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字方志馆 > 年鉴

特载

发布日期:2011-02-27 访问量:

万众一心 开启扬州“十二五”科学发展新航程

——在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

市委书记 王燕文

(2011年1月15日)

 

各位委员,同志们:

在回眸“十一五”辉煌成就、开启“十二五”新的航程的重要时刻,政协扬州市第六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今天隆重开幕了!我代表中共扬州市委,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市各级政协和广大政协委员,向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爱国人士和社会各界人士,致以新年的问候和诚挚的祝福!

回首2010,我们共度风雨、共享收获。一年来,全市经济高开稳走,转型发展卓有成效,重大产业项目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实现突破;一年来,城乡统筹发展进程提速,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名城形象进一步提升;一年来,第九个“一号文件”全面实施,和谐社会建设富有成效,幸福扬州建设深得民心。2010年的全面发展,为“十一五”目标任务的完成画上了圆满句号。我们可以欣喜地说,刚刚过去的“十一五”,是扬州历史上极不平凡、充满挑战、经受考验的五年,是扬州坚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的五年,是扬州实力增强、形象提升、信心倍增的五年。五年来的负重前行,夯实了发展基础,优化了经济结构,积蓄了发展能量,增添了发展后劲。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迎难而上、奋力拼搏的结果,也是全体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同心同德、凝聚智慧、积极履职、开拓创新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扬州市委,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委员,同志们,“十二五”时期是扬州蓄势发展、加速崛起、跨越腾飞的关键期,是扬州经济转变、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攻坚期,也是扬州传承文化、塑造精神、提升幸福的黄金期。扬州“十二五”更好更快发展,需要全市上下形成共识、凝聚力量,也需要广大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和衷共济、携手共进,万众一心开启“十二五”科学发展的新航程。

要聚共识。达成共识是统一步调、统一行动的基础。共识来自于对发展目标的高度认同,来自于对面临形势的科学分析,来自于对肩负使命的清醒认知。面向“十二五”,必须把社会不同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认识、理想和追求,统一到科学发展上来,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全力推进扬州经济社会的更好更快发展。我们要看到,科学发展是硬道理。当今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十二五”时期,我们建设“三个扬州”要靠发展,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并向基本现代化迈进要靠发展,加快建设“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也要靠发展。这是扬州又一次新的出发。我们唯有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义,坚持以以人为本为核心,坚持以全面协调可持续为基本要求,坚持以统筹兼顾为根本方法,紧紧抓住并用好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不懈奋进,科学发展,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使命的新业绩,才能实现好“十二五”发展的新蓝图。我们也要看到,创新发展是真本领。踏上“十二五”征程的扬州,蕴藏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也面临着更加艰巨的任务和考验。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依然存在,全球经济复苏之路曲折起伏;世界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抢占创新发展制高点的竞争日趋激烈;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等全球性问题错综复杂,对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出严峻挑战。我们唯有鼓足勇气,激发智慧,以积极变革应对纷繁变局,以创新之举破解发展难题,才能不断增创发展新优势,实现发展新跨越。我们还要看到,转型发展是新出路。近年来我们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作了许多积极的探索,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但对照科学发展的要求,还存在一些不相符不适应的地方。我们唯有着眼长远、放眼未来,下更大决心把产业调强、结构调优、机制调活,才能有效化解结构调整的压力;花更大气力推进集中、集聚、集约开发,才能打破路径依赖、克服粗放增长弊端;用更有效的实招去推进城乡居民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公平,才能冲破体制机制障碍,促进城乡二元结构向一体化发展转变;以更为多元的投入去强化基层基础、创新社会建设管理,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和谐进步。

要重民力。发展的巨大力量蕴藏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扬州“十二五”发展的美好蓝图和“三个扬州”建设的宏伟目标,只有内化为全市人民的共同意志,外化为全市人民的自觉行动,才能胜利实现。要激发民力推动创新发展。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氛围,培育创新文化,激发创新智慧,点燃创新热情,让一切创新的愿望都能得到及时的回应;进一步培厚支持创新的土壤,加大创新投入,优化创新机制,改进创新服务,让一切创新的行动都能得到有力的帮助;进一步汇聚有利创新的资源,培育创新产业,引进创新人才,发展创新载体,让一切创新的要素都能在扬州落地生根。要汇集民力建设精致城市。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对扬州的自豪感和归宿感,把民力汇集到扬州城市的精当规划、精致建设和精细管理上来,让人们更加积极地关注城市未来发展的谋划,更加主动地参与城市特色的打造,更加自觉地融入扬州文化的传承和城市文明的创建。要调动民力共创幸福生活。进一步完善人民群众利益诉求、利益维护和利益实现机制,在满足老百姓生存性需求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关注其发展性需求,让人民群众成为幸福扬州的共享者和建设者,用心感受幸福,用心创造幸福,用心收获幸福。

要塑精神。人的精神是一座城市的发展之魂、文化之根、活力之源。新的时代,呼唤新的扬州人精神。要以崇文尚德的传统充实扬州人的精神世界。推崇文化、尊重知识,弘扬美德、修炼品行,这是扬州人的人文传统和价值取向。面对价值多元和重名重利的多重考验,新时期扬州人应当大力弘扬崇文尚德的传统,更爱学习,更重品行,更讲诚信,更显文明,以醇厚的文化积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家园。要以开明开放的心态提升扬州人的精神境界。历史反复证明,开放则兴,封闭则衰,扬州的繁华史就是一部开放史。宽容大度,兼容并蓄,不仅是融和达观的生活态度,也是海纳百川的品格气度。面对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的浪潮和更趋复杂的外部环境,新时期扬州人应当豁达自信、胸怀全局、志存高远、博采众长,以开明开放的胸襟气度,为扬州发展引人气、聚商机,在开明开放中不断拓宽自我的精神空间。要以创新创造的作为实现扬州人的精神价值。革故鼎新、创新求变,勇于开拓、敢为人先,是扬州文化的鲜明特征,也是新时期扬州人亟须传承的可贵品格。面对创新变革的时代召唤和创新扬州建设的迫切需要,扬州人应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幸福观,摒弃安逸享乐的陋习,革除散漫清谈的积弊,释放创新创造的活力,弘扬勤勉笃实的作风,用创新的智慧谋划发展,用创造的行动赢得未来,让创新创造在扬州大地上蔚然成风。要以仁爱爱人的情怀升华扬州人的精神追求。自古以来,宽厚包容、谦恭温和,乐善好施、济世利人,延续着扬州人绵绵不绝的大爱情怀。面对社会转型发展的新任务和建设幸福扬州的新要求,扬州人应当秉承传统,弘扬新风,始终以善良仁爱之心待人,以感恩利他之心处事,邻里相亲、守望相助,尊老爱幼、扶贫济弱,关爱生命、善待环境,树立扬州人仁德、大爱、亲善、利他的道德境界。

聚共识、重民力、塑精神,是实现扬州“十二五”科学发展的思想基础、推动力量和动力源泉。我们坚信,一个有着共同意志、行动合力和高尚追求的城市,一定是一个充满活力、富有魅力、人人向往的城市,一定是一个可以托付梦想、成就事业、幸福生活的城市。有了这样的意志、行动和追求,扬州市民人人都能成为“十二五”发展目标任务的担当者、“三个扬州”的建设者、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得益者,扬州一定会在新一轮发展中再创佳绩、再铸辉煌。

聚共识、重民力、塑精神,奋力干好“十二五”,离不开人民政协的共同努力。在新的一年里,希望全市各级政协组织把推动扬州科学发展、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作为履行职能的重要目标,把握主题、贯穿主线,充分发挥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更加积极地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更加充分地发挥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更加有效地加强政协组织自身建设,把思想统一到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十二五”时期的目标任务上来,多做服务全局、促进发展的大事,多做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要事,多做关注民生、化解矛盾的好事,为扬州“十二五”发展凝心聚力,为“三个扬州”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各位委员、同志们,“十二五”科学发展新的航程已经开启,我们肩负的使命光荣而艰巨。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万众一心、风雨同舟,抢抓机遇、奋发有为,不断开创政协工作新局面,为实现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精彩开局,为深入推进“三个扬州”建设,为建成“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而努力奋斗!

