体学习、个人自学等制度,倡导各单位建立健全符合自身特点的学习制度,营造“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氛围。机关各党组织通过专题党课、读书心得征集、演讲等活动,推进读书活动。(任 灏)

 

■创先争优活动 市级机关工委将创先争优活动列入机关党建工作目标,下发两年一度创争活动总评考核意见,明确创争活动的指导思想、具体内容和考核要求。先后召开交流推进会、考评会,全市105个市级机关部门以机关党建片为单位,按照考核细则,对市级机关各党组织5个方面16项工作创争情况进行总评考核。“七一”前,市级机关工委召开总结表彰会,表彰市级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53个、优秀共产党员114人、优秀党务工作者77人。(任 灏)

■基层党组织建设 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精神,下发党建目标总评意见,组织各机关党组织自查和党建片交流互评。制定《关于市级机关基层党组织实行党务公开的实施意见》,扩大机关党组织领导班子公推直选试点范围。全年有70个机关基层党组织进行换届、新建、调整,调整党务干部128人,审核发展新党员130人,办理123名预备党员转正手续,接转党组织关系500多人次。加大教学培训力度,全年举办培训班8期,其中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4期、新党员培训班1期、党员干部知识更新培训班3期,培训1000多人次。(任 灏)

 

■开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活动 市级机关工委组织“为党旗增光辉,为发展作贡献”主题实践活动、“创先争优”总结表彰活动、“读经典、学党史、钻业务”活动、专题党课、新党员集中宣誓、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歌咏活动、书画摄影展、“党内关怀、爱心行动”等活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激发党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光荣感,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任 灏)

 

■机关作风建设 市级机关工委将2010年度机关作风建设综合考评各项目得分情况、年度排名变化情况、扣分项目和原因以及汇总整理出的421条社会评议意见和建议反馈给98个参评的市级机关部门(单位),督促整改。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关于干部队伍能力作风建设工作责任分解的实施方案》。开展作风建设社会评议,组织1.4万名社会各界人士评议机关作风,其中机关服务对象参评率近70%。全年完成两轮机关作风明察暗访,暗访情况作为作风建设日常考评内容之一,计入年终综合考评总分。编发《机关作风建设简报》17期。 (任 灏)

 

■党风廉政建设 开展反腐倡廉“电教月”活动,市级机关72个党组织9000多人次党员干部观看反腐倡廉电教片。组织开展“5·10”、“12·9”党风廉政教育日活动,组织机关党员观看正反典型教育片,参观市警示教育基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和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和信访件,审结党员违纪案件3件,结案率100%,其中开除党籍1人、党内严重警告2人。(任 灏)

老干部工作

■概述 2011年,全市老干部工作部门落实全市离退休老干部政治、生活待遇,组织老干部文体活动,发挥老干部作用。1人获评全国老干部工作先进个人,3家单位获评全省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1人获评全省老干部工作先进个人、2人获评全省老干部系统先进工作者。截至12月31日,全市有离休干部2225人,其中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1人、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550人、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1674人。离休老干部中,享受副省级医疗待遇的5人、厅局(含副厅局)级待遇的116人、厅局级医疗乘车待遇的155人、副厅局级医疗待遇的315人、县处(含副处)级待遇的664人;80岁及以上1771人。2011年,全市离休干部去世137人。(翁广琪 唐小月)

 

■落实政治待遇 春节期间,市领导王燕文、谢正义等走访慰问地市级老领导和在医院治疗的老干部。全市各地、各部门走访慰问全体离休干部和部分退休干部共2500多人、离休干部遗属200多人。1月28日,市委、市政府在迎宾馆举行老干部新春茶话会,市领导与老同志共迎新春。1月6日和10日,市长谢正义在迎宾馆主持召开专题座谈会,分别就《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十二五”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向老领导征求意见和建议。4月初,组织离退休干部开展纪念江上青烈士诞辰100周年活动。5月9~10日,市委老干部局组织市直机关500多名离退休干部参观常熟尚湖风景区和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6月26日,市委书记王燕文慰问刘应启、张万林、申宝俊等离退休老干部党员。市委老干部局全年走访老干部500多人次,其中80~90岁高龄离休干部130多人次。8月12日,王燕文主持召开离退休地(市)职老同志座谈会,通报市第六次党代会筹备工作情况和上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就《市第六次党代会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听取老同志的意见和建议。9月10日,市委、市政府在迎宾馆召开老干部情况通报会,谢正义通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下一步工作重点。12月25日,谢正义主持召开老干部座谈会,征求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和建议。

全市开展争创“五好”(支部班子好、党员队伍好、组织设置好、活动开展好、群众反映好)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和争做“四好”(学习活动好、教育后代好、发挥作用好、保持本色好)离退休干部党员活动。3月,全市老干部部门组织1.20万名离退休干部党员参加争做“四好”离退休干部党员网上签名承诺活动。6月中旬,扬州市政府办公室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扬州工业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离退休干部党总支、江都市大桥镇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等3个老干部党支部和周永舒、王春明、肖庆寅、乐大富、王成坤、周祥坦、吴跃庭、殷翠红等8名老干部受到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的表彰,分别被授予“五好”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和“四好”离退休干部党员称号。7月初,市委组织部、市委老干部局印发《关于表彰全市“五好”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和“四好”离退休干部党员的决定》,对市中级人民法院老干部党支部等25个党支部、于启柱等31名离退休干部党员进行表彰。10月18~21日,市委老干部局举办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及老干部工作专兼职人员培训班。市委老干部局全年编发4期6000份老干部学习资料,指导老干部学习。(翁广琪 唐小月)

 

■落实生活待遇 市委老干部局调研督查离休干部“两费”(离休费、医疗费)保障机制运行情况、中央和省关于离休干部待遇的政策文件落实情况以及2011年重点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全市加强改制单位和高龄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协调解决77名未改制企业离休干部和4名有特殊困难事业单位离休干部经费纳入财政统筹的问题。按照中央和江苏省有关规定,全市1945年9月30日至1949年9月30日期间参加革命工作的离休干部每年增发一个月的基本离休费,作为生活补贴;其他离休干部在原有基础上,每人每年再增发一个月的离休费。7月起,按照省有关规定,调整离休干部护理费标准。9月,市委老干部局组织市级机关离休干部和副处级以上退休干部700多人健康体检。联合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等九部门制定《利用社区资源做好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组织实施利用社区资源服务离退休干部工程。(翁广琪 唐小月)

 

■开展文体活动 组织离退休干部开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系列活动。2月起,组织离退休干部参加中组部老干部局主办的“与党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全国老干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征文活动。全市有166篇征文参赛,22篇征文获奖,其中邗江李一平的《历史航船上的人生轨迹》、江都张增荣的《穿越蘑菇云》、高邮倪良仪的《永记党恩同党心连心》获一等奖。3月25日,市委老干部局举行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全市老干部书画摄影展,展出100多名老干部创作的书画摄影作品120多幅。5月下旬,市老干部艺术团参加扬州市第三届“琼花奖”舞蹈比赛,参赛节目《春风送我下扬州》获中老年组一等奖。6月,组织200多名老干部参加全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歌咏大会。6月22日,市委老干部局举行全市老干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红歌演唱会。6月30日,市委老干部局、市老干部书画研究会举办扬州市老干部“党旗颂”书画展,展出作品270多幅。9月28日,市委老干部局举办庆祝全国第二个敬老月、省第24个敬老日暨迎国庆老干部重阳节汇报专场演出。10月上旬,市委老干部局、市老干部书画研究会联合举办扬州市离退休干部纪念辛亥革命胜利100周年书画展。10月17日,在广陵区举行全市老干部中国象棋交流活动。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和宝应县老干部活动中心被评为“江苏省示范性老干部活动中心”。(翁广琪 唐小月)

 

■“离退休干部牵手大学生村官”活动 全市老干部工作部门将2011年确立为“牵手结对活动深化年”。4月,市委组织部、市委老干部局、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简称市关工委)印发《关于深化离退休党员干部(“五老”)与大学生村官牵手交友活动的意见》。全市通过建立“双师制”(结对老干部两名及以上)和“三创”(创新、创业、创优)指导团等措施,推进“离退休干部牵手大学生村官”主题实践活动。8月10日,成立扬州市离退休干部牵手大学生村官“三创”指导团,首批选聘34名专家,分种植业、养殖业、水产业、林业、工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政策咨询、心理健康咨询服务等7个小组,对全市大学生村官43个创业项目进行指导。10月,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大学生村官报》联合调研组到扬州进行专题调研。12月16日,《大学生村官报》撰文介绍扬州离退休干部牵手大学生村官工作。12月,省关工委主任曹鸿鸣到扬州进行专题调研考察,省关工委下发文件推介扬州经验。(翁广琪 唐小月)

党史工作

■党史资料征编 2011年,市委党史办组织对地方党史二卷本40多万字的初稿进行整理、加工、完善。加强对县(市、区)党史二卷本编写的业务指导。征集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史专题资料20多篇60多万字,编辑出版42万字的《潮涌滨江》第二辑。与市新四军研究会联合征集反映扬州军民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抗敌事迹的史料、论文40多篇20万字,编辑出版《浴血壮歌》。(高忠林)

■党史研究 3月,市委党史办召开“树立群众观念坚持执政为民”理论研讨会,组织党史专家及相关人员围绕“树立群众观念 坚持执政为民”主题展开研讨。12月,市委党史办在宝应县召开新四军开辟苏中抗日根据地70周年座谈会。2011年,市委党史办组织撰写《简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与我国人权事业的发展》、《一个光辉典范——评析江上青烈士的人生转折》、《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发展及成功实验》等论文,参加市委宣传部组织的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理论研讨会;组织撰写《秋山红叶走征程——江上青烈士人生转折评析》、《江上青诗词内涵浅析》,参加安徽省委组织的纪念江上青烈士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党的文献》上发表文章《中国人是有民族气节的——江泽民品评民族英雄史可法》。(高忠林)

 

■党史宣传教育 4月,市委组织开展江上青烈士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2011年,市委党史办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史宣传教育活动。编写《中共党史知识读本》,分发给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供全市党员干部学习之用。6月中旬,举办党史知识竞赛,在《扬州日报》刊登党史知识竞赛题,回收答题卡4682张,从中评选出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6个、纪念奖90个。7月1日,结合党员干部“党史教育日”,与市委宣传部、机关工委联合举办党史知识现场竞答活动。到机关、学校、社区举办党史知识讲座20多场次。向机关、企业、军营、学校、社区赠送党史书籍6000册。在《扬州日报》、《扬州晚报》刊载党史文章30篇,在《扬州史志》发表党史文章10多篇,摄制15集电视专题片《红色足迹》。开通扬州党史网站。(高忠林)

 

■江上青烈士史迹陈列馆开馆 4月5日,扬州市举行江上青烈士史迹陈列馆开馆仪式,纪念江上青烈士诞辰100周年。陈列馆设在江上青曾经工作过的仪征市十二圩扬子学校。开馆仪式上,市委副书记王荣平和江上青烈士长女江泽玲共同为江上青烈士铜像揭幕,并举行江上青烈士诗稿捐赠等活动;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在仪征市扬子学校设立江上青仁爱教育基金。江上青烈士史迹陈列馆被命名为扬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赵雪艳)

 

■《浴血壮歌》首发 5月25日,由市新四军研究会、市中共党史学会和市委党史办联合编辑,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浴血壮歌》举行首发式。市新四军研究会有关人员、新四军老战士、党史研究专家等参加首发式活动。《浴血壮歌》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新四军重建军部70周年、苏中区党委成立70周年而作,编者通过采访老领导、老战士,征集、整理、汇编发生在扬州或与扬州有直接关联的战斗纪实文章、个人回忆录和研讨论文,反映扬州地区党政军民团结一心、并肩战斗,用鲜血和生命挽救中华民族危亡、捍卫中华民族独立和争取人民解放的革命历程。(施 伟)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理论研讨会 6月29日,市委宣传部、市委党史办、市委党校、市委教工委、市社科联和扬州大学宣传部等单位联合召开扬州市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理论研讨会,回顾党的光辉历程,总结历史经验,探讨推动科学发展、建设幸福扬州的思路和对策。研讨会筹备期间,主办单位收到论文近百篇。经专家评审,其中31篇论文参加会议研讨。(赵雪艳)

党校工作

■教学工作 2011年,市委党校举办扬州市第15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创新扬州建设”、“精致扬州建设”、“幸福扬州建设”领导干部专题培训班,新任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培训班和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科级干部及后备干部培训班等各类培训班17个,培训各级领导干部1055人次,分别比上年增长20%和32%。确定浙江杭州白马湖生态创意城、无锡感知中国博览园等12个实践教研基地,全年组织15个班900多名学员到实践教研基地学习考察。开办兰州大学远程教学班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班。2011年,录取研究生班新生70人。与铁道部党校、北京铁路局联合举办餐饮管理、烹调师培训班,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钱存林)

 

■科研工作 围绕市委、市政府2011年重大调研课题,指导主体班学员开展社会调研活动,撰写调研报告44篇,从中评选出优秀调研报告16篇。制定《2011年中共扬州市委党校调研选题及人员安排》,组织教职工开展“‘三个扬州’建设调研月”活动和扬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县(市、区)调研行活动,形成调研报告16篇,经省委党校专家评审,有8篇调研报告获奖。参与省、市各部门组织的调研活动,多项成果获奖。其中,市级重点课题《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打造幸福扬州》通过评审验收,《扬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城乡基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研究》获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与服务的探索》、《邗江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研究》等8项课题被确定为2011年度全省党校系统立项课题。成立《扬州市干部培训系列读本》编委会和编写组,完成《幸福扬州建设》等4本读本的编写和试用工作,启动《创新扬州建设》等第二批4本读本的编写工作,初步形成符合市委要求、适应干部需求、与教学布局相匹配的党校教材体系。与市委组织部联合举办扬州市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推进党建工作创新工程”理论研讨会,承办扬州市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大会。全年编辑《理论与实践》4期、《咨政参考》4期。结合“经典精读”活动,为市领导推荐书目20多种。市委党校教职工全年发表各类论文、调研成果126篇,其中33篇被省级以上刊物录用、7篇被核心期刊采用。(钱存林)

扬州市人民代表大会

■概述 2011年,市人大常委会共举行7次常委会会议,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市政府、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19项工作报告,作出13 项决议、决定,任免市级国家机关工作人员42人次,组织检查2部法律执行情况,召开25次主任会议。

加强宣传和理论研讨,扩大人大工作影响力。市人大常委会面向社会征集常委会年度工作建议,使常委会监督议题更能体现民意。与扬州日报社联合开设《民意直通车》、《市民议案》等专栏,改进“网络视频直播”、“寄语人大”、邀请公民旁听常委会会议等工作,提高人大工作公开度。与市广电总台联合制作50期《TV议案365》,宣传政府部门办理代表建议动态。办好人大机关刊物、人大网站和《扬州日报》人大专版。围绕提高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实效开展理论研讨,取得较好效果。

结合市人大常委会议题,举办代表法等5次法律讲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和常委会重要议题,开展40多项调查研究,及时反映民情民意和工作建议。接待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方议会代表团,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三个扬州”建设成就。(罗庆久 刘 刚)

 

■六届人大四次会议 扬州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于1月16~19日在扬州举行。428名市六届人大代表中,有419人出席会议。

会议听取和审议市长谢正义代表市政府所作《扬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审议市政府提交的《扬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李忠盛受市政府委托提交的《关于扬州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1年计划草案的报告》、市财政局局长范天恩受市政府委托提交的《关于扬州市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听取和审议桑光裕受市人大常委会委托所作《扬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市中级法院院长时永才所作《扬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市检察院代检察长闵正兵所作《扬州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会议一致通过扬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扬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等6个决议。