最后,祝政协扬州市六届四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1月16日在扬州市

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市长 谢正义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扬州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0年和“十一五”时期工作回顾

2010年,我们在中共扬州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和依靠全市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保增长、调结构、抓创新、惠民生,较好地完成了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预计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00亿元,增长13.6%;财政总收入400.88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67.78亿元,分别增长29.3%和3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7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295元,均增长12%。全市经济社会呈现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经济持续较快发展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5873亿元、增加值1389亿元、利税620亿元,分别增长34.7%、16.1%和40%。汽车船舶、机械装备、石油化工三大支柱产业产值4217亿元,增长38.4%。工业重大项目建设取得重要突破,上海大众整车、天威太阳能电池组件、华电天然气发电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全市新增产值过百亿元企业1家、过50亿元企业6家。全市建筑业总产值1560亿元,增长20%。

现代农业持续发展。粮食总产量287万吨,连续7年实现丰收。高效农(渔)业园区面积5.19万公顷,新增1.8万公顷;设施农(渔)业面积2.91万公顷,新增1.17公顷。以海峡两岸(扬州)农业合作试验区为载体打造农业亮点工程,新引进农业项目634个。90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增长20%。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新增631个。通过复垦与综合整治新增耕地1400公顷。开工建设万顷良田建设试点工程5733公顷。水利、农业开发、粮食、供销、农机、气象、农业科研等工作进一步加强。

服务业加速发展。实现增加值814亿元,增长13.8%。出台鼓励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专项政策,惠普外包、税友软件等一批项目落户。江苏(扬州)信息服务产业基地快速发展,扬州“智谷”、维扬动漫创意产业基地、邗江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加快建设。扬州入选“中国城市信息化50强”。港口、石化、公铁水、商贸四大物流园区营业收入增长90.2%。成功举办第45届全国“旅交会”。接待来扬游客270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300亿元,分别增长16.6%和18.6%。蜀冈—瘦西湖风景区晋升为国家5A级景区,东关街跻身十大“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富春”和“玉缘”商标成为中国驰名商标。冶春茶社台北分店开张营业。扬州农村商业银行、南京银行扬州分行挂牌营业,新建农村小额贷款公司7家。全市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2431亿元、贷款余额1486亿元,分别增长17.6%和22.5%。

二、转型发展迈出新的步伐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新”产业产值571亿元,增长49.6%,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9.7%。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软件和信息服务、现代物流、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31%。高效农业、渔业面积分别占耕地和养殖水面的38.2%和70.2%。

科技创新成效显著。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224亿元,增长43.5%。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9%。专利申请、专利授权分别增长34%和43%。我市“数字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获全国地级市唯一的国家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一等奖。新设立省级以上“两站两中心”94家,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4家。成功举办“院士专家扬州行”活动和上海、武汉、成都“科技创新·产业合作”推介会,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286项。扬州成为国家“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首批实施城市、国家火炬计划智能电网特色产业基地。扬州光电科技创新园被评为全省首批创新型园区。江苏(扬州)数控机床研究院列入全省首批4家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计划。全市获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项目26个。

内需拉动作用明显。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8亿元,增长18.6%。全市十大百货商场销售额、五大食品批发市场成交额分别增长23.3%和26.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32亿元,增长25.2%。市级重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累计开工303个。全市房地产投资165亿元,增长27.5%,商品房合同成交面积562万平方米。

节能减排扎实有效。全市完成节能减排年度目标。实施节能改造项目130个、循环经济项目36个、资源综合利用项目107个。对112家企业组织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淘汰落后用能设备2371台(套),关闭“五小”企业91家。实施减排项目86个。扬州被选为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成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三、城乡统筹协调推进

重大基础设施加快建设。苏中江都机场开工建设。江海高速扬州段建成通车,安大公路全线贯通,京杭运河扬州段“三改二”工程全线竣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三阳河、潼河、宝应站全面建成。沪陕高速江六段、扬州港5号泊位、宁启铁路复线及电气化改造、乌塔沟分洪道等工程抓紧建设。淮河入江水道治理工程、扬州西500千伏输变电工程获国家批复。

中心城市功能继续完善。编制完成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和14项专项规划。开工建设文昌路东延及跨廖家沟、芒稻河大桥和328国道连接线。新建和改建北环路、鉴真路等17条道路。加快建设广陵新城、临港新城、蜀冈生态新区和蒋王片区等。新城西区功能进一步完善。建成城北客运站并投入使用。新增公交车400辆、公交停车场和首末站6个。建成六圩污水处理厂二期和赵庄垃圾焚烧发电厂一期工程。宋夹城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南门遗址展示馆建成开放。打通古运河至二道河、瘦西湖水上游览线。完善数字化城管体系。大力整治城市出入口环境。市区新增绿化面积150万平方米。

城镇化建设有力推进。着力构建中心城市、县城、重点中心镇、一般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县城建设步伐加快。研究制定了推进城镇化建设实施意见,出台了加快11个重点中心镇建设的奖励政策和考评办法。完成了全市村庄布局规划。新建农民新社区240个。深入推进国家生态市和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68个乡镇建成垃圾中转站,61个乡镇建成污水处理设施,51个乡镇通过国家生态乡镇考核或命名,创成生态村824个。江都、邗江国家生态县(市)创建通过省考核。全市新增造林面积1.07万公顷,成片造林率居全省第一,森林覆盖率20.1%。

农村实事工程有效落实。新建改造农村公路280公里、公路危桥150座,所有行政村通上四级路。完成县乡河道、河塘疏浚3070万立方米。新改建无害化卫生户厕8万座、“一池三改”户用沼气池10100座。机插秧和秸秆机械化还田取得新的进展。新创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四位一体”长效管护达标乡镇30个。新创成全面小康村100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31个。第三轮农村扶贫任务全面完成。

四、改革开放活力显著增强

招商引资取得新进展。成功举办“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和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全市注册外资实际到账25.7亿美元,增长13.5%。新增民营企业注册资本金634亿元,增长16.7%。全市出口60亿美元,增长50%。完成外经营业额2.35亿美元,增长16%。新办境外投资项目21个。

园区实力明显提升。“八区二园”业务总收入5230亿元,增长40%。30强乡镇工业集中区实现产值2400亿元,增长40%。开发园区注册外资实际到账、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自营出口均占全市50%以上;基础设施建设新增投入198亿元,增长95%。

各项改革深化推进。完成市、县(市、区)政府和乡镇机构改革。全面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潍柴与亚星集团实现战略重组。出台《扬州市创新型经济金融助推计划》。汇银家电、长青股份成功上市。启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制定实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方案。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组建扬州报业传媒集团、广电传媒集团和市歌舞剧院公司。

五、社会建设富有成效

民生工程全面完成。城镇新增就业8.8万人,零就业家庭连续40个月保持动态清零,城镇登记失业率2.7%。

新的市人力资源市场投入使用。全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净增缴费4.4万人,新农保参保率及基础养老金发放率均达99.7%。为全市19万企业退休人员上调养老金10%。全市城镇居民医保覆盖率9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99.8%。新建残疾人康复中心2个、县级残疾人托养机构4个。建成市救助中心。住房公积金新增扩面6.88万人。市区新增经济适用房1260套、廉租房230套、公租房1850套(间),公有住房解危6.2万平方米,改造老小区17个、“城中村”15个,新建和改造农贸市场10个。建成市区第五水厂一期工程。区域供水市区和仪征实现全覆盖,高邮、江都、宝应按序时推进。加强物价监管,全年物价上涨3.4%,市区累计向低保对象、特困职工等发放物价补贴1700多万元。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大力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城市公共文明指数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均列全省第一,“扬州好人”蔚然成风。启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示范区建设,市区树人学校和育才小学跨区办学。邗江、广陵创成省教育现代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市本二以上万人上线率达30.4,居全省第一方阵。所有乡镇、街道建成文化站。组织文化惠民活动1万多场。建成包括市图书馆新馆、美术馆、音乐厅在内的市文化艺术中心。建成扬州工艺美术馆新馆、扬州工艺坊和中国淮扬菜博物馆。中国雕版印刷技艺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基本建成“15分钟健康服务圈”,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2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育公园游泳跳水馆建成并运行。鉴真马拉松赛成为国际田联“银标”赛事,并被评为“全国首批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全市新增有线电视用户4万户。组织开展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计划生育民生牵手工程和数字计生工作获省创新奖。市档案馆晋升为国家一级综合档案馆。成立扬州市社会科学院。成功举办日本东大寺鉴真坐像回扬省亲活动。台湾事务、侨务、外事和工会、青年、妇女、儿童、慈善、老龄等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社会建设和管理有力有效。深入开展和谐社区创建活动,积极构建“四位一体”社区管理服务体制机制,推进社区工作站和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实现省级村民自治模范县(市)全覆盖。扎实推进“平安扬州”建设,公众安全感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连续8年保持在96%以上。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人民来信来访工作进一步加强。出台并实施加强校园安全20条措施,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加强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全市未发生有影响的重大案件和责任事故。积极做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双拥工作,扬州市被南京军区表彰为“国防动员工作先进单位”。民防、仲裁、地震工作扎实开展。