会议收到议案86件,全部转为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会议收到代表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225件,交有关机关和组织研究处理、答复。

会议补选陈卫庆、陈勤为扬州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补选刘星驰、张安龙、何广陵为扬州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补选闵正兵为扬州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并报请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省人大常委会批准。会议通过接受李福康辞去扬州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职务的请求的决定。(罗庆久 刘 刚)

 

■六届人大常委会会议 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于1月7日在扬州举行。会议听取副市长张爱军代表市政府所作关于扬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情况的汇报,审议、通过关于个别代表代表资格的报告、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市人大常委会2011年度工作要点和议题安排计划、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主席团和秘书长建议名单、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财政预算审查委员会建议名单。审议、通过关于接受袁静辞去省十一届人大代表职务的请求的决定、关于接受李济泰辞去扬州市人大常委会委员职务的请求的决定,补选丁纯为省十一届人大代表。会议听取被提请任命人员的拟任职发言,通过有关人事任免事项,并向任命人员颁发任命书。

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于1月15日在扬州举行。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个别代表代表资格的报告、关于表彰2010年度优秀建议的决定。

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3月30~31日在扬州举行。会议听取和审议副市长董玉海代表市政府所作关于森林城市创建工作、文物保护和申遗工作情况的汇报。会议通过关于增补市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人员名单,听取被提请任命人员的拟任职发言,通过有关人事任命事项,并向任命人员颁发任命书。会议期间,举办文物保护法辅导讲座。

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于5月19~20日在扬州举行。会议听取和审议副市长闻道才代表市政府所作关于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新兴产业情况的汇报,副市长张爱军代表市政府所作关于创建国家生态乡镇工作、关于全市“六五”普法规划情况的汇报。会议就市中级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关于市人大常委会“三官法”(法官法、检察官法、警察法)执法检查审议意见整改落实情况组织专题询问,并进行满意度表决,表决结果为满意。会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关于接受蔡爱华辞去省十一届人大代表职务的请求的决定,听取被提请任命人员的拟任职发言,通过有关人事任免事项,并向任命人员颁发任命书。会议期间,举办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辅导讲座。

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于7月25~27日在扬州举行。会议听取和审议副市长张爱军代表市政府所作关于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全市建筑业发展情况的汇报,市财政局局长范天恩受市政府委托所作关于提请审议扬州市市级2011年地方政府债券收支安排及市级预算调整方案(草案)的议案的说明、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汇报、扬州市2010年市级财政决算(草案)报告,市审计局局长张俐受市政府委托所作关于扬州市2010年度市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听取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执法检查组组长王康华关于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贯彻实施情况的报告。会议通过关于批准扬州市2010年市级财政决算的决议、关于批准扬州市市级2011年地方政府债券收支安排及市级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会议期间,举办建筑法辅导讲座。

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于9月28~29日在扬州举行。会议听取和审议副市长王少鹏代表市政府所作关于市区道路交通畅通工程建设情况的汇报、副市长纪春明代表市政府所作《关于加强流通环节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决议》贯彻落实情况的汇报。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接受时永才辞去扬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职务的请求的决定、关于蒋惠琴代理扬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职务的决定,听取被提请任命人员的拟任职发言,通过有关人事任免事项,并向任命人员颁发任命书。会议期间,举办母婴保健法辅导讲座。

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11月14~15日在扬州举行。会议听取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执法检查组组长孙永如关于母婴保健法执法检查情况的报告。会议听取和审议副市长张爱军代表市政府所作《关于加快推进区域供水,切实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的决议》贯彻落实情况、关于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情况的汇报,会议听取和审议市财政局局长范天恩受市政府委托所作关于2011年市级财政预算调整方案(草案)、2011年全市财政预算预计执行情况和2012年财政预算初步安排情况的汇报,听取关于召开市六届人大五次会议有关事项的说明。会议通过关于批准扬州市2011年市级财政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召开市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的决定、市六届人大五次会议建议议程和列席人员范围等事项。会议听取副市长王玉新代表市政府所作关于扬州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情况的报告,通过关于扬州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有关问题的决定;通过关于全市市县乡三级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问题的决定、扬州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分配方案。会议期间,举办代表法辅导讲座。(罗庆久 刘 刚)

 

■监督工作 服务科学发展,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上半年经济发展、新兴产业发展等专项工作报告,视察科技创新平台,要求完善技术创新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建立专家咨询制度,引进产业领军人才,打造自主品牌,壮大创新型企业。调研金融创新工作,建议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开拓多层次资本市场,发挥商业银行作用,提高银行业贷存比,适应中小企业资金需求。审议建筑业发展工作,要求加快建筑企业改制步伐,突破单一产业结构,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审查财政预决算,推进民主科学理财。审查批准2010年度市级财政决算,审议2011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工作,批准市级2011年地方政府债券收支安排及预算调整方案。督促市政府注重培植税源,优化财政收入结构,强化专项资金和国有资产管理,加大民生支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支持市政府多渠道融资,要求提高债券资金使用绩效,建立债券偿还机制。审议2010年度市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委托审计部门对4个政府部门进行延伸审计,市人大常委会负责人就审计发现的问题与四部门负责人面谈,剖析问题根源,督促整改。

督促“三创一申”,推进名城建设。督办关于解决文明城市创建难点问题的议案,拍摄专题片,曝光突出问题,要求狠抓创建薄弱环节,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切实做到创建惠民。审议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专项工作报告,察看20多处绿化造林工程现场,视察永久性保护绿地,要求科学规划,注重造林效益,健全养护机制。审议生态乡镇创建工作,督促加快污水管网建设,强化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关注文物保护和申报文化遗产工作,促进市政府以文化博览城建设为重点,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发挥文博场馆综合效应。

启动专题询问工作,推进司法公正。为进一步巩固“三官法”执法检查和“三级代表议公正”活动成果,推动执法检查审议意见落实,市人大常委会首次启动专题询问工作。制定专题询问暂行办法和实施方案,部分常委会委员就干警队伍建设、规范执法和司法行为等提出16个问题,询问公检法机关主要负责人,并对整改情况进行满意度表决,增强监督刚性,提高监督效果,解决法院立案难、律师会见难等问题。根据“六五”普法规划,作出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推动全市法制教育工作。重视法律服务工作,促进市法律服务中心建设,规范法律服务市场。配合全国人大、省人大开展立法调研和执法检查工作。依法组织对市政府9件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审查,提出修改建议。(罗庆久 刘 刚)

 

■关注民生 督办区域供水决议,让农民饮用安全水。市人大常委会实地察看部分水厂和增压泵站,对19个乡镇30个村的区域供水末梢水进行抽样检测,审议市政府区域供水决议贯彻落实情况专项工作报告。要求未完成区域供水任务的地区加大资金筹措力度,加快供水设施建设,做好现有小水厂处置工作,确保区域供水目标如期完成;要求完成区域供水目标地区注重供水设施维护和管网改造,重视供水运行管理,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强化水质跟踪监测。市政府紧扣时间节点,落实目标责任,化解矛盾,区域供水工作取得长足进展。

督办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决议,让群众吃上放心菜。市人大常委会对全市近30个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超市、农贸市场、专卖店、马路菜场、生猪屠宰场进行明察暗访,征求意见。针对督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要求强化市场准入制度,提升检测水平,改进投入机制,加强监管队伍建设,加快市区联谊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搬迁改造。市政府重视审议意见,市区农贸市场检测设施完成升级改造,全市蔬菜、水果、食用菌、畜产品和水产品等5类农副产品全面实行市场准入制度,落实决议取得阶段性成效。

督办提升城市品质决议,让市民共享宜居城。市人大常委会专题审议市区道路畅通工程建设情况,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部分路段拥堵、停车难、渣土车违规等问题,提出完善规划、优化路网、提高公交分担率、加强停车场建设管理等意见。调研城区防洪排涝、公共绿地保护等工作,建议制定提升城市品质的阶段性目标和年度行动计划,理顺规划体制,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提升城市设计水平,打造“不淹不涝”城市。作出关于扬州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有关问题的决定,保障区划调整工作顺利进行。

督办民生实事,让发展成果普惠于民。市人大常委会视察检查“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农贸市场改建等办实事项目,推动政府落实承诺的20件实事项目。视察城乡公交一体化、重点中心集镇建设、村级组织“四有一责”等工作,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视察市区教育工作,对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学校布局提出建设性意见。推动政府出台价格调节基金,稳定物价,安定民心。调研民族工作,促进落实民族优惠政策和帮扶措施。(罗庆久 刘 刚)

 

■执法检查 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执法检查。到敬老院、老年公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了解“三无”(无养老保险、无退休金、无固定收益)孤老、城市退休老人、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视察市区部分老年服务机构和场所。针对存在问题,要求政府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强化基本医疗保障,健全养老服务体系,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让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组织开展母婴保健法执法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出生缺陷率和剖宫产率偏高、基础设施配置不够均衡等问题,要求优化资源配置,构筑婚前检查、产前检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三道防线,设立专项基金,提升母婴保健服务能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保障妇女儿童身心健康。

(罗庆久 刘 刚)

 

■组织代表活动 市人大常委会总结代表履职与常委会履职相结合工作经验,完善“百名代表参与常委会审议”工作,夯实人大履行职能、行使职权的民意基础。改进“主任接待代表日”、“民情绿色通道”、代表小组活动等方式,提高建议质量和活动实效。组织代表574人次参加常委会5次审议,汇编与议题有关的1260条意见,供常委会组成人员参阅,增强闭会期间代表活动效果。结合征集代表议案、建议,调整“统一见面日”时间,通过广场式敞开接待、“代表之家”定点接待等方式,联系选民,听取民意。市人大代表联系选民1350人,收集建议964条,其中100条交市有关部门办理、116条作为代表建议提交人代会,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拓宽民主参与渠道。利用“人大网坛”,就市区道路交通秩序、农村饮用水安全等话题与网民互动交流,收集意见、建议387 条,供常委会审议参阅。其中完善农村垃圾管理、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等22条建议被吸纳到审议意见书中。对部分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交办,督促解决落实。邀请兼职委员和相关代表参加执法检查、专题视察,扩大代表的参与度。运用人大综合信息平台,组织184名代表参与11个部门政风行风民主评议。评选、表彰市人大代表活动先进小组8个、优秀建议34件,激发代表履职的责任感,提高代表小组活动实效。加强对基层人大代表工作的调研指导,巩固和提升“一个载体、两项制度”(人大代表之家,代表联系选民制度、代表向选民述职制度)建设成效。及时向代表通报常委会工作情况,为代表知情知政提供服务。协助做好代表视察活动,为在扬州的全国、省人大代表开展活动提供保障。

(罗庆久 刘 刚)

 

■督办代表建议 市人大常委会探索建立分管市长领办代表建议机制,选取11件牵涉面广、协调难度大、民意集中度高的建议,由分管市长牵头办理。首次组织市人大代表向市长询问建议办理情况,推动改善市区水系、建设“活水清水”城市、农村医疗垃圾处理和设立农副产品社区直销点等一批难点建议的办理、落实。通过重点督办、跟踪督查、滚动办理和“二次答复”,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以及会后提出的339件建议全部办结,其中解决或采纳246件、计划解决71件、留作参考22件,解决率72.6%,比上年提高6.6个百分点。

(罗庆久 刘 刚)

 

■信访工作 市人大常委会全年受理来信369件,接待来访367人次。加大对涉法涉诉信访件的督办力度,促进一批信访问题的妥善处理和解决,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

(罗庆久 刘 刚)

扬州市人民政府

■市政府全体会议 1月7日,市政府召开全体(扩大)会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扬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部署工作。市长谢正义要求细化全年目标任务,狠抓重大项目建设,组织招商活动,确保经济工作实现“开门红”;采取措施,稳定市场供应和物价,做好扶贫帮困和送温暖工作;落实安全责任制,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检查,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社会治安防控、文化市场管理和信访调解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2月18日,市政府召开全体(扩大)会议。市长谢正义要求高度关注和研究解决用地指标、征地拆迁和财政资金等问题,并强调各地、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加强廉政建设,做好基础性工作,从机制层面推动工作,着力提高执行能力、管理水平和行政效能。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爱军就会议下发的《2011年市政府工作目标任务分解落实方案》、《关于2011年市政府及工作部门领导干部能力作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做好2011年新知学堂讲座准备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2011年上半年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研究的重大议题的通知》和《关于开展2011年上半年重点课题调研的通知》等文件以及下半年度领导干部推荐阅读书目作说明。

8月31日,市政府召开全体(扩大)会议。市长谢正义要求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强化要素、政策和服务保障,做好经济指标、重大产业项目以及重大城建、水利项目建设工作,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年初人代会确定的各项经济发展任务;推进被征地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和物价稳控工作,加强高中教育,做好重点民生工作;突出抓好征地拆迁领域稳定和安全生产工作,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做好全国文明城市迎查和运博会筹备等工作。

12月26日,市政府召开全体(扩大)会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部署下年服务企业工作。市长谢正义要求各地、各部门切实把稳定企业发展作为稳增长的重中之重,强化企业经济主体地位和企业运行跟踪工作,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增强企业发展信心,激发企业发展活力;推进项目建设,培植新的增长点,推动企业做大做强;把服务企业作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首要任务,把服务企业实效作为考核部门、评价干部第一权重,改进工作作风,以更大力度、更大创新、更长远眼光抓好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工作,尽心尽职、有力有效做好企业服务工作。

(顾友红)

 

■市政府常务会议 1月4日,市政府召开第39次常务会议,主要议题:1.关于2011年市本级财政预算安排;2.关于云鹤大厦超容积率及调整新城西区行政商务中心容积率的情况汇报;3.关于全面提升市区住宅物业服务管理水平的实施意见;4.关于加快老龄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5.关于加快推进技术标准战略的实施意见;6.关于住房公积金制度支持城镇低收入家庭解决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7.关于提高市以上劳模待遇问题。

3月12日,市政府召开第40次常务会议,主要议题:1.2011年工业和信息化目标考核奖励办法;2.2011年市直工业集团(公司)目标管理考核奖励办法;3.2011年开放型经济考核奖励办法;4.2011年开发园区综合考核奖励办法;5.2011年商贸服务业目标管理考核奖励办法;6.2011年民营经济考核奖励办法;7.2011年服务业目标管理考核奖励办法;8.2011年农业农村工作考核办法;9.市规划委员会工作规程;10.城乡医疗急救网络建设实施方案;11.关于实行市级机关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的意见。

3月19日,市政府召开第41次常务会议,主要议题: 2011年省、市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候选人推荐、评选工作情况。

3月29日,市政府召开第42次常务会议,主要议题: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

4月1日,市政府召开第43次常务会议,主要议题:1.关于扬州市市区2010年12月31日前被征地农民纳入城镇社会养老保险范围的实施办法;2.关于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全面落实统筹城乡社会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3.关于“十二五”及2011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意见;4.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5.关于2011年扬州市“城市贵宾”推荐情况。

5月11日,市政府召开第44次常务会议,主要议题:1.传达省政府廉政工作会议精神;2.讨论市长谢正义在市政府廉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及市政府廉政工作会议方案;3.扬州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法;4.服务业提速发展行动计划;5.鼓励促进市区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的意见;6.关于鼓励和促进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政策;7.关于鼓励促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补充政策;8.关于扶持薄弱村发展集体经济的试点工作意见。

5月29日,市政府召开第46次常务会议,主要议题:1.扬州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暂行办法;2.调整征地补偿标准问题;3.市、区城建职责划分和土地出让收益分成办法;4.邗江区公道镇整体推进土地整治示范项目情况;5.关于加快推进企业上市工作的意见;6.关于扬州市退役士兵安置暂行办法的补充规定;7.公路客运燃油附加费调整情况;8.市区非居民用天然气、自来水价格调整情况;9.“内退”、“协保”人员生活费标准和社会保险缴费基数调整情况;10.2010年度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选拔评审情况;11.扬州市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职责暂行规定;12.扬州市公用移动通信基站设置管理办法;13.扬州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暂行规定。

6月11日,市政府召开第47次常务会议,主要议题:1.扬州市充分就业城市建设行动计划;2.关于推进市区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3.全市区域供水工作情况;4.生态市创建工作情况;5.“八老”(老城区、老小区、老宿舍、老宅子、老街巷、老市场、老庄台、老厂区)改造工作情况;6.全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作情况。

8月3日,市政府召开第48次常务会议,主要议题:1.关于实施八大产业振兴行动计划的补充政策;2.全市工业重大项目实施情况;3.关于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的补充政策意见;4.第13届江苏农业国际合作洽谈会筹备工作;5.瘦西湖地下隧道建设方案;6.扬菱路改造方案;7.“12345”政府服务热线建设运行工作实施意见及中国扬州门户网站群建设方案;8.市级部门“三争”(向省以上争取资金、项目、建设用地指标)工作考核补助办法。

10月24日,市政府召开第49次常务会议,主要议题:1.关于加大企业服务扶持力度,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发展的意见;2.关于采取更加有力措施确保完成全年节能目标的意见;3.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工作;4.市级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办法;5.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外商投资企业收费减免实施办法;6.江都市请求设立专业重金属企业生产片区和高邮市请求设立电池工业园情况;7.扬州市河道管理办法;8.关于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实施意见;9.规范性文件清理情况;10.人员处分问题。

11月21日,市政府召开第50次常务会议,主要议题:1.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意见;2.关于发展旅游、物流、软件和信息服务、金融、科技、文化、商务服务、商贸流通、家庭服务业的行动计划;3.关于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4.市级现代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管理办法;5.167号地块容积率调整情况;6.扬州市市区历史建筑保护办法及第一批历史建筑名单;7.扬州市村经济合作社组织暂行办法。

12月5日,市政府召开第51次常务会议,主要议题:1.关于进一步加强学前教育工作的意见;2.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办法;3.市直公共卫生和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办法;4.实施企业一套表改革情况;5.民政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12月13日,市政府召开第52次常务会议,主要议题:1.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2.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2011年度完成情况和2012年度初步安排情况;3.2011年度为市区人民办实事事项实施情况和2012年度为市区人民办实事事项初步安排情况;4.扬安公司深化改革改制的情况;5.扬州市国有投资工程预选承包商名录管理办法。

12月30日,市政府召开第53次常务会议,主要议题:1.2012年市本级财政预算安排;2.2012年春节走访慰问安排;3.扬州市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实施意见和关于建立市区基本医疗保险二次补偿机制的意见;4.开展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情况;5.全市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情况;6.扬州市市区建筑垃圾管理办法;7.扬州市市区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8.扬州市文化遗产保护办法。(朱亚平)

 

■政务信息 2011年,市政府办公室编发《信息专报》345期、《政务动态》93期、《领导参考》38期、《领导批示与反馈》12期、《要情参阅》44期。上报信息2423条。其中,被国务院办公厅采用27条,被省政府办公厅采用265条;获国务院领导批示7条,获省政府领导批示10条。扬州市政府办公室被国务院办公厅表彰为政务信息工作先进单位。(陈 健)

 

■“12345”政府服务热线 2011年,市政府办公室制定《扬州市“12345”政府服务热线运行工作实施意见》,整合原有“12345”政府公开电话及各部门、单位为民服务电话,新开通扬州市“12345”政府服务热线,每天24小时接听、接收和答复群众咨询、求助、建议、批评、投诉、举报等事项,实现群众拨打一个“12345”电话即可及时获得政府信息和服务。1~10月,市长公开电话接听市民来电4025件,交办960件,办结893件,办结率93%;11~12月,市级“12345”政府服务热线接听市民来电1.93万件,日均受理316件,下发电子工单3353件,办结3139件,办结率93.6%,回访满意率92%。(李志勇)

 

■“寄语市长”意见办理 加强中国扬州门户网站“寄语市长”栏目建设。全年受理群众咨询、建议、投诉等事项1.16万件,答复1.14万件,答复率97.7%。(李志勇)

 

■政府信息公开 2011年,全市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63万条,信息全文电子化率100%。其中,市及各县(市、区)政府公开6732条,占总数的25.6%,信息全文电子化率100%;市级部门(单位)公开1.95万条,占总数的74.4%,信息全文电子化率100%。市级政府信息公开内容包括地方规范性文件、市政府重要会议、政府机构和人事、行政权力事项、重大事项和民生项目,公开途径包括中国扬州门户网、公共查阅点、《扬州政讯》、新闻发布会、“寄语市长”和扬州市“12345”政府服务热线等。

(李志勇)

 

■市政府新闻发布会 2011年,全市举办81场政府新闻发布会,发布内容包括“十二五”规划专项规划、“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国地税联合办税、突发重大事件等。此外,市政府会同市房管局、统计局、国土局等部门,每月定期举办1次扬州市区房地产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 (李志勇)

 

■完成2011年市区为民办实事项目 至年底,市政府确定的2011年20个市区为民办实事项目基本完成。1.就业和社会保障。市区新增就业2.92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12.3%;新增农民转移就业0.7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260%。城镇登记失业率2.61%,低于年度控制目标1.39个百分点。培训创业者8140人,完成全年目标的387.6%;扶持721人自主创业,带动3814人就业,分别完成全年目标的124.3%、127.1%。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缴费人数分别净增1.96万人、2.4万人,分别完成全年目标的115%、240%。失业保险新增1.07万人参保,完成全年目标的107%。2.基本住房保障。杉湾花园四期200套廉租住房全部建成;佳家花园三期1000套经济适用房进入基础工程施工。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低收入家庭购房政策性补贴、低收入家庭租赁补贴累计595.76万元。3.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建成公共租赁住房4226套,占全年目标的211.3%;市本级500套进入基础工程施工。4.住房解危。完成公有住房解危6万平方米,其中异地搬迁解危2万平方米。5.老小区整治。全年整治老小区23个146万平方米。6.城中村改造。完成15个地块城中村改造。7.道路整治。完成四望亭路西段、老虎山西路、文峰路、杉湾路整治,完成马太路整治项目立项、选址、设计。基本完成高桥路、江都路等8个积水路段整治。8.园林绿化。市区新增绿地167万平方米,完成全年目标的167%。9.河道整治。沙施河支流太平南河、太平北河、小秦淮河整治工程基本完工。10.城区污水管网建设。铺设污水管道5千米,占年度目标任务的68.8%。建成运河北路、李典镇、大学路等地污水泵站3座,开工建设瓜洲镇污水泵站,健民路、江都北路、建华路污水泵站因征地拆迁、规划调整等原因未开工。11.街巷改造。改造街巷65条、路灯848盏,分别完成全年目标的100%和106%。12.公共交通。优化、调整公交线路28条,更新公交站棚50座,分别完成全年目标的280%、100%。13.农贸市场改造。完成华宁、大桥、跃进、得祥园、扬子津、萃园桥西、方圈门、宝带、渡江等9个农贸市场改造,建成瘦西湖新苑农贸市场。农贸市场三年整治任务基本完成。联谊蔬菜批发市场因迁建地块价格畸高,工程停滞。14.校区建设。新维扬中学、京华梅岭中学校区交付使用,育才小学东部分校在建。市区新招收“宏志班”13个。15.文化设施建设。市文化馆完成改造工程并开馆。组织公益演出142场、社区广场文艺展演50场,组织优秀剧团、乐团到扬州演出52场,分别完成全年目标的142%、208%、104%。16.城市管理。新(改)建公厕26座,完成全年目标的185.7%;建成垃圾中转站5座,完成全年目标的250%;配置果壳箱、垃圾桶等垃圾容器3248只,完成全年目标的162.4%。17.社区建设。建成社区服务中心18个,完成全年目标的120%。18.残疾人帮扶。培训残疾人788人、安置558名残疾人就业,分别完成全年目标的131%、140%。19.医疗卫生。苏北医院三期病房楼、市第一人民医院医技楼、市中医院门急诊医技病房楼投入使用;市第二人民医院新建工程竣工。20.电力供应。新建配电变压器布点工程项目完成216台配变安装,完成全年目标的144%。(赵立志)

 

■政府目标管理 2011年,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民生推进幸福扬州建设的意见》、《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市政府为市区人民办实事事项》等重点工作,确定2011年度重点工作考评目标任务710项。各责任单位分解细化目标任务,明确序时进度,抓好落实。市委、市政府每月跟踪督查各项目标完成情况。年底,市委、市政府组织对各单位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现场抽查,并检查每项任务完成情况。全年710项政府目标任务中,完成或基本完成的695项,完成率97.9%。(赵立志)

 

■政务督查 开展联合督查。市政府办公室联合市纪委(监察局)、市委督查室等单位,督查文明城市创建、生态市建设、城乡统筹发展、民生等方面工作,促进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的实施。下发督查单适时督办。根据市政府常务会议、市政府组成人员会议和市长办公会议纪要以及市领导有关批示,及时下发督查单。全年下发督查通知单19件,各承办单位均按时办复到位。常规督查。每月书面督查为民办实事项目完成情况,每季度书面督查市政府确定的40项重点工作完成情况。9~11月,连续多次对农贸市场改造、小区整治、街巷翻建等项目进行现场督查,推动项目进程。编发《督查通报》22期。限时办复“省长信箱”中群众来信事项,全年办理“省长信箱”信件95件。其中,按时回复且问题解决或基本解决的83件,占全部承办件的87%;需要跨年度办理的12件。(赵立志)

 

■建议和提案办理 2011年,市政府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325件。代表对办理结果满意或基本满意率100%。其中,代表反映的问题解决或被采纳的235件,占72.3%;计划解决的68件,占20.9%;因受条件限制或其他原因,留作参考的22件,占6.8%。办理政协提案461件。提案人对办理态度满意和基本满意率100%,对办理结果满意和基本满意率99.8%。其中,反映问题解决或基本解决的201件,占43.6%;正在解决或列入计划逐步解决的240件,占 52.1%;因受条件限制或其他原因,难以解决或留作参考的20件,占4.3%。7月13日,市长谢正义率领全体副市长就建议办理情况与市人大代表面对面,接受代表询问;集中交办市政协“界别活动周”收集的建议和意见。各承办单位做好建议和提案办理工作,按期书面答复代表和委员。(赵立志)

应急管理

■应对雨雪冰冻天气 1月17日,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切实做好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防范应对工作的通知》和《扬州市区除雪防冻工作实施方案》,成立市区除雪防冻指挥部,落实市区21条重点路段和道路、街巷除雪任务包干单位;要求各地、各单位落实除雪防冻物资(装备),做好除雪各项准备工作;公安、交通、城建、气象等重点部门制定预案,落实防范措施,并要求各单位坚持值班制度,实行24小时应急值守,及时掌握雪情。1月18~20日,扬州市出现小到中雪,多条主次干道出现积雪和薄冰。市城建、城管、公安等部门通过机械、人工等方式组织除雪防冻,加强交通疏导,恢复群众生产生活秩序。

(卢宏来)

 

■应对市民抢购食盐现象 3月16日起,扬州市部分市民因担心受日本核辐射影响,到超市、商场、盐业公司抢购食盐。市委、市政府启动重大事件应急处置预案。17日上午,市政府在城市应急指挥中心召集有关部门分析情况,研究对策;中午召开紧急电视电话会议,紧急部署控制抢购食盐事态。市应急办在市应急指挥中心办公,掌握盐业市场供应动态;公安部门出动警力近200人维持市盐业公司等售盐现场秩序;市物价局、市工商局加强市场监管力度,打击哄抬盐价,强买强卖行为,确保市场秩序稳定;报社、电台、电视台等媒体报道食盐库存充足、保证市场供应的真实情况,介绍有关食盐方面的知识,引导市民理性购买食盐;盐务局启动应急预案,做好宣传解释、产销协调衔接、市场供应保障、打击囤积居奇等各项工作。17日,扬州市销售食盐795吨。市场营销部门连夜组织货源供应大卖场和连锁超市,至18日,市民抢购食盐现象基本平息。(卢宏来)

 

■应急知识进社区活动 3月19日,市应急办组织市地震局、市环保局、扬州广电总台、市第一人民医院等部门和单位,在广陵区八大家社区开展应急知识进社区活动,宣讲防震、防核知识。市环保局讲解核辐射的概念、种类及预防常识;市地震局介绍地震应急知识,现场演示地震时居民自救方法;市第一人民医院从饮食角度介绍预防核辐射、保证身体健康的方法;市应急办讲解扬州市场食用盐种类、数量、来源及其对预防核辐射的作用等知识,消除居民疑惑。活动期间,发放地震等应急知识宣传手册1500多份,有500多名市民参与活动。 (卢宏来)

 

■“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 5月12日是中国第三个“防灾减灾日”,市应急办、民政、地震、气象、公安、消防等7个部门和单位在维扬区双桥街道卜桥社区广场举行以“防灾减灾从我做起”为主题的“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市消防支队示范讲解居民家庭防火知识和消防器材使用方法;市民政、气象、地震、红十字会等部门宣传防灾、减灾、备灾、报灾、救灾及自救等方面知识,接受群众现场咨询,发放防灾减灾科普资料2000多份。各县(市)同步开展相关的宣传活动。活动当天,全市举办讲座21场,发放防灾减灾科普资料1.3万份。

(卢宏来)

 

■应急处置演练 5月12日,市应急办举行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实战拉动演练。演练模拟市体育公园“XX地区中青年歌手大赛”现场突发火灾,市应急指挥中心接警后,立即指令综合应急救援队伍赶到现场开展抢险。演练活动出动13支应急救援队伍、1支应急志愿者队伍约300人,动用救援车辆(装备)50多辆(台),集结用时20分钟。

8月30日,市环保局在扬州化工园区恒基达鑫码头组织危险化学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模拟扬州市恒基达鑫仓储有限公司4万吨码头“华燃油一号”装船作业过程中,因软管压力暴增导致软管连接法兰爆裂,引起柴油泄漏和油轮甲板火灾。演练设置事故接警、启动预案、确定现场救援方案、现场处置、应急终止等5个环节。13家部门和单位200多人参加演练,出动车辆10多辆、船舶10多艘。

9月23日,市消防支队联合扬州化工园区在扬州市恒基达鑫仓储有限公司举行石油化工应急救援综合演练,模拟恒基达鑫仓储有限公司101C号储罐注入燃料油时,因压力过大导致入口法兰胀裂,燃料油外泄遇火花引起燃烧并迅速蔓延。演练设置事故接警、启动预案、确定现场救援方案、现场处置、应急终止等5个环节。消防、公安、环保、气象、供电、供水、卫生等8家单位100多人参加演练,出动车辆10多辆,演练历时1个多小时。(卢宏来)

 

■应急管理培训 6月10~11日,市政府办公室、市委组织部、市应急办联合举办县处级领导干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专题培训班(第一期)。公安部宣传局局长武和平、中国地震局应急救援司副司长尹光辉应邀为培训班授课,分别讲授“突发敏感案(事)件的舆论引导”、“地震灾害的防范与应对”。全体学员集体观看《群体性事件警示录》资料片,学习地震应急避险、火灾逃生和现场自救互救等实用知识。11月10~11日,市政府办公室、市委组织部、市应急办联合举办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专题培训班(第二期)。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副司长兼中国气象局应急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郑江平、省应急办主任齐敦品分别就“气象灾害防范与处置”、“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及当前任务”作专题讲座。全体学员接受地震应急避险、火灾逃生和现场自救互救等实用知识培训。(卢宏来)