六、服务型政府建设进一步加强

监督制度不断健全。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主动接受市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办理人大议案1件、代表建议344件,办理政协提案488件。加强监察和审计监督。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和人民群众监督,市政府公开电话和《寄语市长》回复率均在90%以上。

行政权力规范运行。出台《扬州市依法行政考核办法》,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进一步规范。完成“五五”普法任务。加强政府新闻发布工作。建成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系统,基本实现县级以上行政机关、行政权力事项和网上行政监察全覆盖。

能力作风有新的提升。制定并实施政府能力作风建设20条意见。试点推行并联审批,推进“三集中、三到位”,市级行政审批事项88%进入行政办事服务中心集中办理,对外承诺事项提前办结率97.1%。加强公务员学习培训,举办“新知学堂”讲座9期。聘请11位政府经济顾问。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查处了一批违法违纪案件。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实力和核心竞争力需要不断增强,转变发展方式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城乡二元矛盾依然突出,统筹发展任务十分艰巨;城市功能品质仍需提升,生态环境和城市管理有待继续改善;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和增加收入等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政府及公务员队伍能力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工作还要不断加强。这些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并切实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各位代表,2010年工作任务的完成,标志着“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各项任务胜利实现。五年来,在中共扬州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坚持科学发展、克难求进、开拓创新,特别是克服了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冲击和影响,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

这五年,是扬州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大提升的五年。五年全市累计地区生产总值8185亿元,是“十五”的2.4倍,可比价年均增长14.3%;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49.4亿元,是“十五”的3.4倍,年均增长27.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97亿元,是“十五”的3.5倍,年均增长26.6%。工业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工业发展的脉络进一步清晰,工业经济的稳定性和成长性进一步增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总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数,分别是“十五”末的1.9倍、4.1倍和7.5倍。

这五年,是扬州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创新型经济大突破的五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9.7︰55.3︰35调整为2010年的7.2︰55.8︰37。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壮大,新兴产业快速成长,现代服务业充满生机。先后创成汽车及零部件、数控金属板材加工设备、半导体照明、绿色新能源、智能电网等五大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建成国家光电产业检测重点实验室、中科院扬州应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中心等一批重要研发平台。

这五年,是扬州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开发开放大推进的五年。行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医药卫生、文化等体制改革逐步深入。五年累计注册外资实际到账84.6亿美元、出口202亿美元,分别是“十五”的3.9倍和3.5倍;新增民资注册资本金1579亿元,是“十五”的4倍。扬州经济开发区晋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扬州化工园区、邗江开发区、维扬开发区升格为省级开发区。

这五年,是扬州城乡统筹不断推进、名城建设大跨越的五年。“一体两翼”交通框架加快构建,“江河海沟通、公铁水联运”的现代交通格局基本形成。率先推进市区1100平方公里城乡统筹发展,全市城镇化率达54.4%。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农村“新五件实事”和新农村建设“十大工程”持续推进,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环境明显改善。大力实施城市建设和环境提升工程,古城保护与新区建设同步推进,市区城市建设五年累计投入490亿元,是“十五”的1.6倍。扬州在全省首家荣获“联合国人居奖”。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进一步提高。

这五年,是扬州社会发展不断进步、人民生活大改善的五年。市委、市政府每年都出台和实施改善民生的“一号文件”。全市就业形势稳中向好,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及均等化取得新进展,一批公益设施建成开放。全市财政五年累计用于社会事业的投入超过前20年的总和。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3.8%和12.3%。人民群众幸福感明显提升。

“十二五”时期的目标任务

各位代表,根据《中共扬州市委关于制定扬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市政府制定了“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请本次大会审议。纲要(草案)提出了扬州市“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经审议批准、颁布实施后,必将推动扬州市在新的起点上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十二五”时期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以坚持科学发展、建设“创新扬州、精致扬州、幸福扬州”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城市”为主线,大力实施创新发展、城镇化、民生幸福、改革开放、可持续发展五大战略,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更加注重城镇化水平的提升、更加注重区域统筹协调发展、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扬州“人文、生态、精致、宜居”特色的彰显,到“十二五”期末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并向基本现代化迈进,初步建成“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

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左右,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节能减排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目标任务。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为20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必须牢牢把握主题和主线。突出坚持科学发展、建设“创新扬州、精致扬州、幸福扬州”这一主题,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城市”作为“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线,坚定不移地推进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着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创新驱动转变、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型发展转变、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发展转变。

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必须深入实施五大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坚持把创新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引擎,努力把扬州建成创新产业发达、创新技术领先、创新载体优良、创新人才富集、创新体系健全的创新型城市。大力实施城镇化战略,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大力实施民生幸福战略,不断提升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大力实施改革开放战略,深入推进各项改革,加快经济国际化步伐。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必须认真落实六项重点任务。一是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突出创新驱动,坚持教育和人才优先发展,期末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0%以上。二是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推动先进制造业提升发展、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现代农业规模发展。工业着力打造3个3000亿元级支柱产业、4个1000亿元级新兴产业和6个1000亿元级特色产业基地或集群。服务业着力构建“一城一市四中心”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格局。农业着力建设一批重点现代农业园区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三是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科学构建区域城镇体系,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期末城镇化率达62%。以扬州建城2500周年为时间节点,加快推进“精致扬州”建设,城市品质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四是推进民生幸福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打造充分就业城市,不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更加符合人民群众期盼、社会更加和谐安宁的幸福扬州。五是推进改革扩大开放。深度融入长三角,推进宁镇扬同城化。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打造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提升经济国际化水平。六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环保优先、节约优先方针,创成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生态市,全面提升城乡生态文明水平。

2011年主要工作任务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是建设“三个扬州”的关键之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财政总收入增长20%,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节能减排完成省下达任务。

完成上述目标,必须全力以赴促增长、转方式、提品质、控物价、惠民生。着力抓好八项工作:

一、突出创新转型,加快提升工业发展层次和水平

狠抓工业重大项目建设。集中资源,重点抓好上海大众整车、天威太阳能电池组件、华电天然气发电、康博6000吨高纯硅和潍柴亚星新能源汽车等重大项目建设。继续推进晶澳扬州基地、中海运江都基地、中外运仪征基地、玛切嘉利等重大项目的增量扩产。加快远东100万吨精对苯二甲酸、建滔200万吨重油催化裂解等投资过亿美元在谈项目的落实。全市工业投资1400亿元,新开工10亿元以上项目40个。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创新载体建设,重点推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兴产业研发园、邗江大学科技城、广陵信息产业基地、维扬文化创意产业园、仪征汽车科技城、江都软件园、高邮光电科技园、宝应输变电装备科技园等载体建设,新建省级以上“两站两中心”50家以上。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企业技术需求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的深度对接,促进扬州大学及地方高校的办学和科研与扬州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新签产学研合作协议250项,建成一批产学研合作战略联盟。抓好企业品牌创建工作。加快引进国内知名理工类院校、科研机构落户扬州。认真实施“绿扬金凤计划”。全年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0家以上,获批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和重点新产品400项,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500亿元。

做大做强新兴产业。围绕打造“中国光电城”完善产业链,着力发展以晶澳、天威为龙头的国家绿色新能源产业,积极发展半导体照明及背光源终端应用产品。大力发展高压超高压电缆、智能电网终端设备、应用软件等,争创国家智能电网示范试点城市。推进电子书与文化、出版、教育、网络融合发展。全市“三新一网一书”产业产值增长30%以上。继续跟踪研究和布局其他新兴产业的发展。

拓展提升支柱产业。积极开发生产新能源汽车、环保型发动机,加快进入海工装备制造领域。依托现有优势,促进机械装备业实现智能化、柔性化、成套化。以乙烯、丙烯、芳烃以及氯碱类产品为主体,促进石化产业链增粗接长。全市汽车船舶、机械装备、石油化工产业分别实现产值960亿元、1900亿元和1200亿元。加快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100家。全市实现建筑业产值1800亿元,增长15%。

促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积极发展节能型产业,创建节能示范企业22家。加快电机系统等10项先进节能型技术的应用,做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市建设工作,推动全社会节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组织开展80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实施30项循环经济试点项目。支持扬州环保科技产业园发展。

二、推进城乡统筹,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和农村经济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力度。进一步提升发展农业亮点工程,打造高效设施农业特色乡镇和专业村。壮大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提升农民专业合作,推进“农超对接”和农业产业化。加大海峡两岸(扬州)农业合作试验区项目引进力度,农业新增利用外资3亿美元、民资和工商资本70亿元。新增高效农(渔)业面积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各1.33万公顷。继续大力推广水稻机插秧和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综合利用。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疏浚县乡河道、整治村庄河塘2500万立方米,除险加固小水库24座。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推进1万公顷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建农村公路200公里,改造公路危桥100座。新改建无害化卫生户厕6万座、“一池三改”户用沼气池7600座。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

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深化市区城乡统筹发展规划。继续加强县城建设。编制完成11个重点中心镇镇区建设用地控制性详规,优先实施20项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有序、有力推进土地股份合作、万顷良田建设工程试点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推进县域经济争先进位。围绕实现县域经济“三年跨越、争先进位、创新发展”计划目标,继续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全力发展省级开发区和重点乡镇工业集中区,着力打造专业特色园区和产业特色乡镇。

三、聚焦重点行业,提速发展现代服务业

强力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进一步明确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主攻方向,围绕呼叫中心、数据中心、容灾备份中心和嵌入式、信息安全、物联网等软件,组织对国内重点企业和培训机构点对点招商。开拓境外服务外包市场。全面推进中心城区各区和江都等有条件县(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载体建设,新增载体面积55万平方米。推动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和社会信息化应用,推进市政府部门网站整合和集中数据中心建设。

大力发展旅游业。深化文化旅游综合开发,启动扬州古城和古运河风光带国家5A级景区创建工作。加快“一县一品”和市县旅游资源整合、联动发展步伐。加大城市旅游推介,突出对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和日韩、欧美等国家地区的市场开拓。办好大陆和台湾2011江苏(扬州)灯会。继续壮大发展瘦西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强化餐饮、宾馆、旅行社等行业管理,加大星级宾馆尤其是五星级宾馆建设力度。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旅游总收入均增长20%以上。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提升完善四大物流园区综合配套服务能力。推进扬州港与太仓港深度合作。加快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仓储、长江石化物流中心、医药物流配送基地、化工园区公共液体码头等项目建设。推进制造业企业主辅分离和社会物流资源整合。引进培育一批第三方、第四方物流品牌企业。

加速发展文化产业。重点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印刷、演艺娱乐、文化会展、动漫等行业。加快推进邗江文化创意产业园、市工艺美术集聚区等载体建设。积极培育文化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

创新发展金融服务业。健全投融资体系,新增上市公司2家以上。大力发展信托投资、金融租赁、融资担保、投资银行等金融产品和专营机构,新引进2家银行机构,建成1家村镇银行,完成11个重点中心镇小额贷款公司布点。

积极发展其他服务业。提升发展传统商贸业,稳步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提升优化文昌商圈,继续打造京华城全生活广场等城市新型商贸集聚区。推进农村“新网”工程和“家电下乡”。培育壮大家庭服务业。大力发展农业服务业。

四、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增强发展活力

积极推动宁镇扬同城化。推动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宁镇扬区域协商协调机制。推动宁镇扬同城化战略规划不断细化。推动宁镇扬三市规划、环保、公共服务等一体化。加快推进城际轨道交通、直通高速公路建设,打造宁镇扬半小时交通圈。

进一步提高开放开发水平。继续办好“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大力实施产业链招商,精心组织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活动,全市注册外资实际到账增长20%。制定完善综合奖励政策,大力发展总部经济。调整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全市出口增长20%。深入开展以“创新转型”为主题的园区“二次创业”活动。

壮大发展民营经济。强化政策扶持,优化发展服务,进一步推动自主创业。积极引导和推动民营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更大力度地组织开展民资招商活动,全市新增民营企业注册资本金增长20%,总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00个,开工项目当年注册率90%以上。鼓励和支持行业商会发展。

深入推进各项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进企业战略性重组。继续深化医药卫生、文化体制改革。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对已有重点支出项目绩效评价,对新增财政较大专项试行绩效预评估。积极推进其他领域改革。

五、放大精致特色,进一步加强中心城市建设

完善提升城市规划。按照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优化完善城市用地布局和道路交通规划,重点深化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及轨道交通规划。抓好古运河沿线及重点地段的城市设计,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推进中心城区控制性详规全覆盖。完善规划设计方案优选制度,强化对城市规划的批后监管。

实施新一轮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苏中江都机场、沪陕高速江六段、宁启铁路复线及电气化改造、扬州港“一港三区”、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扬州西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项目建设。推动实施长江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推进连淮扬镇铁路和长江公铁大桥、京沪高速公路扩容及南延过江工程、省国信扬州电厂三期工程等重点项目的前期工作。

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建成328国道连接线,基本建成文昌路东延工程。开工建设瘦西湖地下通道和江都路延伸、开发路东延等工程。加快古运河沿线、文昌路等“五路一环一河”景观改造,整治甘泉路、广陵路和彩衣街等传统街巷。继续推进文化博览城建设。开工建设瘦西湖旅游文化广场、动物之窗二期工程。继续提升“双东”片区,建成街南书屋和东关美食文化广场,整修岭南会馆等历史建筑,修缮传统民居200户以上。加快建设城市规划展示馆和市民中心、运博会永久会址、科技馆、体育公园体育场等项目。启动实施扬州城国家遗址公园建设。加强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建设。新建7座污水提升泵站。建设天然气利用二期工程。

加强城市精细管理。大力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扩大市区数字化城管覆盖范围,进一步提高处置效率。市区街巷实现市场化保洁全覆盖。继续对公交站台、指示路牌等“城市家具”进行统一更新。建设市区小贩中心3个。市区新建垃圾中转站2座、公共厕所14座、公共停车场(库)4~6个。加强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加强学校周边环境整治。

六、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提升民生幸福

促进就业再就业。围绕打造充分就业城市的目标,制定实施完善创业就业服务体系、保障重点行业和企业劳动力需求、促进重点人群就业、创业带动就业四项行动计划。完善城乡统筹就业政策,建设“15分钟就业服务圈”,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就业服务工作。全市新增城镇就业4.6万人、农民转移就业2万人以上。

加强物价监管调控。切实抓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市区启动实施“菜篮子1161计划”。加强粮油肉等基本生活品储备。强化价格监测预警,将价格监测从主要关注主副食品价格拓展到关注整体民生价格。大力开展价格专项检查,整顿市场价费秩序。做好普通商品住房价格备案工作。严格执行涉及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稳定的各类收费标准和条件,落实对弱势群体价费优惠政策,适时实施低收入群体价格补贴。深化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价格改革。

完善提升社会保障。提高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标准。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净增缴费3.2万人,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稳定在98%以上,工伤保险新增参保3.2万人。全市新农保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基础养老金发放率稳定在98%以上。启动市区被征地农民和失地农民转换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办好民生实事工程。启动实施居民收入六年倍增计划。加强食品安全监督。实施市区第一水厂水质提标改造。继续推进区域供水工作,江都、高邮实现全覆盖,宝应达80%以上。整治改造市区老小区15个、“城中村”15个,新建和改造农贸市场11个。优化调整公交线路,推进公交优先。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市区新建经济适用房1000套、公租房2000套(间)、廉租房100套,实施公有住房解危6万平方米。全市住房公积金扩面6万人以上。加强老小区物业管理。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和老龄事业。全市免费对残疾人技能培训1500人以上,帮扶残疾人就业1000人以上。做好农村扶贫和集体经济薄弱村帮扶工作。

七、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提高社会建设和管理水平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大力推进教育改革创新和教育现代化建设。切实加强学前教育,加大公办幼儿园建设力度,广陵、维扬各新建一所公办幼儿园。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市区建成京华中学、维扬中学新校区、育才小学东部分校。优质特色发展高中教育,创新发展职业教育,优化发展高等教育。加快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确保来扬务工人员子女100%入学。