 

■召开全市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会议 8月3日,扬州市在宝应县召开全市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会议,各县(市、区)分管负责人、应急办主任,市各有关单位分管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回顾、总结近年来全市应急管理工作情况,分析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部署加强“五大体系”建设(“五大体系”即推进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构建三级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围绕预案、队伍、物资等核心内容,加强应急管理基础支撑体系建设;加快市应急信息指挥平台建设,构建实战型的应急指挥信息体系;加强风险隐患调查监测,推进突发事件综合预警体系建设;开展应急知识普及教育,努力构建全方位、系统化的应急科普宣教体系)工作。(卢宏来)

 

■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7月21日,召开市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专题会议,部署扬州市职业大学、万花园两处Ⅱ类应急避难场所和体育公园、体育中心体育场两处Ⅲ类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改造)工作。市政府办公室印发《扬州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指导意见》,市应急办会同市规划局编制《扬州市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规划(初步方案)》。市应急办会同市城建局、地震局、民防局负责抓好扬州市职业大学、万花园两处应急避难场所和“人防应急疏散基地”、“双桥路民防工程”两处民防工程建设。(卢宏来)

 

■市应急管理专家组成立 2011年,扬州市对全市专家队伍现状进行调查统计,聘请50名各领域专家,组成市级应急管理专家组,其中自然灾害类专家7人、事故灾难类专家21人、公共卫生事件类专家9人、社会安全事件类专家9人、综合管理类专家4人。制定《扬州市应急管理专家组管理办法》,加强应急队伍的规范化建设。(卢宏来)

人才工作

■高层次人才引进 实施“绿扬金凤计划”和“人才强市双行动计划”,组团到杭州、长沙、广州举办“扬州市高层次人才暨产业发展紧缺人才专场招聘会”,吸引高层次人才2100人参会,其中登记求职903人,达成意向性协议455项。10月27日和11月4日,分别组团参加第四届中国留学人员南京国际交流和合作大会、深圳第十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举办“科技创新·产业合作”杭州、长沙、深圳推介会,32家企业与40名博士签订人才引进协议。全市受理“绿扬金凤计划”申报项目299人(团队),其中A类(创业)51人(团队)、B类(创新)145人(团队)、C类(优秀博士)103人;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229人、支柱产业发展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1697人、储备性人才2.00万人。全年新增专业技术人员1.72万人,新增留学回国人员91人。(居乃军)

 

■高层次人才培养 市人社局先后与市经信委、市创新办、市工艺美术集团等部门联合举办企业科技创新培训班、工艺美术专业技术人员高级研修班。会同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市财政局等部门,开展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的选拔评审工作,严程健等52人被批准为2010年度扬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完成全市省、市级专家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考核工作。组织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工程培训,全年培训1.71万人。(居乃军)

 

■高技能人才培养 实施企业在岗职工技能提升培训工程,培训5.54万人。启动青年技能就业、技能成才行动计划。发挥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在技能培训中的作用,全年1.1万人次参加16个职业(工种)、3个级别的职业技能培训。9月6日,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出台《扬州市高技能人才培养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宝胜科技创新股份有限公司、仪征技师学院被命名为省级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立技能带头人制度,发挥高技能人才的示范带动作用。全年培养技师、高级技师2494人,企业首席技师9人。启动实施适龄青年进技校培养工程,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在技工院校开展“创示范专业、讲精品课程、做名牌教师”活动,巩固办学特色,创立技工教育社会品牌。

(居乃军)

 

■高技能人才鉴定 制定《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督导管理办法》等文件,加大高技能人才鉴定工作监管力度,实行统考制度,提升鉴定质量。举办“扬力杯”车工技能竞赛、“神州行2011年榜样360风采大赛”等技能竞赛活动,选拔高技能人才。2011年,全市有9.05万人次参加职业技能鉴定,7.46万人次获职业资格证书。(居乃军)

 

■人才载体建设 2011年,江苏省(扬州)数控机床研究院、江苏雷宇高电压设备有限公司、江苏迅达电磁线有限公司、江苏荣能集团有限公司、扬州信息服务产业基地管理办公室等5家单位入选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江苏省信息服务产业基地(扬州)获批成为省级留学人员创业园。至2011年底,全市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5个、企业分站19个,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7个,省级留学人员创业园3个。全市申报“江苏省高层次创业创新领军人才”项目138个,获批35个。110人申报“江苏省企业博士集聚计划”项目, 32人入围。全市申报人社部“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项目 6个、“2011年万名专家服务基层活动”项目2个,组织符合条件的教育、医疗卫生、电子信息、机械汽车、建筑、农业等六大行业单位和技术人员申报省“六大人才高峰”第八批高层次人才项目38个。获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四批特别资助资金10万元。(居乃军)

 

■国外智力引进 市人社局全年执行引进国(境)外技术、管理人才项目54个,出国(境)培训项目4个,邀请国(境)外专家80多人次到扬州指导,派遣管理和技术人员85人次参加海外培训。开展国际交流合作。苏北医院组织医学考察团到以色列考察访问,与以色列两家医学中心开展全面合作。市人社局邀请德国、瑞典专家组织负责人到扬州考察,洽谈对外交流合作方式;利用中国国际人才市场扬州市场平台,开拓外国文教专家供给渠道。承办“扬州市外国专家迎新春茶话会”活动。应邀到扬州东方吊架有限公司工作的德国专家赖特曼获2011年度“江苏友谊奖”。市人社局全年办结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许可31件,办结外国专家证新办、延期和变更等申请99件,办结4家单位聘请外国专家单位资格证书。

(居乃军)

人事管理

■公务员制度建设 加强公务员考核制度建设,完善分级分类考核指标体系,探索公务员培训学分制和申诉案件办理等管理办法。制定公务员职数管理制度,探索公务员分类管理机制。完成公安系统执法勤务机构警员职务套改工作。加强表彰奖励工作的综合管理,建立先进集体和个人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居乃军)

 

■公务员培训 部署全市“十二五”行政机关公务员教育培训工作。实施新“5+X”(5门必修课加多种选修课)公务员能力培训工程,全年轮训256人。组织241人参加长三角、国(境)外培训,1.39万人参加基层公务员培训,25人参加南北对口公务员培训。深化公务员四项培训,全市435人参加初任培训,689人参加任职培训,3.19万人参加在职培训,2.06万人参加专门业务培训。举办“新知学堂”12期。(居乃军)

 

■公务员考核 全市14438名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人员参加年度考核,其中优秀2188人、称职11809人、基本称职6人、不称职15人、参加考核不定等次420人。市直行政机关和参照管理机关4924人参加考核,其中优秀752人、称职4053人、基本称职2人、参加考核不定等次117人。(居乃军)

 

■公务员考录 2011年,扬州市公务员考录工作首次启用电子评分计时系统,利用计算机对考官进行抽签分组,县(市、区)考组特邀考官由组织人事部门统一派员担任,确保公务员招录工作公平、公正。全年录用公务员和参照管理单位工作人员335人、省垂直管理单位工作人员30人。组织从基层选调公务员到省市机关工作,其中市级机关选调公务员7人。(居乃军)

 

■机关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严格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工作。市人社局会同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监察局、市财政局开展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实施情况自查自纠、重点抽查和整改落实工作。制定、实施市直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以及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办法。组织审批各县(市、区)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方案。全市除1个区实施方案未报外,其余县(市、区)实施方案均获批复。(居乃军)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3月,市人社局出台《扬州市事业单位岗位聘用管理工作指导意见》、《扬州市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三级岗位设置管理暂行办法》,推进市直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工作和县(市、区)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编制事业单位增人计划。突出事业单位招聘职位针对性,设立A、B两类职位;突出考核科学性,区别设置考试内容;面试时取消从各单位选派特邀考官的做法,改为统一选派考官。2011年,全市市直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395人。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全市由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完成岗位设置和竞聘上岗工作。(居乃军)

 

■工资福利工作 完成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津贴补贴调整的审核审批工作。核批市直事业单位2010年度绩效工资总额。按期办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到龄退休手续。联合市财政局调整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伤亡一次性抚恤金计发基数和工作人员死亡后丧葬费标准、遗属补助标准。发放机关遗属补助对象及五十年代退职人员春节一次性生活困难补助。发放全市抗战时期参加工作的老战士、老同志一次性慰问金等。组织市级机关优秀公务员健康休养。

(居乃军)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 2011年,全市接收、安置计划分配的军队转业干部155人,协调、帮助1名自主择业军转干部自主创业。6月14日,市政府出台《扬州市区军队转业干部家属安置试行办法》,采用指令性和货币化相结合的办法安置军转干部随迁家属。(居乃军)

■人事考试培训 全年组织各类人事考试41项,5.38万人次通过审核并缴费报考10.82万科次,实际参考8.70万科次。全年查处考试违纪事件12件,处理违纪考生79人。推荐上报15个工种91名技术工人参加省工考办统一组织的技师培训,7名技师参加高级技师考评。组织汽车驾驶、计算机信息处理、环卫工等4个工种182人参加等级升级培训。举办“汽车运用与管理”等3个专业学历证书班,提高机关事业单位技术工人专业技术知识水平。(居乃军)

机构编制管理

■概述 2011年,扬州市加强机构编制法制化、规范化建设,印发《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全市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意见》、《关于明确县(市、区)机构编制报批事项、审批权限、报批程序和工作要求的通知》和《扬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会议制度》。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简称市编办)研究批复市委政法委员会和市新城西区党工委、管委会等单位内设机构和编制数量及挂牌等相关事宜。完成市委宣传部、市委党史办等11家单位机关事业编制置换为行政编制工作。研究批复邗江区、仪征市等5个县(市、区)100家基层派出所升格为副科级建制。批复建立市金融服务中心等10家事业单位,调整市人民防空通信站等4家事业单位机构规格,变更市土地综合利用事务所等11家事业单位机构名称。批复县(市、区)新建或调整为副科级以上事业单位8家。全年办理机构编制审核《机构编制管理证》信息联动变更、数据库备案等近3000人(次),编制、完善涵盖76家行政机关、51家参照管理单位、414家事业单位的市级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信息台账。

(黎小生)

 

■政府机构改革评估 市、县(市、区)政府机构改革工作完成后,市编办围绕部门之间职能划转是否到位,职责关系是否理顺,转变职能和强化责任的要求是否落实,规定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领导职数(简称“三定”)是否得到严格执行等内容,对机构改革方案落实情况和部门执行“三定 ”规定情况进行评估。2月17日,市编办组织召开全市政府机构改革评估会议,对市政府39个工作部门“三定”执行情况和7个县(市、区)政府机构改革方案执行总体情况展开评估工作。3月,市编办组织实地调研评估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市商务局、市民政局、市民防局、市旅游局、市环保局等8个部门机构改革落实情况。4月,扬州市、县政府机构改革方案总体执行情况通过省编办评估组评估,高邮市机构改革方案总体执行情况通过编办抽查评估。

(黎小生)

 

■经济发达镇行政体制改革试点 根据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安部、民政部、财政部《关于开展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意见〉的通知》精神,在江都小纪镇开展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12月13日,《扬州市江都区小纪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方案》正式上报省委、省政府。

(黎小生)

 

■城区区划调整机构编制工作 按照省政府《关于调整扬州市部分行政区划的通知》和《中共扬州市委扬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部分行政区划的实施意见》精神,市编办制定和组织实施区划调整中机构编制调整方案。11月21日,市编办下发《关于邗江区广陵区机构设置调整的通知》,明确原维扬区党政群机关部门与邗江区相关部门合并;邗江区党群机关机构数不变,区政府工作部门从23个增加到25个(不含区监察局);广陵区党群机关机构数不变,区政府工作部门由21个增加到24个(不含区监察局)。11月30日,市编办下发《关于邗江区广陵区机构划转的通知》,明确将原维扬区257名区级机关行政编制、34名司法政法专项编制、88名乡镇行政编制、79名街道行政编制划入邗江区,维扬区区级机关各部门、乡镇所属事业单位机构编制随转整合;从邗江区划转100名区级机关行政编制、10名司法政法专项编制到广陵区级机关;将原邗江区北洲功能区纪检监察工作室6名区级机关行政编制,李典、头桥、沙头、杭集、泰安5个乡镇203名行政编制、12名司法政法专项编制划转到广陵区;邗江区区级机关部门派驻5个乡镇的事业单位和乡镇所属事业单位机构编制随转整合。(黎小生)

 

■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启动 12月14日,扬州市召开全市清理规范事业单位和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会议,启动全市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会上,下发《关于清理规范事业单位,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实施意见》,明确对全市各级各类事业单位进行清理规范,通过“撤”、“并”、“转”等方法,精简、整合事业单位机构,对清理后保留的事业单位人员编制作相应调整,对事业单位的职责、机构名称、内设机构、编制结构和领导职数等方面重新作出规定。同时明确不再批准设立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

(黎小生)

 

■机构编制责任审核 2011年,市编办会同市委组织部、市审计局做好“三责联审”(选人用人责任审查、机构编制责任审核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组织实施县(市、区)和市直部门8名领导干部的机构编制责任审核工作。完成市司法局、市供销社、市城乡建设局、市教育局等6个市级机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和省委托联审的宝应县主要负责人机构编制责任审核。全年联审10个单位,其中涉及7个部门8人次机构编制责任审核。

(黎小生)

 

■事业单位登记年检 2011年,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要求,全市完成2661家2010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检,年检率100%。其中,市直完成384家法人年检,年检率100%。全年新登记事业单位法人14家,变更单位名称13家,变更法定代表人54家,变更开办资金78家,变更举办单位92家,变更办公住所24家,变更宗旨和业务范围4家,补领证书1家,注销事业单位法人3家。(黎小生)

信访工作

■概述 2011年,市、县(市、区)两级信访部门受理来信来访3.08万件次,比上年上升0.4%。其中,来信5981件,下降8.5%;来访5713批2.48万人次,批次下降2%,人次上升2.8%;集体上访900批1.71万人次,批次下降5.7%,人次上升5.3%。市信访局受理来信来访1.08万件次,比上年上升3.5%。其中,来信2601件,下降2.3%;来访2002批8183人次,分别上升11.3%、5.5%;集体上访233批5364人次,批次下降4.5%,人次上升3.1%。扬州市群众去省上访405批1377人次,分别上升7.4%、11%;去省集体上访29批688人次,分别下降19.4%、21.6%;进京上访241人次,上升23.6%。国家和省、市重要活动期间,全市信访形势稳定。

(娄广定)

 

■落实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 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多次听取情况汇报,研究部署信访工作。市委、市政府领导坚持阅批群众来信和接待群众来访制度,开展领导干部“三下三联三交”活动,即:下到一个村,联系一个合作经济组织,交一个农民朋友;下到一个工厂企业,联系一个班组,交一个工人朋友;下到一个社区,联系一个社团,交一个社区主任朋友。全年市、县两级党政领导接访786批4512人次,协调会办突出信访问题353件,办结326件,办结率95%。各地、各部门对突出信访问题全部落实领导包案责任。(娄广定)

 

■防范、化解矛盾纠纷 各地、各部门全面推进实施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市信访局开展征地拆迁、劳动社保等专题调研,提出工作意见,市政府办公室牵头制定征地拆迁工作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办法。从源头上化解信访矛盾。全市信访系统深化“有效初信初访办理促进年”活动。市信访局对群众初信初访坚持100%登记、100%回复,加大对复杂问题协调会办、督查督办的力度,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娄广定)

 