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全面推进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启动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加强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机构的对口支援和双向转诊,加快基层卫生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启动农村医疗急救网络建设。完成苏北医院三期病房楼、市人医东区医技楼、市中医院综合楼扩建工程建设,基本完成市二院异地重建。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完成市文化馆迁建并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建设200个农村文化广场。制定出台政策和办法,促进使用好、管理好市文化艺术中心。支持艺术团体和艺术家开展文艺创作。继续举办各类公益演出和“市民日”活动,办好市第七届少儿艺术节和农民艺术节。继续挖掘整理扬州历史文化,加强策划、包装和对外宣传。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示和传承工作。

协调推进其他各项社会事业。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推进“三边”工程建设,举办好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深入推动妇女创业和发展。加快档案馆新馆建设。继续做好二轮修志工作。理顺红十字会管理体制,加强救助能力建设。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做好新疆新源县等对口支援工作。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争创新一届全国“双拥模范城”。

创新加强社会管理。认真实施“六五”普法。加快构建“四位一体”社区治理模式,强化社区管理和服务。积极发展社会组织,壮大志愿者队伍。加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继续深化“平安扬州”建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健全大调解机制,强化社会矛盾调处中心建设,做好群众信访工作。促进仲裁事业和法律援助事业健康发展。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升突发公共事件预防和应对处置能力。继续抓好安全生产、消防、食品药品质量监管。

八、咬定创建目标,扎实推进“三创一申”工作

认真落实2011年创建各项任务和责任,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扎实推进“三创一申”工作。狠抓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要求,硬件抓达标,软件抓提升,基础抓夯实,广泛开展文明单位(行业)、文明村镇、文明社区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落实长效管理措施,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力争创成全国文明城市。狠抓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实施5大类18项重点绿化工程,全市新增造林1.03万公顷,市区新增绿地100万平方米以上,力争创成国家森林城市。加快国家生态市创建步伐。完善县乡污水收集主干管网系统,提高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全市80%的乡镇创成国家级生态镇,所有县(市、区)通过国家生态县考核。做好申遗工作。细化“扬州盐商历史遗迹”申遗各项基础工作,发挥大运河联合申遗牵头城市作用。办好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

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着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始终坚持群众立场,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主动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高度关注并认真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精细分析各类经济主体需求,既为所有经济主体的发展营造机会均等、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又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提供专业化的精准服务。主动帮助基层和企业向上争取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重视来扬客商和旅行旅游者的需求,参照国际通行城市管理方式和服务标准,加强城市标志、问询、紧急援助等服务设施建设,提供及时、周到、便捷的帮助和服务。

着力建设法治政府。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主动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社会各界意见。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深度推进政务公开。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论证、新闻发布会制度。继续办好市政府公开电话、《寄语市长》和部门服务热线。加强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严格执行行政监察法、公务员法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规定。强化审计监督。

着力建设创新型政府。把开拓创新作为政府工作的鲜明导向。面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注重对国内外促进经济发展和加强城市管理的经验、做法的研究和借鉴,注重对已有成功探索的总结和推广,注重从工作失误中吸取教训,开阔眼界、拓宽思路,创新办法、破解难题。以人民群众的服务需求为中心,加强政府工作业务流程重组和部门协同,注重发挥大众传媒和新型服务载体作用,提高政府各项惠民政策的通达性,实现为民服务简便、快捷、高效。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增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继续举办“新知学堂”,加强公务员队伍新知识、新业务、新技能的学习培训。

着力建设廉洁政府。深入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强化公务员队伍理想信念和廉洁自律教育。加强对公共服务部门的职责监管,开展对部门重要岗位的满意度测评。坚持为民、务实、清廉,坚决抵制和反对一切消极腐败现象,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以干净干事、坦诚坦荡、清正廉洁的政府形象取信于民。

各位代表,我们已经踏上“十二五”新的征程。宏伟目标激励我们团结拼搏,美好蓝图需要我们同心绘就。让我们在中共扬州市委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为完成2011年和“十二五”时期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建设“创新扬州、精致扬州、幸福扬州”而努力奋斗!

 

扬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摘要)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目标

第一节 发展基础(略)

第二节 发展环境(略)

第三节 发展阶段

“十二五”时期,扬州市将处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跨越1万美元的发展阶段,将在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基础上向基本现代化迈进,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新的阶段,创新发展、转型发展成为这一时期发展的主旋律。

发展方式进入加速转型期。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社会建设进入全面加强期。需要更加关注社会建设和管理、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更加重视发展的协调性和均衡性,要妥善解决就业、医疗、教育、住房、社会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与满意度。

城乡结构进入深度调整期。城市基础设施加快向农村辐射延伸,城乡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农村劳动力逐步转移,农村人口加快向中心城市、重点中心镇集聚,社会保障和各项社会管理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

城市建设进入品质提升期。扬州将立足“创新扬州、精致扬州、幸福扬州”目标,全面建成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市、国家森林城市,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城市。全市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生态环境更加秀美,文化影响力更加广泛,城市品质、市民生活质量大幅提升。

第四节 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扬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以坚持科学发展、建设“创新扬州、精致扬州、幸福扬州”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城市”为主线,大力实施创新发展、城镇化、民生幸福、改革开放、可持续发展五大战略,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更加注重城镇化水平的提升、更加注重区域统筹协调发展、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扬州“人文、生态、精致、宜居”特色的彰显,到“十二五”期末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并向基本现代化迈进,初步建成“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

第五节 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全面推进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力争通过五年的努力,实现经济综合实力、人民生活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市区和有条件的地区在巩固全面小康成果基础上进入基本现代化。

综合实力。到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500亿元,年均增长1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万元左右;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过400亿元,年均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0%;进出口总额保持年均15%的增速;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4%;居民消费率提升到30%以上。

产业结构。产业层次明显提高,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40%;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4.4︰50.6︰45.0;经济发展后劲和主要产业的竞争力明显增强。

科技创新。建立健全有区域特色的自主创新体系,增加科技、人力、知识要素的投入,到“十二五”期末,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百亿元GDP专利授权数提高到313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

城乡功能。城乡布局更加合理,“一体两翼”发展的城市格局基本形成,城乡各类功能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更加完善,城市辐射带动和集聚高端要素的能力显著增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显著推进。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城市化水平达到62%。

人民生活。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启动实施六年倍增计划,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到2015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38400元和16700元,年均增长1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下,社会就业质量明显提升。恩格尔系数下降到35%以下,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明显提升。

  生态文明。耕地保有量保持28.3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3%;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主要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减少完成省下达目标,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改革开放。财税金融、要素价格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宁镇扬同城化取得实质性进展。民营经济长足发展,整体素质显著增强。不断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城市国际化程度和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全面提升。

社会建设和管理。高水平普及十五年基础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稳定在99%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0%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万人拥有病床数达到40张左右;城乡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稳定在98%以上,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市区政府保障性住房五年新增2.575万套。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明城市创建成效显著,公民文明素质普遍提高。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深入开展“双拥”创建活动。法治扬州、平安扬州建设进一步加强,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社区和社会组织稳步健康发展,社会管理机制更趋完善,社会环境更加和谐、稳定。

第二章 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坚持教育和人才优先发展,加快产业创新、科技创新、载体创新、人才创新和制度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创新驱动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

第一节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

加快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吸引科技资源向扬州集聚,提升区域科技创新水平。

  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着眼于攻克制约产业发展的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在汽车船舶、机械装备、石油化工、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智能电网、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节能环保等领域启动一批重大专项。以培育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优先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鼓励企业对自主拥有、购买、引进的专利技术等进行产业化,不断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坚持开放式创新,把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更好地结合起来,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速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企业进一步成为技术创新需求主体、研发投入主体、技术创新活动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主体,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大幅度提高研发经费占企业销售收入比重。

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在建好用好现有平台基础上,建成一批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和省级“两站三中心”(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形成一批具有辐射力和推动力的重点研发机构。推动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开展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协同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快推进与西安交大合建智能电网产业园,推进中科院应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中心、南大—扬州光电研究院、南大—扬州化学化工研究院、扬州数控研究院等建设。推进省、市与扬州大学共建重点学科、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加大驻扬大企业研究所与本地企业的合作力度,推进资源共享。