■解决突出信访问题 全年开展8次矛盾纠纷排查活动,化解信访问题710件,化解率80%。市信访局加大协调力度,帮助75批1528人次务工人员追讨欠薪约2500万元。排查、交办一批征地拆迁突出信访问题,化解率81%。开展“信访积案化解攻坚年”活动,中央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交办的2件积案、省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交办的15件一类积案、市交办的8件一类积案全部得到化解。省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专门制发简报介绍扬州市做法。(娄广定)

 

■信访工作创新 市人民来访接待中心加强与涉法涉诉联合接访中心、法律援助中心、纪委信访接待室配合,实行联动接访、现场会办。全年现场会办群众来访175批3359人次。重视全国信访信息系统网上交办的信访事项,规范使用信访事项的办理和终结库功能,对网上交办事项全部实行网上办理。市信访局制定《扬州市信访工作绩效考核暂行办法》,完善信访干部考核制度。开展信访干部与信访群众“一助一牵手”行动(专职信访干部每人联系挂钩一名信访群众,了解其真实诉求,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争创“群众满意窗口服务单位”活动。市信访局领导全年到一线接待来访群众、会办信访事项46批1610人次。(娄广定)

民族事务

■概述 全市有46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近2万,占全市总人口的0.40%,其中回族人口约1万。城区回族人口近6000。全市有外来穆斯林约6000 人,除109名也门、约旦、叙利亚、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等国家留学生外,大多是从新疆、青海、宁夏、甘肃等地到扬州经商人员。全市有1个民族乡(高邮市菱塘回族乡)、2个民族村(仪征市月塘镇龙山村、大仪镇河北村),有12个省级民族工作示范社区、1家省级清真拉面示范店和6家民族用品生产定点企业。邗江中学8个新疆班有学生333人;高邮菱塘回族乡有中学2所、小学2所、幼儿园1所;扬州市科技学院(筹)高邮学院6个新疆班有学生147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60人。全市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2处、开放清真寺8处,有回民墓地12处4.67公顷,有领取清真标志牌的清真网点25家,确认清真基本供应点8家,有西部外来少数民族经营的拉面店近200家。2011年,扬州市财政局、江苏省华扬太阳能有限公司获评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朱进、王维明、陈世新(回族)获评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郭宏芳 王清荣 陈 鹏)

 

■加强民族工作 2011年初,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的意见》。4月,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主任会议,专题研究全市民族工作。6月,分管市长主持召开市委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专题会议,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的意见》,下发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的意见〉任务分解的通知》,把15项具体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市委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并就结对帮扶具体项目下发《关于印发结对帮扶少数民族乡村建设项目的通知》,由36个成员单位结对帮扶菱塘回族乡、仪征市月塘镇龙山村和大仪镇河北村建设项目32个。7月,召开2次项目督查会,进行项目跟踪督查。10月,成立结对帮扶工作落实情况调研组,实地走访仪征市月塘镇龙山村、大仪镇河北村,推动结对帮扶项目实施。

(郭宏芳 王清荣 陈 鹏)

 

■为少数民族群众办实事 2011年,市民宗局办理少数民族学生参加中考证明240件、高考证明236 件,办理更改少数民族成分手续32 件。办理和协助办理市政协提案各1件。联合市人社局推出少数民族优先就业、免收劳务代理费、提供2次免费失业培训、参加免费创业培训不受户籍限制、优先安排创业贷款、劳动就业纠纷立案时限减至2天等6项新举措,帮助解决少数民族群众就业问题。向中国民族体协争取到价值8000元的体育器材,支持少数民族发展传统体育项目。落实国家民委“服务民贸企业”的要求,新增民族贸易企业2家,累计8家。服务清真餐饮网点建设,教育、引导穆斯林群众守法、诚信经营;在菱塘回族乡新办牛羊屠宰场,解决清真刀口问题;新申报清真基本供应点2处、补助资金20万元。帮助少数民族群众解决多起子女入学难问题。拨出经费40多万元,举办“示范拉面店”学习交流、百佳“和谐少数民族户”评选、少数民族艺术节、首届清真兰州拉面技艺交流赛、慰问新疆班学生等活动。

(郭宏芳 王清荣 陈 鹏)

宗教事务

■概述 扬州市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信徒约50万人。全市有宗教活动场所219处。按教别分,佛教125 处、道教4处、伊斯兰教8处、天主教2处、基督教80处;按区域分,宝应县50处、高邮市47处、江都区47处、仪征市32 处、邗江区20处、广陵区19处、开发区4处。全市有宗教教职人员718人,其中佛教484 人、道教23人、伊斯兰教13 人、天主教1人、基督教197人。全市有4个市级宗教团体、12个县级宗教团体。2011年,扬州市佛教协会、江都区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江都区开元寺、扬州市普哈丁园、扬州市法海寺、高邮市菱塘清真寺、广陵区李典镇基督教堂、宝应县小官庄镇基督教堂、仪征市真州镇城北基督教堂获评江苏省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集体;清纯、性空、王义武、薛元文、徐玉芝、周萍获评江苏省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个人。

(郭宏芳 王清荣 陈 鹏)

 

■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 4月,市民宗局在文峰寺召开城区和谐寺观教堂创建工作推进会,推广文峰寺、萃园路基督教堂创建工作经验。6月,召开全市民宗局长会议,要求各县(市、区)按照国家宗教局提出的创建标准,开展创建工作。11月中旬,举办扬州宗教界人士幸福观研讨会,五大宗教代表各自阐释自己的幸福观,为和谐寺观教堂创建工作提供精神支持。11月下旬,市民宗局会同市各宗教团体对2011年和谐寺观教堂创建工作进行督查指导。至2011年底,全市和谐寺观教堂创建达标率90%,完成年度目标。

(郭宏芳 王清荣 陈 鹏)

 

■“两乱”治理工作 4月中旬,市民宗局召开“两乱”(乱建寺庙和露天宗教造像)排查工作交流会,研究确定工作思路,明确年内不再受理宗教场所筹备申请,集中精力治理“两乱”。高邮、江都等地分别召开会议部署“两乱”治理工作。4月底,关闭、封存市内乱建寺庙3座。至年底,全市未出现新的乱建寺庙和乱造佛像事件。

(郭宏芳 王清荣 陈 鹏)

 

■维护宗教领域稳定 重视综治和安全生产工作。2011年,市民宗局印发《2011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宗教场所创建工作意见》,与各宗教团体、场所负责人签订2011年综治和平安场所目标责任书,落实抵御渗透和场所安全具体责任。抓好全国“两会”、“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6·19”香期等重要时期的安全稳定工作。宗教场所全年未发生安全事故和违法案件。

处理宗教矛盾和纠纷。6月底,妥善处理中国“家庭教会四大元老”之一谢模善病危去世事。“七一”前,妥善处置基督教界要求在扬州大学校区内神在堂组织演出的问题,动员移址演出,避免与校方冲突。

开展文艺活动。6月,市民宗局与市各宗教团体共同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联欢活动。11月,在菱塘回族乡举办“共建民族团结进步文艺专场演出”,激发各民族之间团结、互助、友爱的人文精神。

(郭宏芳 王清荣 陈 鹏)

 

■推动宗教文化品牌建设 办好扬州讲坛。全年举办扬州讲坛20期,演讲内容涉及艺术、历史、文化、建筑等方面。推介扬州宗教文化旅游。3月,市民宗局参加港澳旅游推荐活动,重点推荐大明寺、普哈丁园,受到港澳民众普遍关注。

(郭宏芳 王清荣 陈 鹏)

 

■鉴真佛教学院正式设立 3月17日,国家宗教局正式批复设立鉴真佛教学院。鉴真佛教学院为四年制本科高等佛教院校,主要培养通晓英语、日语等外语的佛教国际交流人才,是国家唯一的外语本科佛学院。5月17日,鉴真佛教学院举行正式设立庆典暨江苏佛教办学经验交流会。鉴真佛教学院2003年获准筹备,2006年起招收两年制预科班学生,2008年起招收四年制本科班学生。(杨民宗)

 

■宗教教职人员认定备案 一季度,市民宗局完善统计年报工作制度和全市宗教教职人员数据库,更新基本数据,组织实施宗教教职人员资格认定工作。4月,市佛教协会制定认定工作方案,全市各地佛教协会组织做好教育动员、对照检查、登记审核、认定备案阶段各项工作,严格按“素食、独身、僧装”六字方针做好教职人员认定工作。7月,对宝应、高邮、仪征等地佛教教职人员认定工作进行督查。至年底,第一批300多人佛教教职人员认定工作完成,天主教和基督教认定备案工作基本完成。

(郭宏芳 王清荣 陈 鹏)

 

■天主教爱国会换届工作 10月20日,扬州市天主教第三次代表会议在二十四桥宾馆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共40人。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出席开幕式并讲话。会议回顾扬州市天主教十七年来的工作,总结主要经验和体会,提出今后五年的主要工作任务和目标,审议通过扬州市天主教爱国会第二届委员会工作报告、《扬州市天主教爱国会章程修正案》和《扬州市天主教第三次代表会议决议》,选举产生扬州市天主教爱国会第三届委员会,推选韩长顺、美宝乃为名誉主任,选举顾家昌为主任,白贵智(女)、杨建新为副主任,白贵智兼秘书长。

(郭宏芳 王清荣 陈 鹏)

 

■市伊协服务穆斯林 2011年,市伊斯兰教协会(简称市伊协)建立外来穆斯林服务联络站,服务外来穆斯林,帮助外来穆斯林子女30多人解决入学问题,调解化解矛盾10多起,帮助3人求医治病,落实帮扶困难户4户,帮助办理经营证照200多份。开展“六五”普法走进清真寺巡回演讲活动,对穆斯林进行普法教育。开展“诵经”、“解经”交流赛和巡回演讲活动,引领穆斯林适应社会主义社会,激发信教群众爱国爱教热情。开展清真拉面技艺比赛,为外来穆斯林搭建经营平台。

(郭宏芳 王清荣 陈 鹏)

外事工作

■外事接待 扬州市政府全年接待国外来宾155批1800人,先后接待朝鲜领导人金正日、总理崔永林,克罗地亚前总统梅西奇,意大利驻华大使严农祺和驻沪总领事德卢卡,挪威驻沪总领事博雄,印度驻沪总领事戴思锐,韩国驻沪总领事安总基,内河航道国际组织主席大卫·白灵杰,欧司朗光电半导体亚洲公司总裁方德博士,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迈尔斯,韩国TOP ENGINEERING公司会长金原南等世界500强企业负责人以及来自友好城市、友好交往城市的重要贵宾。其中,接待参加“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的美国、克罗地亚等11个国家的18个团组外宾近60人;接待参加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的内河航道国际组织、联合国人居署等22个国际组织和国外机构专家代表以及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米迪运河、里多运河等18条运河沿线20个国外运河城市,缅甸仰光市、美国肯特市、韩国龙仁市等9个国外友好城市和友好交往城市,南非开普敦、土耳其安卡拉等13个《首尔宣言》会员城市外宾160人。(杨 乐)

 

■服务经济 6月,印度驻沪总领馆总领事戴思锐率印度企业家29人到扬州举办中印商务与投资(扬州)说明会,与扬州企业进行对接洽谈;7月和10月,组织经济代表团分别到德国、英国和美国开展专题招商。市访问团出访欧洲和美洲期间,与西门子、欧司朗、爱立信、高露洁等1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接触,与IBM、西门子、南华集团建立常态性联系;访问日本、韩国期间,拜访35家国际知名企业,召开两场推介会,签约项目35个,总投资11.5亿美元。组织市商务局、各经济开发区和县(市、区)以及外向型企业访问美国、日本、韩国和欧洲、东南亚、大洋洲、拉丁美洲,为发展扬州新兴产业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在日本成立“日本(东京)扬州同乡会”,引导海外扬州人为家乡建设服务。

(杨 乐)

 

■友好交流 扬州有国际友好城市10个,友城交流合作涵盖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体育等多个领域。2011年,扬州与美国肯特市开展“青少年友好使者”交流项目进入第16年。9月25日,肯特市市长苏赛特库克和肯特扬州友好城市委员会传播主任黎秉伦一行参访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九龙湖校区,宾主双方就加强学生互访、教师交流和国际留学生合作项目达成初步共识。日本唐津市、韩国丽水市和扬州市组织的中日韩友好城市围棋邀请赛成功举办13届。10月22~23日,第13届中日韩友好城市围棋邀请赛在扬州举行,扬州棋协队获冠军,韩国丽水一队、二队分获亚军和第三名。2011年是崔氏宗亲扬州祭享先祖崔致远十周年。10月,韩国儒教协会理事长崔根德率领崔氏宗亲会成员100多人到扬州参加“中韩·扬州友好交流日暨崔致远告由祭”,并举办扬州—韩国友好交流 “十年回眸”图片展。

(杨 乐)

 

■对外宣传 “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扬州晚报·和昌名人大讲堂”等活动期间,组织扬州媒体专访克罗地亚前总统梅西奇、意大利驻华大使严农祺、挪威驻沪总领事博雄、巴拿马驻华商代处首席代表莫福杰、印度驻沪总领事戴思锐等重要嘉宾;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期间,组织全市媒体专访国际内河航道组织主席大卫·白灵杰等中外嘉宾。邀请外交部前副部长徐敦信、博鳌论坛秘书长周文重、中国联合国协会副会长张小安、日本新京剧院院长吴汝俊等人作客“扬州晚报·和昌名人大讲堂”,向扬州市民讲解国际形势、东南亚形势、中东形势等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和现代京剧艺术。(杨 乐)

 

■涉外管理 全年下发因公出国(境)任务批件105批501人次,下发任务确认件21批 29 人次,确认省批件227批273人次;上报请示件67批484人次;发出邀请来华签证通知函电291批408人次。办理护照(通行证)签证418批1251人次,办理因私出国签证651批1194人次,办理APEC商务旅行卡7批14人次,代办领事认证174份。(杨 乐)

侨务工作

■实施侨网工程 建立海外侨情库,海外侨团信息库入库数据269个,海外侨港资企业信息库入库数据201个,海外高层次人才信息库入库数据337个,扬州市留学生信息库入库数据6602个;建立国内侨情库,在华高层次人才信息库入库数据212个,重点大学海外同学会高层次人才库入库数据23个;建立市内侨情库,扬州海外华人华侨信息库入库数据9916个,扬州侨港资企业信息库入库数据892个,重点侨港商信息库入库数据115个,扬州归侨侨眷信息库入库数据1506个,扬州重点项目信息库入库数据470个,侨港商往来信息库入库数据535个,侨界捐赠信息库入库数据214个,侨界来信来访信息库入库数据67个。强化海外工作网,重点建设海协会、驻外办、人才联络站和海外同乡会等4个平台。强化国内联系网、市内工作网,加强与国内侨务大省广东、福建、浙江等省的联系,成立全市侨务工作领导小组。市侨办印发《加强华侨捐赠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做好引导华侨捐赠工作的意见》,全年落实捐赠项目18个,捐赠金额1196万元。

(王 晔 王爱萍)

 

■服务引资引智 4月18日,市侨务办公室(简称市侨办)邀请38名华商参加“烟花三月”节开幕式。牵头组团出国(境)招商11批次,先后赴新加坡、马来西亚、英国、香港、澳大利亚等地招商考察、推介扬州,举办经贸活动29次,接待华人华侨1004人,其中海外高层次人才126人。全年促成16个项目签约,合同利用外资4.39亿美元,实际到账外资1.45亿美元,其中3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2个。举(承)办“海外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江苏行”(扬州活动)、“文化博士邗江行”等招才引智活动11次,签约合作项目11个,达成合作意向24项,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6人。与产业园区联动,开展专题境外招商活动。11月25日,邀请花旗银行亚太地区副总裁胡杰文到扬州,考察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晶澳(扬州)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新宇软件及江苏迈创科技有限公司。