第二节 建设创新载体

创新载体是承载区域创新的重要平台,以创新型园区、特色园区、大学科技城为主阵地,优化建设“创新扬州”的载体平台。

加快建设创新型经济先导区。充分发挥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国家级开发区的优势,积极放大国家级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基地、国家绿色新能源特色产业基地和江苏省首批创新型园区的品牌效应,加大产业集聚力度,做大做强太阳能光伏、半导体照明、电子书、智能电网等新兴产业,推进新兴产业研发园区建设,率先建设以创新为驱动,经济、科技、文化、产业和社会、民生持续协调发展的创新型先导区。

加快建设创新型特色产业园区。以省级开发园区为主体,加快推进LED产业园、光伏产业园、创意产业园等特色园区建设,加快建设科技创业园、留学人员创业园、孵化器等高层次人才创业孵化载体,争创国家级或省级特色产业基地。推进邗江建设大学科技城、广陵建设信息产业基地、维扬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仪征建设汽车科技城、江都建设软件园、高邮建设光电科技园、宝应建设输变电装备科技园。

加快建设创新型科教园区。积极探索以项目引领、创新基金支持、创新创业基地为支撑的创新技术转移转化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校(院)地合作模式,加快推进与扬州大学等高等院校共建大学科技园。将大学科技园打造成我市新兴的、具有活力的科技研发基地、创新创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第三节 大力推进金融创新

创新金融资本体系。积极推进金融生态市建设,基本实现金融市场多层次、金融产品多样化、金融企业经营特色化和金融服务精细化,加快现代金融转型步伐。通过多渠道引进境内外银行、证券、保险、期货等机构,鼓励建立村镇银行、社区银行,发展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和小额信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三农”、城镇化、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等。加快建立多层次、多元化资本市场体系,发展地方产(股)权交易市场,壮大中介服务机构,引导和支持各类企业通过企业上市、企业(公司)债券、创业(风险)投资、股权投资等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加快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创投公司来扬发展,放大政府风投基金功能。逐步完善加强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加快新建小额贷款公司,为中小高科技企业提供资产管理、创业投资、融资担保、小额贷款、并购重组、股权私募等综合金融服务。

加快金融产品创新。创新信贷产品,对融资需求较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创新型园区建设项目,合作组织银团贷款。鼓励中小银行差异化竞争,满足不同层次创新需求。积极开展出口信贷以及贸易融资,提高创新型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创新抵(质)押方式,发展供应链融资、应收账款质押、存货质押、组合担保贷款等业务,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融资,探索国内保理、股权类理财产品。鼓励银行及中介机构设立研发中心、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对授信、担保、保险等业务开展集成创新。创新非信贷业务,引导优质科技创新型企业通过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以及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筹集发展资金。围绕软件信息服务业、文化创意等产业,探索集体打包贷款方式融资。加强银信合作,探索产业投资信托基金、中小企业集合信托等业务。

第四节 营造创新良好环境

建立多元化的创新投入机制。

建立完善的创新服务体系。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加强质量和标准建设。

第五节 实现教育现代化

推进教育优先发展,建立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终身教育体系和优质教育体系,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

高水平发展基础教育。加快学前教育优质普及发展,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加大优质幼儿园创建力度,实施农村幼儿园规范化工程。到2015年,省优质幼儿园比例达80%以上。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所有县(市、区)均创建成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区,全市义务教育由基本均衡达到优质均衡,义务教育优质学校比例达90%以上。推动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实施普通高中特色创建工程,鼓励学校加强自身文化建设,形成教学特色,加快提升普通高中整体办学水平和学生综合素质,所有普通高中学校建成为省优质高中。强化基础教育公平,努力使每个适龄儿童都能接受适合自身发展的良好教育。

优化发展职业教育。完善普职互通、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城乡一体发展、国内教育与国际教育对接的区域现代职教体系。

创新发展高等教育。逐步普及高等教育,到2015年,全市学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50%以上。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层次结构、学科专业结构,支持民办高校发展,提高办学层次。

积极发展终身教育。依托大学、社区学院和镇(乡、街道)社区教育中心,推动学习型社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城市的形成。

第六节 培养造就创新人才

  坚持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素质良好、优势明显的人才队伍,为创新发展、转型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大力引进和培养人才。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及产业发展规划,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深入实施“绿扬金凤”计划,推进“六大人才高峰”建设二期发展规划,积极开展招才引智活动,大力引进急需的高层次创业创新领军人才和各类紧缺专门人才,5年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领军人才200名,优秀博士人才500名。大力实施“千名企业家培养计划”、“万名经管人才素质提升工程”、“百千万专业技术人才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名师名医培养工程”、“百万职工大练兵大比武素质提升工程”等各专项计划工程,统筹抓好党政、企业经营管理、专业技术、高技能、农村实用、社会工作人才等“六支队伍”建设,加大培养培训力度,大力提升各类人才的能力素质。

有效使用和留住人才。创新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使用、流动配置和激励保障机制,制定集人才引进、培养、激励、保障、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政策。最大限度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三章 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推进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现代农业规模发展,以科技创新推进产业升级,以产业升级推动结构优化,加快构建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第一节 构建现代制造业体系

坚持工业第一方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强自主创新和结构优化,着力推动产业结构向高新型转变,骨干企业向规模型转变,产业质态向效益型转变,增长动力向创新型转变,制造模式向低碳型转变,实现工业经济规模扩张和转型升级双跃升。到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到17500亿元。

全面提升支柱产业。推进汽车船舶、机械装备、石油化工等支柱产业向高端化、品牌化发展,提高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促进产业向高技术、高增值环节延伸,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实现产业特色化、集聚化发展。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巩固扩大新能源、新光源产业既有优势,重点发展新能源、新光源、智能电网、电子书、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重视培植新材料、节能环保和现代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引领产业发展的创新型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千亿元级特色产业基地或产业群。组织实施一批新兴产业产品应用示范工程。

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加快工艺及装备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换代,优化生产模式,提升纺织服装、玩具及旅游用品、食品制造等传统产业竞争力。加快推进纺织新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大力推动先进工艺和高性能纤维在纺织材料生产中的应用,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和产品开发设计及市场快速反应能力。积极借助半导体照明、太阳能光伏、无线传感、微霓虹等高科技,实现与玩具创意及旅游用品的完美嫁接,加强与文化创意产业的互动发展,提升产品档次和市场竞争力。大力推动食品制造行业积极利用生物、信息、新材料应用、节能节水和综合利用等技术,提高产品加工水平和品质。

推进企业做强做大。到2015年,全市力争有15个企业年产销过百亿元,40个企业年产销过50亿元,200个企业年产销过10亿元,形成百亿元企业为龙头、50亿元企业为支撑、10亿元企业为后备的梯次结构。

做大做强建筑业。放大华建、江都建设、弘盛等骨干企业的品牌优势,通过改组、联合、兼并、股份合作等形式进行资源整合,形成一批资质等级高、资产规模大、发展活力强的建筑企业集团。大力发展高效产业,改变以房建施工为主的状况,逐步向机电安装、钢结构、环保、园林古建、建筑幕墙、防腐工程等专业发展。到2015年,全市建筑业总产值达到2640亿元,年均增长12%,创鲁班奖8项以上,全面建成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建筑强市。

第二节 加速发展服务业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扩大服务业总量,优化服务业结构,增强服务业综合服务和配套能力,推动全市服务业发展提速、结构提升、比重提高,构筑高增值、强辐射、广就业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5%;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0%。

提升服务业整体实力。促进生产服务业集聚化、生活服务业便利化、基础服务业网络化、公共服务业均等化。突出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现代物流业、旅游业、金融业和文化产业五大重点产业,提升发展商贸流通业,培育壮大家庭服务业,构建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加快服务业融合发展。以产业融合为重点,积极推动农业、制造业向价值链两端延伸,促进农业、制造业企业内部服务性功能的专业化分离,继续推进企业非核心业务外包。加快推动分离由物流、采购、售后服务等重点环节,拓展到科技研发、安装维修、检验检测、后勤保障等一般环节,从工业企业向农业和服务业企业拓展;从实施分离向承接外包拓展,加快培育壮大一批现代物流、科技研发、贸易营销等专业化服务企业,提高服务外包承接能力,形成一、二、三产业互动发展格局,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着力打造信息服务、科技创业、现代物流、文化创意、商务、职业教育及产品交易市场等服务业集聚区。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

第三节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按照优质、高效、外向、生态、安全的要求,用现代理念经营农业、现代科技提升农业、现代装备武装农业,努力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到2015年,农业增加值达到200亿元。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推广良种良法,提高单产和效益。到2015年,粮食生产稳定在33万公顷左右,总产量25亿公斤以上。巩固和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宝应荷藕和大闸蟹、高邮罗氏沼虾和高邮鸭、仪征茶果、食用菌和扬州鹅、江都花木和蔬菜等特色产业,加强特色农业产业良种的保种、纯化和新品种的培育,每个产业形成1~2个区域性主打农产品品种,建设区域化、规模化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重点建设百万亩现代设施农业基地、百万亩高效渔业基地、百万亩特种作物生产基地,提升百万亩高标准粮油生产基地,打造5000万只特色水禽养殖基地。抓好肉、蛋、奶、鱼、菜、果等产品生产,形成生产稳定、供应充足、产销衔接、质量可靠的“菜篮子”供应基地。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将农业的文化功能开发和旅游开发有机结合。

大力发展科技农业。加强产学研结合,强化扬州特色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等应用性、基础性研究,提高特色农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持续发展动力。大力发展和运用现代高效农业前沿高技术,推进现代生物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展本地品种保存与选育,做好国外优质品种引进、示范和推广工作。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形成农业标准化、工厂化生产。到2015年,全市培育开发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100项,组织实施农业科技计划项目100项。

提升农业装备水平。实施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推进灌区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土地整理、沃土工程、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加大各类资金的整合使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到2015年,全市80%以上的农田达到高标准农田要求。以“现代农业亮点工程”为引领,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为载体,发展以钢架大棚、温室、棚架种养以及节水灌溉、先进农机等为重点的设施农业,加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到2015年,形成镇建有千亩、县建有万亩的设施农业布局网络。引导农民和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创新机制,培育和发展农机农技专业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率。到2015年,全市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以上。

完善农业组织经营方式。到2015年,全市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达70%以上。重点建设5个有影响的农产品集中加工区,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培育提升100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进一步加强农产品产销衔接,提高农产品产销率。

构建农业现代服务体系。到2015年,形成社会化农业服务组织1000家。全面提高农业信息的服务水平。健全和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机制和运行模式,逐步建立市、县两级财政支持农业保险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第四节 提升信息化水平

  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先进智能技术广泛应用,提高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水平,加快实施“两化融合”、“四网融合”,促进资源整合和资源共享,实施“数字惠民”行动,深入推进“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建设。

加快工业化信息化融合发展。分类推进企业信息化,深入探索汽车船舶、机械装备、石油化工、智能电网、现代物流等行业信息化,推动信息技术在产品研发设计、生产过程控制、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环节的应用,推进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推进信息技术在节能减排中的应用。

推进“四网融合”。积极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智能电网“四网融合”,促进业务运营相互准入、对等开放、合理竞争。

实施“数字惠民”行动。让广大市民享受城市信息化建设成果,改善市民生活品质。进一步推进市民卡工程,拓展市民卡应用领域。完善以公民和企业为中心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建立覆盖全市的社区信息化综合平台和面向家庭的社会信息服务网络。普及并推广信息技术在农村的应用,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第五节 提高消费贡献率

坚持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充分挖掘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巨大潜力,不断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到“十二五”期末,居民消费率提升到30%以上。

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继续实施消费需求重点工程,完善和落实鼓励消费的各项政策,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增加就业创业机会,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加快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增强消费能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公共服务,形成良好的居民消费预期,增加即期消费,稳步提高居民消费率。“十二五”期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4%以上。

拓展消费新空间。顺应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趋势,发展新型消费业态,培育消费热点,扩大文化、体育健身、娱乐、旅游、信息等服务型消费,推动大宗消费,实现消费结构升级。大力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创造和激发农村新的市场需求。积极落实带薪休假制度。

改善居民消费环境。

第四章 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科学构建区域城镇体系,完善城镇功能,提升城市品质,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逐步均等化,加快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转变,逐步形成主体功能清晰、发展导向明确、开发秩序规范,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第一节 合理布局城镇体系

按照城乡统筹、布局合理、资源集约、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着力构建“一带一轴”城镇空间布局。“一带”是沿江城镇带,以扬州市区为核心,以江都、仪征城区为两翼,加快扬州市区与江都、仪征城区及各个卫星镇的空间、功能整合,形成“一体两翼”都市区发展新格局,成为长三角沿江主轴线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轴”是淮江城镇发展轴,以宝应、高邮城区及范水、邵伯等重点中心镇为节点,形成辐射东部腹地、产业特色鲜明的城镇发展轴。在“一带一轴”周边,规划曹甸、射阳湖、临泽、三垛、菱塘、小纪、郭村、谢集、大仪等重点中心镇,带动周边乡镇共同发展。形成以扬州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县城为支撑、以重点中心镇为节点、以一般镇和农村新型社区为基点的较为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到2015年,扬州市区人口达到135万以上;4个县城中江都城区人口35万以上,仪征城区人口30万以上,高邮、宝应城区人口各25万以上;力争重点中心镇镇区人口3万以上,培育5万人以上重点镇3个。

第二节 做强做优中心城市

  坚持把做强做优中心城市作为城镇化发展的龙头工程,不断提升扬州中心城市首位度、辐射带动能力和国际影响力。以扬州建城2500年为重要的时间节点,加快推进新一轮城市形象和品质提升工程,建设“精致扬州”。

加快城市建设。提升城市规划设计水平,提高城市建设品位。加快新区建设步伐,全面推进广陵新城、新城西区、开发区临港新城、蜀冈生态新区、蒋王片区等城市新区错位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城市新区。加大旧城改造力度,强化环境综合整治,着力提升旧城形象。加强生态园林绿化建设,建设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

彰显古城魅力。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申遗标准,全面保持古城的总体风貌。继续推进东关街、南河下、仁丰里、湾子街等历史街区的保护,加快整治国庆路、广陵路、甘泉路、渡江路老城区十字街街景。继续实施老城区盐商建筑的保护利用,重点修缮刘庄、岭南会馆等一批古宅名居。通过改造建设文博场馆、休闲会所、民居式客栈等途径,加强对名居名宅的合理开发利用,使古城成为充满活力的城市中心区和旅游胜地。充分挖掘和展示扬州深厚的运河文化,加强运河沿线文化遗产点(段)的保护。加快建设茱萸湾至瓜洲古运河沿线30公里风光带,完成古运河沿线企业搬迁,重点改造南门外街,整治高旻寺周边环境,建设三湾湿地公园,全线开通古运河水上游览线。扩容提升瘦西湖景区,丰富完善万花园、宋夹城文化游览内涵,实施唐子城大遗址保护利用工程,建设相别路一线国际休闲度假集聚区、长春路一线文化休闲康体旅游产业带,加快精品酒店、温泉度假村等项目建设,开通扬州环城水上游览线,把瘦西湖景区打造成国际著名、国内一流的旅游景区。

完善城市功能。推进城市公用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第五水厂二期工程建设,完成供水管网改造和区域供水工程,城乡供水普及率达100%。适时开工建设六圩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提高城市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全面改造城区燃气管网,规划建设一批加气站,燃气普及率达 99%以上。扩大城市集中供热范围,鼓励大型公建和住宅小区发展地源热泵。赵庄焚烧垃圾发电厂全面运行,加快完善城市垃圾中转站、公共厕所、果壳箱等环卫配套设施。健全城市地下空间档案,合理开发地下空间资源。继续完善城市防洪体系。加快建设市民中心、城市规划展览馆、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重大功能性设施。大力实施“公交优先”,到2015年,市区万人公交车拥有量达到15标台。推行城市精细化管理,继续完善提升数字化城管模式,建立健全“以块为主、重心下移、权责配套、严格考核”的城市管理责任机制,形成统一高效的大城管格局。巩固和提升道路交通“畅通工程”模范管理水平。强化市区农贸市场、环卫等城市管理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合理布局沿街、沿路的商业业态,选址建设“小贩中心”。

第三节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

  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推进县域经济跨越发展、争先进位。到“十二五”期末,江都、仪征人均主要经济指标达到苏南中等县(市)水平,高邮、宝应争取达到省均水平,县域经济在全省的位次显著提升。到2015年,江都、仪征、高邮、宝应的城镇化率分别达到60%、53%、53%和53%。