(王 晔 王爱萍)

 

■推进“百侨助百村”活动 市侨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侨爱工程·百侨助百村”工作的实施意见》,按照投资合作型、引进技术型、拓宽市场型、培育良种型、捐赠公益型、科技扶贫型、结对帮扶型、人才支持型、建言献策型、文明创建型等10种帮扶类型,做好牵线搭桥工作,促成百侨和百村结对。2011年,全市新增22家侨港资企业与邻近村结成对子,向结对村投入款物3098万元。

(王 晔 王爱萍)

 

■服务归侨侨眷侨企 全年召开涉侨法律法规宣传会13场,发放法律宣传资料1000份;依法为侨维权41次,接待来信来访178次,信访案件结案率100%。开展社区侨务工作,在邗江区兰庄社区召开现场会,推广社区服务侨港资企业、服务海外高层次人才、服务归侨侨眷的经验。2011年,兰庄社区获评全国社区侨务工作示范社区,琼花观社区获评全省社区侨务工作明星社区。完善归侨侨眷帮扶机制。7月,市侨办联合九部门转发国务院侨办《关于做好散居困难归侨侨眷扶贫救助工作的意见》,全年帮扶困难归侨侨眷155人,发放救助金13.55万元。为华人华侨办理身份确认6人次,为8名三侨(归侨学生、归侨子女、华侨在国内的子女)考生办理身份证明,为50多名归侨侨眷免费健康体检。江都区侨办与卫生局、人民医院协商筹建区华侨医疗保健中心,11月4日正式挂牌。推荐宝应县张天宇、仪征市邱淇奥参加省侨办组织的“关爱工程——归侨侨眷子女夏令营”活动。利用市华商会开展侨企服务、联谊和交流活动,向省侨商会推荐会长人选1人、副会长人选3人、常务理事人选1人、会员18人;组织侨港资企业参加浙江省乐清市侨商会成立五周年活动、宁波侨商大厦落成典礼,选派侨企代表参加中国侨商投资企业协会(中国侨商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推荐江苏伯克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王飞博士团队申报国务院侨办第二批重点华人华侨创业团队。(王 晔 王爱萍)

 

■对外宣传 建立全市侨务宣传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侨务外宣工作。完成市侨办网站改版,更新拓展宣传内容,加强与国内外侨网的链接。发挥海外宣传媒体作用,在海外《环球华报》、《南美侨报》和《星岛日报》专题宣传扬州。接受中新社专访,宣传扬州。邀请马来西亚4家华文媒体到扬州采访。重视华文教育基地的作用,新增扬州中学为全省华文教育基地。接待2011年海外华裔青少年夏、冬令营江苏营团组305人、“马来西亚华教精英中国完美行”访问团一行44人,在接待过程中宣传中国、宣传扬州。2011年,市侨办向各级媒体发稿180多篇,编发国内外动态4篇、侨情简报5期。

(王 晔 王爱萍)

港澳事务

■服务经济工作 3月14日,市侨办邀请香港五丰行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晋清一行5人参加“2011扬州(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汇报会”。4月17~19日,市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邀请香港特区政府驻沪经贸办事处副主任吴伟堂、香港南华集团执行董事张赛娥参加“烟花三月”节活动。活动期间,吴伟堂先后考察江都宏运车业有限公司和江苏迈创科技有限公司。张赛娥与市领导就南华集团在扬州的有关投资意向进行会谈。9月22~24日,市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邀请香港东联水产公司行政副总裁王春林和香港德辉国际有限公司南京、扬州地区总经理董振模到扬州参加第13届江苏省国际农洽会开幕式、海峡两岸(扬州)农业合作试验区现代高效农业园区招商推介会,考察邗江区沙头镇。

(王 晔 王爱萍 杨 乐)

 

■参加“澳门江苏周”活动 10月20~23日,以市长谢正义为团长的扬州市代表团参加在澳门举行的“澳门江苏周”活动。活动期间,扬州代表团参加第16届澳门国际贸易投资展览会(MIF)开幕式、“澳门江苏周”开幕典礼以及江苏—澳门·葡语国家工商峰会,参观江苏名优商品展示馆,拜访澳门金炬集团、澳门润成国际公司,调研、考察澳门世界文化遗产及文化创意产业。扬州嵘泰集团、广陵区菲庆建筑公司在“澳门江苏周”开幕典礼上签订两个外资项目合作协议。(杨 乐)

 

■香港招商推介活动 7月27~30日,市委书记王燕文率团到香港参加省政府“苏港现代服务业合作推介活动”扬州专题推介、拜访考察活动。7月27日下午,2011年中国扬州(香港)现代服务业推介会在香港港丽酒店举行,市、县(市、区)有关部门、企业负责人以及国内外客商250多人参加推介活动。王燕文与香港扬州同乡会会长、香港华彩控股有限公司主席刘婷共同为香港扬州同乡会揭牌。举行香港扬州服务业投资合作项目集中签约仪式,签约项目34个,投资总额突破50亿美元。7月28日,在“苏港现代服务业合作推介会”上,扬州市签约服务业项目2个。其中,香港建滔集团在扬州化工园区的化工码头仓储项目增资1.2亿美元;扬州金鑫公司投资1800万美元在香港注册成立贸易公司。7月28日下午,扬州引进海外人才香港联络站在港正式挂牌,市领导参加揭牌活动。7月29日,在苏港金融业合作推介会暨签约仪式上,建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与扬州市签署合作协议,共同设置股权投资基金,培育和促进扬州创新型企业加快走向资本市场。在港期间,市领导拜会一批新老朋友。

(王 晔 王爱萍)

 

■发放隆星奖助学金 8月22日,扬州隆星教育发展基金奖、助学金发放仪式在市竹西中学举行,全市90名学生分享18.7万元奖、助学金。其中,85名获全省中学生学科素质能力展示活动一等奖的学生及参加全省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获奖的学生分别获1000~3000元奖学金,30名家境贫寒、品学兼优的中小学生分别获5000元、3000元、4500元不等的助学金。该基金由港胞程余斋、辛德俊于1992年10月捐资设立,由市侨办代为管理。2011年,程余斋之子程义为隆星教育奖助学金再注入50万港币。(王 晔 王爱萍)

涉台事务

■概述 对台经济。2011年,全市新批台资项目115个(其中总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51个),总投资32.6亿美元,注册台资21.98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8.87亿美元。市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简称市台办)全年引荐台资项目注册台资2.13亿美元;提供台资项目信息4.9亿美元。全年办理赴台经贸考察团组手续81批446人次;其中,市领导所率团组5批29人次,各县(市、区)、市直部门团组30批200多人次。市委书记王燕文率团赴台参加扬州冶春台北店周年庆典,举办“三新”产业、石化、旅游、农业等4场专题推介会,参访大企业,拜访新客商,洽谈、推动一批大项目。“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期间,邀请台湾主要协会负责人和知名台商20人到扬州参访,其中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荣誉总会长张汉文、台湾知名人士邱毅等出席“烟花三月”节开幕式及相关活动。邀请江丙坤、詹春柏、蒋孝严等台湾知名人士参加冶春台北店周年庆典活动。组织扬州台资企业参加中国(南京)国际环保展和台湾工业总会举办的陆资入岛推介说明会。组织李国鼎数位知识促进会专家到扬州举办专题讲座,介绍智慧城市、软件园建设等相关知识。邀请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夫妇、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王富卿出席扬州“台商会馆”奠基仪式。开展重点台资企业调研活动,走访顶津食品、亚东水泥、久扬渔具等重点台资企业,完成《扬州台资企业转型升级与科技创新》、《海峡两岸农业合作》等调研文章并报上级台办。全市接待经贸类重要台商团组80个372人次,其中有全国台企联、台湾工业总会、台湾工商协进会、台湾营建公会、李国鼎数位知识促进会、台湾投审会等考察团。

开展台商服务工作。市委、市政府召开台商座谈会,加强职能部门与台资企业的沟通交流,帮助台商了解相关政策,促进台资企业依法规范经营、转型升级、健康发展。市台办全年受理台商、台企投诉案件18件,结案17件,结案率94.4%。扬州连续10年被台湾电电公会评为台商赴大陆投资“极力推荐城市”。市台办获评市级机关引荐外资先进单位和招商引资十佳优质服务单位。

对台交流联络。2011年,全市接待到扬州交流、旅游、探亲台胞7.51万人次,其中市台办接待台湾文化交流团组12批220人次,重要团组和人员有以台湾知名人士何庆纹为总团长的国民党青工总会参访团一行31人,以台湾知名人士苏丰凯为团长的国民党联合青年参访团一行41人,参加第二届苏台灯会开幕式的台湾苗栗县知名人士林久翔一行9人,台湾青少年交流参访团一行28人,台湾雅乐合唱团一行60人,台湾知名人士邱毅、漫画家蔡志忠,台北市知名人士黄荣辉等。全年办理赴台文化交流团组10批28人,推动扬台各项交流活动。

对台宣传。“烟花三月”节期间,邀请3家台湾媒体到扬采访。9月初,组织扬州电视台、扬州日报社等媒体记者赴台全程报道市政府经贸考察团在台经贸考察活动。组织台湾主流媒体专题报道冶春台北店开业周年庆典活动。协调台湾人间卫星电视台到扬州拍摄每一期扬州讲坛。全年接待台湾媒体记者18批21人次。编辑内刊《扬州台情》12期,向台北扬州同乡会寄发《扬州剪报》12期。编印《涉台业务知识》学习宣传资料,分发给市对台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及各县(市、区)涉台部门。

(骆礼国)

 

■谢正义到台湾考察 7月5~10日,市长谢正义率扬州经贸考察团到台湾考察。考察团一行考察铼德科技、正崴集团、瑞轩科技、永丰余集团、长春集团、远东集团、宝成集团、TCK集团等台湾知名企业、行业巨头,推介扬州产业。考察团在台北、台中举行小型经贸推介活动,70多家台湾企业参加活动。考察团参访台湾李国鼎数位知识策进会以及台北市政府,考察台北市无限宽屏建设,台北道路建设、艺术化街区的设计以及特色绿岛绿化和夜市、诚品书店等。在台考察期间,谢正义专程看望冶春台北店全体员工。(赵晓艳)

 

■市领导会见到访的台湾客人 11月26日,市长谢正义、副书记赵旻在扬州迎宾馆会见台湾工商协进会理事长骆锦明率领的台湾金融业参访团。谢正义向客人介绍扬州历史和扬州软件、旅游、现代金融等服务产业发展现状和前景。骆锦明表示,将组织更多的台湾金融企业到扬州参访考察,争取促成金融机构在扬州设立分支机构、分行甚至总行。

4月3日,市委副书记王荣平在宝应会见台湾知名人士郝柏村夫妇一行,代表市委书记王燕文欢迎郝柏村到扬州观光旅游,并向他介绍扬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徐泗旺 奚长春 古 刚)

 

■召开台商座谈会 12月6日,市委、市政府在扬州迎宾馆召开2011年台商座谈会。市领导、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与31名台商代表座谈。座谈会上,扬州亚东水泥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台仑、川奇光电(扬州)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明震、扬州来鹤台广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简汉生、京华城中城生活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骆俊福等台商代表分别发言,介绍各自企业发展状况,赞扬扬州良好的投资环境,感谢市委、市政府对台商的关心和帮助,表示要做大做强企业,为扬州经济社会发展出力。江苏璨扬光电有限公司厂长蔡吉明、永丰余造纸(扬州)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学坚、扬州上花轿婚纱摄影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兴基、江都万安燃气有限公司董事长樊秦安、宝成集团扬州公司经理杨林源、同扬光电(江苏)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昆地、扬州久毅五金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彦硕、扬州吉得堡双语艺术幼儿园董事长甪本清等台商代表在发言中对降低海关保证金、扶持非公学前教育、提高扬州港作业效率和宣讲“十二五”政策以及政府行政效能、政府限制企业发展、电力服务、拆迁安置、劳动合同、伤残保险、招工困难等方面问题提出意见。与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分别对台商提出的问题进行现场答询,并表示将尽快协调解决。(俞 震)

 

■江苏汇成微电子有限公司奠基 6月19日,总投资30亿元的江苏汇成微电子有限公司在邗江经济开发区南园举行开工奠基仪式。该项目由上海汇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与台湾瑞成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主要从事晶圆块、封装、电信测试等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一期投资10亿元,建设晶圆封测项目,形成月产5万片8英寸芯片、测试封装集成电路6700万颗IC的生产规模。(孙金海 王宗奕)

 

■王玉新率团到台湾考察交流 2月13~20日,副市长王玉新率扬州市“苏台灯会”考察交流团参加在台湾苗栗县举办的第二届苏台灯会,并开展旅游推介活动。16日晚,考察交流团参加灯会彩排试灯仪式,扬州市制作的11组彩灯与台湾的花灯同时亮灯。在台期间,考察交流团与台湾旅游行业公会、台湾知名旅行社及苗栗县政府交流,举行旅游推介和洽谈活动,考察台北的花博会,看望扬州冶春台北店员工。

12月20~27日,副市长王玉新率考察团到台湾佛光山,参加佛光山佛陀纪念馆开馆仪式。在台期间,考察团开展系列旅游推介活动,拜访台湾旅行商业同业公会联合会理事长姚大光等台湾观光界知名人士、旅行社负责人20多人,考察台北故宫博物院、佛光山等文化旅游产品和休闲旅游产品,学习台湾景区规划及旅游项目产品开发及营销经验等。

(徐泗旺)

 

■台湾参访团到扬州参访 3月6~7日,以中国国民党中央候补委员苏丰凯为团长的国民党联合青年参访团一行41人到扬州参访。参访团客人游览蜀冈—瘦西湖风景区,参观双博馆、工艺坊和京华城,赞赏扬州的秀丽景色和城市面貌,对两岸的交流合作充满信心。

3月30日,由中国国民党中常委、国民党青年工作委员会总会总会长何庆纹任总团长,国民党中常委颜婵娟任顾问的中国国民党青工总会大陆访问团到扬州参访。访问团一行游览瘦西湖个园等风景名胜区,对扬州城秀美风光和“人文、生态、精致、宜居”的环境留下深刻的印象。

(古 刚 张瑞明)

 

■大学生村官赴台湾研修考察现代农业 10月18~25日,市委组织部和市台办组织大学生村官研修考察团24人,到台湾地区考察现代农业。在台期间,研修考察团成员听取台湾大学、暨南大学、景文科技大学、屏东科技大学、宜兰大学等高校教授和台湾农训协会专家、农民企业家讲授台湾现代农业知识8场,考察台湾农会组织、生态社区、农业园区、休闲农场等台湾现代农业示范点9个。此次考察活动,在学习借鉴台湾现代农业发展经验、开阔视野、开拓“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事业、开发合作资源、开展两岸交流等方面取得成果。

(赵晓艳)

 

■台湾专家应邀到扬州举办讲座 4月19日,台湾知名人士邱毅在市委党校会议中心作“中国文化与管理智慧”专题讲座。近600名企业家和高校学生听讲,现场交流企业管理话题。

9月22日,李国鼎数位知识促进会理事长陈棠、台湾神通资讯科技股份公司董事长果芸、台湾资拓宏宇国际股份公司董事长冯定国等专家应邀到扬举办专题讲座。果芸在题为《提升信息科技运用,为国家繁荣发展注入新动力》的讲座中,介绍台湾推进信息化的思路与做法;冯定国介绍台北市建设“智慧城市”的经验;陈棠等表示愿意把台湾经验与扬州结合,共同将扬州打造成大陆“智慧城市”示范。(古 刚 孙金海)

 

■第二届苏台灯会 第二届苏台灯会分别在江苏扬州(1月29日~2月20日)和台湾苗栗(2月17~28日)举行。1月29日晚,江苏(扬州)灯会在扬州宋夹城考古遗址公园举行点灯仪式。江苏(扬州)灯会陆地展区占地面积26.68公顷,分为台湾灯区、江苏扬州灯区和观众互动灯区。台湾灯区占地1.1万平方米,由龙灯(高15米)、马灯(高12米)、欢乐灯区和“光环境”组成。江苏扬州灯区由主灯兔灯、副主灯龙灯以及各县(市、区)和相关部门承制的灯组组成,有大中型灯组20多组,灯笼、宫灯1000多盏。由台湾和扬州园林局各装饰两条船灯游弋在花灯点缀的宋夹城河里。

参加台湾(苗栗)灯会的扬州大型彩灯有11组,市工艺美术集团派出19名专业人员到台湾负责安装、调试彩灯。扬州灯区面积约6000平方米,主灯“诗画瘦西湖”组灯以扬州城市标志五亭桥和白塔为主题设计,面积超过600平方米。其余10组花灯有屏开富贵灯、琼花仙子灯等。

(张瑞明)

 

■市台属联谊会换届 9月16日,扬州市台属联谊会在京华大酒店召开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市直和各县(市、区)台属代表及县(市、区)台办负责人、特邀嘉宾近80人出席会议。会议通过《扬州市台属联谊会第四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及《扬州市台属联谊会章程》,选举产生第五届理事会。在随后召开的五届一次理事会上,阚滨当选会长。(古 刚)

 

■市台协会活动 1月20日,扬州市台胞投资企业协会(简称市台协会)在扬州金陵大饭店举办台商“尾牙”联谊晚会。200多名台商与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同贺新年、共话合作与发展。

9月23日,举行扬州台商会馆奠基仪式。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市委、市政府、省台办、市台办和市台协负责人参加奠基仪式。扬州台商会馆由扬州市台胞投资企业协会发起建设,旨在为在扬台商提供学习、交流、开展活动的固定场所。扬州台商会馆总规划面积1.28万平方米,位于邗江路东侧,北临兴城西路。

12月9日,扬州市台胞投资企业协会在扬州宾馆召开会员大会,100多名会员出席会议。会议通过市台胞投资企业协会第三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和和财务工作报告,选举产生第四届理监事会。在随后召开的四届一次理监事会上,扬州虹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方丁玉当选会长。

(赵晓艳 孙金海)

政府法制

■推进依法行政 1月11日,省政府依法行政工作考核组考核扬州市2010年度依法行政工作。考核结果,扬州市位列全省省辖市第三名。3月15日,市政府出台《关于2011年度推进依法行政的工作意见》。11月11日,扬州市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实施意见》。从组织层面、内涵层面和保障措施层面对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出要求。11月,市政府法制办公室(简称市法制办)召开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工作推进交流会。12月,扬州市新命名市级依法行政示范单位20家,表彰2011年度政府法制工作先进单位10家、先进个人10人,政府法制信息工作先进单位13家、先进个人13人以及“十佳行政执法标兵”和“十佳行政执法卷宗”。(徐晓明)

 

■规范性文件管理 市法制办全年审核市政府规范性文件22份,其中9份出台、3份通过常务会议审议、5份报市政府审议;审核其他文件10份。办理省法规规章和有关政策征求意见工作19项,接待省法制办到扬州立法调研3次,参加市人大组织的立法调研座谈会5次。

全年收到备案文件64份,比上年增加22件。其中,各县(市、区)政府报备24份,市政府各部门报备40份。3月,市法制办获评全省规范性文件备案示范单位。

2月28日,市法制办下发《关于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的通知》。10月底,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结束。经清理,全市有有效规范性文件995份、废止规范性文件350份。其中,市政府有效规范性文件221份、废止33份,各县(市、区)政府有效规范性文件480份、废止规范性文件196份,市政府各部门有效规范性文件294份、废止规范性文件121份。

6月,市法制办制定《扬州市人民政府“立法”咨询员工作规则》,明确规范性文件提交政府审议前,增加政府“立法”咨询员审查程序,推进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徐晓明)

 

■行政执法监督 2011年,扬州市开展市级行政执法主体清理审核工作。市直部门申报市级行政执法主体191个。经市法制办审核,8月16日,市政府下发《关于公布市级行政执法主体的通知》,确认185个市级部门和单位具有行政执法主体资格。9月,市政府批复同意仪征市、宝应县开展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深化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基本实现省、市、县三级法制监督平台互联互通。2011年,市法制办组织核对市直47个部门行政权力库数据。截至2011年底,市级行政权力库有行政权力5492项,累计进行行政权力审核处理2999次。

4月,市法制办召开行政执法争议协调会,协调处理市卫生局和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餐饮服务行政许可受理机关争议问题。督促执行《扬州市行政处罚案件文件材料归档办法》,规范行政执法卷宗归档工作。6月8~14日,市法制办联合市档案局,对30个市直执法部门的行政处罚和行政许可卷宗开展专项检查。

(徐晓明)

 

■市政府“三大员”工作 6月20日,市法制办出台《扬州市人民政府“立法”咨询员工作规则》、《扬州市人民政府行政执法监督员工作规则》和《扬州市人民政府行政复议专家咨询员工作规则》,对市政府“立法”咨询员、行政执法监督员和行政复议专家咨询员“三大员”工作进行制度化管理。7月22日,市政府举行“三大员”重新聘请仪式,向30名新一任“三大员”颁发聘书和铜牌。(徐晓明)

 

■政府法制宣传 1月,在国务院法制办网站上开辟扬州专栏。4月,市法制办网站首次实现与国务院法制办网站行政法规规章意见征集系统的链接。市法制办全年被国务院办公厅录用信息148篇(条),获评国务院法制办“2011年信息报送先进单位”。全年被省政府法制办录用信息135篇(条),获评“2011年全省政府法制信息工作先进集体”,葛辕获评全省政府法制信息工作先进个人。

11月,市法制办与扬州电视台等6家媒体合作,制作第24期“市民论谈”节目,围绕“推进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能”的话题,和市民代表讨论。

12月28日,扬州代表队参加全省《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知识竞赛,获三等奖。

12月,完成市依法行政工作专题片《法泽绿扬看今朝》摄制。

(徐晓明)

 

■政府法制研究 5月,市法制办“行政调解制度研究”获江苏省法学会2011年法学研究一般课题立项。10月,市法制办承担的江苏省政府法制重点课题“行政许可后续监管法律问题研究”完成结项验收。10月,省法制办《行政与法制》杂志刊登市法制办朱宏翔撰写的调研文章《行政复议听证工作的实践与展望》。10月,徐晓明参加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组织的行政复议理论研究论文评比活动,提交的论文《行政复议驳回决定方式立法问题评剖》获一等奖。12月,市法制办召开第四届依法行政与政府法制理论和实务研讨会,收到研讨文章122篇,从中评选出20篇获奖文章。

2011年,市法制办向市政府报送《关于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工作动态情况的报告》、《关于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审查工作动态情况的报告》、《行政指导—政府服务社会的崭新途径》、《依法行政考核工作情况研究》等调研报告4篇。(徐晓明)

 

■行政执法人员规范化管理 制定执法能力提升方案。3月4日,市法制办出台《关于提高全市行政执法人员能力和素质的专项活动方案》,从法律知识学习培训、依法行政意识强化、评先评优工作开展、先进典型宣传等10个方面对行政执法人员进行规范管理。

创设行政执法宣誓仪式。3月12日,市法制办首次举行行政执法人员行政执法证件发证暨宣誓仪式,22家市直行政执法部门近千名行政执法人员面向国旗宣誓。

推进执法培训。市法制办出台《扬州市市直行政执法人员2011年~2013年法律知识三年培训实施方案》。10月,市法制办举办全市行政执法人员新一轮“三年轮训”首期培训班。

推行学法培训记录本制度。市法制办制作、发放5500本行政执法人员学法培训记录本,供全市行政执法人员记载平时学法培训情况,确保每个行政执法人员每年脱产学习时间不少于15天,为年度依法行政考核提供量化依据。(徐晓明)

 

■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 3月,国务院法制办在扬州召开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工作调研暨汇报会,肯定扬州市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成绩。

转变行政复议审理方式。确立以听证为主要审理方式的行政复议工作方针,全年启动听证程序33次,听证率100%,未发生当事人因不服行政复议决定提起行政诉讼现象。

深化行政复议听证制度。4月19日,市法制办出台《扬州市行政首长出席行政复议听证会暂行办法》,在全省率先创设行政首长出席行政复议听证会制度,确立凡通过听证会审理的行政复议案件,行政首长都应当出席听证会的工作原则。《法制日报》、《人民日报》、中国法制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报道扬州的做法。

构建行政复议基础体制。发挥“百名律师行政复议联络员”作用,深化政府法制与律师协会相衔接的工作机制。4~5月,市法制办与市律师协会联合召开3次区域性行政复议信息联络员代表座谈会,研讨如何引导在行政复议中解决行政争议。

督查行政复议办案场所建设。6月底,市法制办组织行政复议办案场所建设工作督查组,督查7个县(市、区)政府行政复议办案场所建设工作并印发督查通报。

加强行政复议人员管理。3月,市法制办举办市直部门法制处长培训班,对67名参训人员进行行政复议办案实务指导;4月,召开市直部门法制处长第二次双月交流会,指导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工作;11月,组织全市74名行政复议应诉工作人员,参加省法制办组织的行政复议人员资格考试。

2011年,全市行政复议机关收到行政复议申请278件,受理264件,审结246件。其中,市法制办收到向市政府提出的行政复议申请62件,比上年增加18件,增长40.91%;审结59件,其中不予受理7件、维持16件、撤回终止28件、撤销1件、驳回行政复议申请5件、告知2件。市法制办收到两级法院以市直行政机关、县(市、区)人民政府为被告的行政诉讼案件立案受理通知书32件,比上年减少11件,降低25.6%。

(徐晓明)

行政审批

■概述 2011年,市行政办事服务中心(简称市行政服务中心)办结各类服务事项23.71万件,服务工作综合测评满意率99.98%。创办内刊《扬州政务服务》,推介市行政服务中心服务工作创新成果。(李顶雁)

 

■完善行政审批运行机制 规范并联审批操作程序,在工商注册登记并联审批软件系统增加提醒功能,关断前置窗口受理选择环节,保证前置审批事项完全进入并联审批流程。全年办理并联审批事项495件,服务对象满意率100%。落实行政权力网上公开运行要求,市行政服务中心各部门实现行政权力网上运行全覆盖,进入市行政服务中心的行政权力事项100%网上集中运行。完善政务公开载体,更新和增设电子显示设施,实现市行政服务中心信息发布系统与行政许可系统链接,即时向各窗口和服务对象滚动播放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告等。组织全市工业园区项目审批代办员业务培训,设立园区工作室。设立拆迁安置房建设项目审批办理专窗,建立专项办理机制。支持市国土局优化土地市场交易分中心职能设置,将二手房土地证和公寓式商品房土地证办理等事项前移至市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实施土地权属登记“一个窗口对外”。增设城建控股公司窗口,将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水、电、气收费和市民卡办理等事项集中到市行政服务中心窗口,为市民提供“一站式”服务。(李顶雁)

 

■提升行政办事服务水平 开展“争创标准化服务窗口,争当标准化服务个人”活动,制订实施方案,组织经验交流,发挥先进窗口和先进个人的示范作用,提升规范化建设水平。市行政服务中心联合团市委开展“微笑,让服务更文明”主题活动,表彰季度“微笑先生”和“微笑天使”,引导和推进服务窗口团员、青年微笑服务。开展服务大提速活动,压缩22个部门65个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对外承诺时限,累计缩短233个工作日,比原承诺时限缩短40%。制定市行政服务中心综合窗口办理代理行政服务事项的部门行政服务工作考评办法,规范综合窗口行政服务行为,优化综合窗口运行质态。在全省率先制定《全市县级行政服务中心年度建设和工作考评办法》,明确考核内容、评分标准、考核方式和要求等,推进县级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坚持对行政服务分中心工作进行季度督查、年终考评和情况通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通报、督促整改。组织送证上门和现场咨询活动。为交通不便的服务对象提供送证上门服务,到新设立的工业集中区征求意见和建议,提供政策和申办业务咨询服务。推出便民惠民举措,将150项便民服务事项编印成《便民服务手册》,发给市区各社区居民,为群众办事提供方便。为服务对象提供免费复印材料和免费停车服务,在大厅开辟网上自动服务区。修建无障碍通道和无障碍厕所,增设残疾人服务台和专用轮椅,方便残疾人办事。(李顶雁)

机关事务管理

■概述 2011年,扬州市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简称市机关事务局)组织开展“绿色机关”创建和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开展公务用车专项治理工作,完成全市公务用车登记自查、数据填报和核实检查工作。开展平安机关创建工作,完善政府机关大院门卫值班制度,整顿大院内停车秩序,修缮安全监控设备和消防设备,化解突发事件,全年机关大院未发生安全事故。加强机关办公用房管理,20多家市级机关单位调整办公用房,市档案馆改(扩)建工程开工,预算投资8000多万元。规范处置国有资产,以9380万元成功处置机关汽车综合楼工程项目,溢价率30%。

(曹 妍 雷呈建)

 

■“绿色机关”创建与公共机构节能 2011年,扬州市开展“绿色机关”创建工作。5月,市机关事务局印发《扬州市创建“绿色机关”环保行动实施意见》。8月2日,召开全市创建“绿色机关”现场推进会,在市级机关开展六大“绿色行动”(绿色采购、绿色办公、绿色用能、绿色出行、绿色建筑、绿色环境),制定考核办法,100家市级机关单位参与创建。9月22日,市机关事务局在全国率先启动“党政机关绿色出行——1011行动(邀请您迈开双腿)”。当天,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骑自行车参加启动仪式,并骑自行车上班。此项活动得到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省级机关事务管理局支持和18个省(市、自治区)5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响应。12月5日,市委、市政府印发《设立党政机关绿色出行日的意见》,从2012年起,每月11日为“党政机关绿色出行日”,除特殊公务和重要活动外,一般公务车和公务人员私家车停开一天。

开展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提倡绿色用能,市机关事务局实施市政府机关大院、市委党校办公楼顶太阳能光伏发电工程,设计年均发电98.21万千瓦时。组织公共机构节能现场推进会、工作座谈会、业务培训会和外出参观学习等活动10多次。实施多项节能改造工程,对100家市级机关单位进行节能考核。经考核,市公安局等10家单位被评为“绿色机关”创建标兵单位,市委办公室等60家单位被评为“绿色机关”创建达标单位。制定《公共机构节能十二五规划》。

(曹 妍 雷呈建)

 

■市级机关服务保障 完成市人代会、政协会、党代会、“烟花三月”经贸旅游节和运博会等重大活动保障任务。实施机关大院主配电房设备更新改造,配备应急发电设备,增强机关大院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可靠性,降低能耗。对机关南餐厅走廊进行封闭改造,增加室内面积170平方米,增设餐位120个。维修、改造机关西大院浴室、健身房,改善机关就浴服务条件。实施机关西大院绿化工程,新栽银杏树27棵、香樟树5棵,修建生态停车场。完成市委、市政府办公楼主楼门禁系统和会议室改造。新建老干部活动中心。完成市委、市政府机关车队公务用车定位系统安装。开展13个机关住宅小区的保洁、维修、局部整治等物业服务。实施公有住房就地维修6300平方米、异地搬迁解危3645平方米。市级机关幼儿园(分园)从6所增加到7所,有在园幼儿3500多人。机关门诊所在做好机关干部基础医疗保健工作的同时,拓展社区医保工作,全年门诊12万人次,体检服务2100人次。

(曹 妍 雷呈建)

政协扬州市委员会

■概述 2011年,市政协围绕全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履行职能,全年召开6次常委会议、7次主席会议、1次专题协商会,向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递交相关调研视察报告38篇,相关意见和建议得到采纳。

调研、视察活动。全年就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强农村水利基本建设、加强中心镇建设、促进建筑业发展、推动学前教育均衡发展、建立健全企业职工工资协商制度、加强道路交通管理、发挥“新华侨”作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城中村”改造、村级组织“四有一责”建设情况等进行调研视察、协商讨论,建言献策。

民主监督。运用政协例会、调研视察、通报座谈等形式,组织委员就扬州市社会经济建设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先后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法院、检察院、公安、民政、国税、地税、城建、水利、交通、城管、教育、卫生、食品药品监督、物价等部门工作组织专题调研视察。选派政协委员担任特约监督员和行风监督员,参与政务公开、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等视察、检查活动。协同市纠风办,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参加12个部门的行风政风民主评议工作。

关注民生。组织委员和机关干部就推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企业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公共卫生均等化、“城中村”改造、市区交通秩序整治等民生问题开展调研协商,提出建议。整理报送《政协内参》、《社情民意》38期,为党政领导了解社情、掌握民意提供信息,推动解决一批问题。

提案与办理。修订《提案工作条例》,加强提案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在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召开以后,征集委员提案504件,立案494件,其中5件重大提案由主席牵头督办。截至10月底,所有立案的提案全部办复。其中,提案及问题解决和基本解决的223件,占总数的45.1%;提案意见被采纳、有待逐步实施的249件,占总数的50.4%;因各种原因暂不能实施的22件,占总数的4.5%。提案者对办理方式、态度满意和基本满意率100%,对办理结果满意和基本满意率99.7%。

(徐晓明 吴道根)

 

■政协六届四次会议 1月15~18日,市政协召开六届四次会议。市委书记王燕文到会并作题为《万众一心,开启扬州“十二五”科学发展新航程》的讲话。徐益民作市六届政协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赵南军作市六届政协常务委员会关于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会议举行大会发言和大组协商。选举卜宇为市政协副主席、殷圣元为市政协秘书长;增补王永平、陈有为市政协常委;免去赵南军市政协副主席职务,免去赵永华市政协秘书长职务。会议期间,委员们分小组讨论王燕文讲话,审议政协常委会两个报告;列席市人大六届四次会议,听取并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和法院、检察院工作报告。会议通过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决议。

(徐晓明 吴道根)

 

■政协常委会议 1月14日,市政协召开六届十七次常委会议。会议协商通过委员变动和人事任免事项,部署召开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事项。

1月17~18日,市政协分两段召开六届十八次常委会议。会议听取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小组讨论情况汇报,协商人事安排和选举事项,讨论、通过六届四次会议决议(草案)和2011年政协工作要点。

2月28日,市政协召开六届十九次常委会议。会议听取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爱军所作关于扬州市“十二五”规划编制情况通报,组织常委到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视察,了解扬州新兴产业发展情况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十二五”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

7月18日,市政协召开六届二十次常委会。会议听取市政府上半年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通报,专题协商“推动扬州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议题,讨论通过《提案工作条例(修订稿)》和有关人事任免事项。会议期间,组织委员赴南京考察雨花软件产业园规划建设情况。

10月28日,市政协召开六届二十一次常委会。会议听取市政府关于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以来提案办理情况的通报,专题协商“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问题,通过有关人事任免事项。

12月30日,市政协召开六届二十二次常委会议。会议听取《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起草情况的说明并分组讨论,协商、通过召开市政协六届五次会议的决定和有关事项,讨论并原则通过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协商、通过有关委员变动事项;市政协各专委会向常委会书面报告2011年度工作情况。会议协商、决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扬州市第六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2012年1月10~13日举行。(徐晓明 吴道根)

 

■政协主席会议 3月29日,市政协召开六届二十七次主席会议,就“学前教育发展”议题与市政府协商。会议听取并讨论副市长董玉海所作相关情况通报以及市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代表专题调研组所作发言。

4月29日,市政协召开六届二十八次主席会议,就“加强城市道路建设管理,优化交通出行环境”议题与市政府协商。会议听取并讨论副市长陈扬和市公安、规划、建设、交通四部门负责人所作相关情况通报以及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代表专题调研组所作发言。

5月31日,市政协召开六届二十九次主席会议,就“加强重点中心镇建设”议题与市政府协商。会议听取并讨论副市长陈扬所作相关情况通报以及市政协城乡建设委员会代表专题调研组所作发言。

8月3日,市政协召开六届三十次主席会议,就“发挥‘新华侨’作用”议题与市政府协商。会议听取并讨论副市长闻道才所作相关情况通报以及市政协港澳台侨(外事)委员会代表专题调研组所作发言。

9月9日,市政协召开六届三十一次主席会议,就“建立健全企业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议题与市政府协商。会议听取并讨论副市长王玉新所作相关情况通报以及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代表专题调研组所作发言。

9月29日,市政协召开六届三十二次主席会议,就“促进建筑业发展”议题与市政府协商。会议听取并讨论副市长陈扬所作相关情况通报以及市政协城乡建设委员会代表专题调研组所作发言。

12月1日,市政协召开六届三十三次主席会议,就“加强农村水利建设”与市政府协商。会议听取并讨论副市长纪春明所作相关情况通报以及市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代表专题调研组所作发言。

(徐晓明 吴道根)

 

■政协委员“三突出三走进”活动 2011年,市政协组织开展“突出转型升级走进企业、突出幸福民生走进社区、突出生态文明走进农村”活动,发动全体委员开展调研、视察活动,汇集民情、民意、民智,促进调研成果转化和落实。市、县两级政协委员累计联系群众上万人次,收集意见1200多条。市政协汇集意见完成调研报告23篇、专题协商意见3份,协同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交办具体建议85条,落实、解决率90%以上。11月10日,《人民政协报》在头版头条以《奉献一场宏大的交响乐》为题,专题报道扬州市政协委员“三突出三走进”活动情况。(徐晓明 吴道根)

 

■界别活动周 5月6~12日,市政协举办2011年度政协委员联系群众“界别活动周”活动。市、县(市、区)两级政协2000多名委员紧扣“三突出三走进”主题,组织36项集中活动,联系、服务市民3000多人,收集意见、建议近千条。6月下旬,市政协召开“界别活动周”专题协商会,并协同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召开意见、建议交办会。9月底前,相关部门对85条意见、建议办理情况进行答复。(徐晓明 吴道根)

 

■扬州政协论坛 12月5日,市政协举办2011年度扬州政协论坛,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围绕“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主题建言献策。此次论坛收到论文106篇,内容涉及推进公众参与、培育社会组织、强化社区基本公共服务、加强网络虚拟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做好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等方面。

(徐晓明 吴道根)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座谈会 10月9日,市政协召开座谈会,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市政协主席徐益民主持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赵旻出席并讲话。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代表,市政协委员代表和有关专家、学者参加座谈会。会上,市政协副主席、市民革主委王静成,市民盟副主委王永平,市委党校副校长贾同跃,市政协副主席杨明荣,市政协副主席、市致公党主委高瑛等先后发言,缅怀孙中山等革命先辈,畅谈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辛亥革命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为建设“创新扬州、精致扬州、幸福扬州”作出新贡献。

(徐晓明 吴道根)

 

■全市政协工作座谈会 11月24日,市政协召开全市政协工作座谈会,学习贯彻全省政协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全市政协工作做法、经验,部署新时期政协工作。市委分管负责人,市政协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副秘书长、各(委、办、室)负责人,各县(市、区)委分管负责人,各县(市、区)政协主席、秘书长,各县(市、区)委统战部部长,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驻会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听取市政协主席徐益民和市委副书记赵旻的讲话。各县(市、区)政协作交流发言。(徐晓明 吴道根)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书画展 6月15~22日,市政协和各县(市、区)政协、扬州日报社在扬州八怪纪念馆举办“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书画展”,展出作品123件,讴歌扬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新成就。展览结束后,从展品中评出优秀书法作品10件、优秀国画作品10件。(徐晓明 吴道根)

 

■加强与委员联系 市政协每个专委会对口联系3~4个界别小组,定期向委员通报政协和专委会工作情况,组织委员参加各项调研、视察、协商、议政活动,协助、联系委员小组开展活动。4月13日,市政协举办2011年度“委员活动日”,组织市区100多名政协委员到南通考察文博场馆,发动委员为建设文化博览城和发展文化旅游业建言献策。5月6~12日,举办第五个政协委员联系群众“界别活动周”活动。11月17日,组织驻县(市、区)市政协委员到仪征考察上海大众汽车项目建设情况、梅家沟河道整治工程,听取仪征市市长程希关于仪征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市建设等情况介绍。选派委员担任特约监督员、行风评议员,参与市行风监督、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等视察检查活动。通过扬州电视台《TV提案365》、《扬州日报》《政协之声》专栏、政协网站、《扬州政协》会刊发表委员对全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的建议、提案,宣传委员参政议政成果和工作成绩。(徐晓明 吴道根)

中共扬州市委纪律检查委员会

 

■概述 2011年,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加强监督检查,促进中央和省、市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加强“四城同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市和世界文化遗产城市)专项效能监察。做好党委换届、区划调整等重点工作督查。坚持惩防并举,推进具有扬州特色惩防体系建设。打造“清风扬州”品牌,推进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建设,查办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创新监督机制,加强对权力运行过程的监督制约,实施权力运行“阳光工程”,完善党政“一把手”汇报廉洁从政情况工作制度,深化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深化专项治理,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开展纠风专项治理,做好廉洁自律工作,推进政风行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2011年,全市纪检监察系统有2人受到中央纪委表彰,20个先进集体和44名先进个人受到省、市党委、政府表彰。市纪委监察局获评全省纪检监察工作先进集体。(朱 娟)

 

■监察、督查 “四城同创”专项效能监察。围绕市委、市政府“四城同创”部署要求,出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模拟测评和督查问责专项指挥部督查办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被问责对象组织处理及跟踪考察办法》等文件,建立健全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督查组织网络和督查工作例会及反应反馈机制,先后开展15轮督查,发出督促整改通知书65份,对创建工作落实不力的相关地区负责人进行问责,保证创建工作任务落实。参与创建国家生态市、国家森林城市工作督查,市县联动,开展明察暗访23次,督促解决问题120多个。

(朱 娟)

 

■党委换届、区划调整工作督查 严格执行中央和省、市关于党委换届工作纪律要求,市纪委领导带队到县(市、区)开展换届工作纪律宣传教育和驻点检查,各县(市、区)党委换届风气测评群众满意率99.7%。下发《关于调整部分行政区划工作期间严明纪律的通知》,开展对区划调整工作的督查,保证区划调整工作完成。

(朱 娟)

 

■打造“清风扬州”廉政文化品牌 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廉政文化建设工作会议,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推进廉政文化展馆建设和廉政文化广场提升工程。牵头开展全省廉政文化周(扬州片区)活动,组织各类活动32场,8000多人参与活动。深化示范与警示教育。结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活动,评选、表彰20名“勤政廉政优秀党员干部”;整理江上青、许晓轩等扬州近现代英模勤廉事迹,制成《清风扬州》专题片,分9期在扬州电视台第三套节目《廉政文化电视讲坛》播出;市预防腐败警示教育基地完成改版、更新,全年有1.1万名党员干部到基地接受教育。组织市第五次党代会以来反腐倡廉成果展,观展人数10多万人。(朱 娟)

 

■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建设 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规划,强化日常督查指导,市纪委全年出台重点制度28项。围绕加强干部队伍能力作风建设,出台《扬州市纪检监察机关约请领导干部谈话办法》等制度;围绕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出台《关于深化企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工作的意见》等制度;围绕执纪查案工作,出台《关于纪检监察机关与审计机关在审计监督工作中加强协作配合的实施意见》、《扬州市纪检监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的暂行办法》等制度。受省纪委、省监察厅委托,牵头制定全省《行政权力电子监察规范》、《行政权力电子监察数据交换标准》。推进制度廉洁性评估,全市评估规范性文件256份,其中废止15份、修改97份。《中国纪检监察报》、《新华日报》等媒体推广扬州市推进制度廉洁性评估的经验。(朱 娟)

 

■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组织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工作。江都区、仪征市梳理党代会、全委会、常委会、常委职权和党委部门权力目录,形成党委“权力清单”,逐一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制定《市委接受同级纪委监督暂行办法》、《关于市委常委接受询问和质询的实施办法》等制度,推进县委权力运行制度化、规范化,为全面推开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提供经验。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根据中央第五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求,对行政权力事项进行再清理。市级机关47个部门5492项行政权力全部实现网上运行,全年办理业务16.97万件。11月14日,江苏卫视《廉政时空》栏目播出《权力监控的利器——扬州行政权力网上运行电子监察纪实》专题片。(朱 娟)

 

■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推进基层党务公开“全覆盖”。制定《关于进一步规范基层党务公开工作的意见》,明确党务公开的组织领导、责任主体、保障措施等,强化督促检查。至11月底,全市1.2万个基层党组织全部实现党务公开。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示范乡镇创建活动,9个乡镇通过考核验收。开展村级“勤廉指数”测评工作。召开全市“勤廉指数”测评工作部署会,研究解决测评工作重点难点问题,各县(市、区)制定测评工作意见和实施办法。加强社区党风廉政建设。年初,全市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现场推进会在文昌花园社区召开,中央纪委、省纪委领导到扬州市专题调研社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探索非公企业纪律监督工作,全市有82家非公企业建立纪律监督组织。(朱 娟)

 

■纠风专项治理 市纪委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征地拆迁、住房保障、食品药品安全以及收费公路清理规范、农村河道疏浚、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实等民生工作的监督检查,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开展清理和规范庆典、研讨会、论坛活动工作,取消相关项目31个。推进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组织对国土资源、交通运输、水利等重点领域进行专项检查,基本建成工程建设领域诚信体系平台,实现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的互联共享。坚持纠建并举,深化“群众满意”系列创建活动,全市评选产生“群众满意示范基层站(所)”200个、“群众满意学校”100所、“群众满意医院”33所。

(朱 娟)

■民主评议政风行风 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群众2万多人次,对市、县两级11个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部门及所属720个站(所)的政风行风进行评议。群众对接受评议的部门综合满意度超过90%。做优《行风热线》。构建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四位一体”的政风行风媒体监督机制,全年组织户外直播活动11次、网络互动活动5次,省有关部门领导和市分管副市长参与相关现场活动,促成解决一批群众关心的问题。

(朱 娟)

 

■加强对党政正职监督 市纪委完善党政“一把手”汇报廉洁从政情况工作制度,创新汇报人产生方式,由市委委员、纪委委员和部分党代表推荐,市纪委汇总后报市委研究确定汇报人;扩大调研对象范围,向党政“一把手”的管理服务对象了解汇报人廉洁从政和勤政为民情况。11月19日,组织全市第12次“一把手”汇报活动,市规划局、市民防局、市房管局、扬州日报社、城建控股公司主要负责人向市委全委会汇报廉洁从政情况。跟踪督促整改汇报中反映的问题。(朱 娟)

 

■“反腐倡廉互动平台”工作 全年举办“反腐倡廉建设互动平台”座谈会 8期,重点围绕加强机关能力作风建设、参与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做徐长根式的忠诚卫士、提高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等主题展开,通过专题咨询、研讨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与各界代表面对面互动交流,收集民意,提升纪检监察工作水平。(朱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