壮大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加快园区和重大项目建设,大力推进开发园区和重点乡镇工业集中区发展,重点打造专业特色园区和产业基地,把开发园区建设成为高端要素的集聚地、新兴产业的生成地、创新企业的源发地,把重点乡镇工业集中区打造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极”和“助推器”,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园区和城镇建设的互促并进。

加快发展县城镇。加大县城与周边集镇及开发园区的资源整合,推进县城扩容提质,优化空间布局、功能性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努力打造产业发达、功能完善、承载力强、特色鲜明的中等城市,增强县城辐射能力,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提升重点镇集聚力。按照规模适度、布局合理、功能健全、突出特色的要求,推进重点中心镇、区域重点镇和特色镇的建设。加快推进工业向产业园区集中、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积极引导镇村二、三产业及人口向重点中心镇集聚。大力发展一镇一品特色产业,培育各具特色的产业重镇、商贸强镇、旅游名镇,增强小城镇的综合实力。

加快城镇公用设施建设。实现区域供水,配套完善供水管网和供水设施;加强防汛排涝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灾减灾能力;提升重点镇燃气供应和管理水平,加快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区燃气供应系统建设;加快重点镇供配电网络的改造提升,配套推进老镇区和农民集中居住区的供配电设施建设,提高保障水平;统一安排镇村通信设施建设布点,逐步将光缆铺设到所有乡镇和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完善城乡垃圾和污水集中收集与处理基础设施。

完善城镇公共服务体系。推动社会公共服务资源向基层和社区转移。加大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整合、重组和资源共享力度,建立健全教师交流机制;加快城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推动农村卫生机构向社区卫生服务转型;抓好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实现县(市、区)有两馆(文化馆、图书馆)、乡镇(街道)有达标文化(体)站、村(社区)有达标文化(体)室;加快乡镇全民健身场地建设。

第四节 引导人口向城镇集聚

积极引导农村工业向园区集中、居住向中心镇或集中安置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进一步放开中心城市、全面放开县城、优先放开乡镇落户条件。鼓励在城镇拥有合法固定住所的本市农民在实际居住城镇建成区落户;允许拥有稳定收入、不间断缴纳企业职工养老保险1年以上的本市农民,在实际从业城镇建成区落户;支持各类被征地农民到城镇落户。对拥有稳定收入且正常缴纳城镇职工社会保险5年以上的外来务工人员,可申请到实际居住的城镇以投靠亲友或集体户的形式落户。推进实施外来务工人员居住证制度,积极推进居住证与城镇户籍的接轨。在充分尊重本人意愿基础上,通过城镇吸纳、撤村转居等多种方式,使农民由在城镇落脚变为到城镇落户。“十二五”期间,累计推动50万农民有序转为市民,让已落户城镇的农业转移人口在教育、医疗、社保、住房等方面享受城镇居民同等待遇。

第五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紧紧围绕“城乡统筹、强镇兴村、创业富民、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目标要求,贯彻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大力实施农民增收、农业转型等“八大工程”,努力实现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持续发展。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到2015年,创建新农村能力建设百强村100个、达标村1000个,创建市级以上“五好”示范合作社1000家以上,农户入社率达70%以上。

扎实推进新农村实事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村道路、饮水安全、医疗卫生、环境整治、出行、信息畅通、灾害防御等基础设施条件。“十二五”期间,建设农村公路1200公里,新建、改造农村公路桥梁500座,完成水利建设土方7500万立方米,新建、改建排水泵站1270座,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农村清洁能源入户率、生活垃圾集中无害化处理率均达90%以上,“四位一体”长效管护机制全面建立。

第六节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投入,提高扬州与周边重大交通枢纽的沟通衔接,加快形成立体交通网络,努力实现扬州主城区10分钟上高速、30分钟达机场,尽快融入“宁镇扬”半小时都市圈和上海1小时都市圈。

优先发展城市交通体系。建设扬州综合客运枢纽站,构建多层次、立体化、零换乘的现代城市交通体系。积极完善畅通“一体两翼”路网,构建市区快速通道环线,重点实施瘦西湖地下隧道、文昌路东延、扬仪路、328国道连接线工程,加快推进江阳路快速化改造和延伸江都路、运河南路南延、西三环、北环路、大学南路南延、开发东路东延等主次干道,规划启动“一体两翼”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加快构建高速公路网。突出区域骨干通道和跨江大桥建设,巩固和提升我市的交通枢纽地位,形成“一环七射”高速公路网。建成沪陕高速江都至六合段,开工建设沪陕高速江广段扩容改造、京沪高速(扬州段)扩容改造及南延过江、扬宿高速公路等工程。

提升改善干线路网。完善提升“六横四纵二环”干线公路网,突出升级改造、联网加密,建成一级公路为主的干线公路网。加快S333、S237、S331、S332、S244等干线公路建设,逐步将干线公路提升为一级公路。

大力提高水运能力。构建“江河联动、优势互补”的区域港口群,长江港形成“一港三区、八个作业区”,内河港形成“五个港区、十五个作业区”,扬州港货物吞吐能力达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达100万标箱。实施长江深水航道治理,构建干线航道网,推进航道升级、船闸扩容。加快建设京杭运河邵伯、施桥三级船闸扩容,规划实施宝应船闸、高邮运东船闸、芒稻船闸扩容改造工程。

推进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构建“二横一纵”铁路网,二横分别为宁启铁路和宁扬城际铁路,一纵为连淮扬镇铁路,突出铁路枢纽建设、过江通道建设,实现铁路的跨江联网。宁启铁路复线及电气化改造工程全线贯通,全面开工建设连淮扬镇铁路和五峰山过江通道,争取建成公铁两用大桥,形成铁路网在扬州“十字”交会。加快推进宁扬、扬镇等轨道交通前期工作,力争宁扬城际铁路开工建设。

全面进入空港时代。加快苏中江都机场建设,机场集疏运道路同步建设通车。进一步增强空港吞吐能力,口岸开放取得突破性进展,空港经济初具规模。

实施江淮干流治理工程。全面实施淮河入江水道治理工程,逐步推进长江河势整治及沿线建筑物除险,努力提高我市的流域防洪能力。加快区域挡排工程建设,全面推进区域重点中小河流综合整治、大中型水闸除险加固建设,改变区域性水利保障能力不足的问题。

着力构建能源保障体系。加快能源和电网建设步伐,优化能源结构和能源布局,大力推进智能电网建设,保障扬州电网可持续发展。建立天然气供应和健全成品油分销体系,完善油气管网,积极推进太阳能发电和分布式能源建设,增强能源供给保障能力。积极推进电源点项目扩容,鼓励发展清洁能源。重点推进国信扬州电厂三期工程、华电扬州公司天然气发电机组或“上大压小”工程。新建500千伏变电站2座(扬州西、扬州北),线路420公里;220千伏变电所新改扩建20座,线路654公里;新建110千伏线路257公里。

第五章 推进民生幸福建设

  坚持以民生幸福为导向,努力扩大就业,切实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提升市民素质,努力建成“人人崇文尚德、家家安居乐业、社会公平正义、追求创新创造、充满人文关怀”的幸福扬州。

第一节 努力扩大和稳定就业

实施更加积极的促进与稳定就业政策,在保持就业局势基本稳定的基础上,使城乡劳动力更加充分就业。“十二五”期间,每年新增就业岗位确保达到10万个以上。

建立促进就业再就业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促进就业再就业的扶持政策,逐步形成覆盖城乡劳动者就业再就业政策体系,形成促进就业再就业长效机制。建立就业与失业评价监测体系,完善城乡劳动力抽样调查制度和失业预警机制,采取有效措施,规范企业规模性裁员,分散失业压力,把失业率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限度内。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把调整产业结构与扩大就业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实现促进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大力发展吸纳劳动力能力强的第三产业和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畅通大学生到城乡基层、中小企业和自主创业的就业渠道。积极探索政策性安置就业人群的就业工作,通过财政购买公益性就业岗位、拓宽公益性岗位的范围与规模,帮助城镇双失业职工、农村零转移家庭等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鼓励有创业愿望并具备创业条件的城乡劳动者自主创业。完善创业培训服务体系,全面建立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优化创业环境,开辟创业“绿色通道”;加强创业服务,建设一批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实训基地。

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建立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信息网络贯通、城乡一体的人力资源市场,提高公共就业服务质量和效率。对城镇登记失业人员、进城登记求职的农村劳动者提供免费的职业介绍服务。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实施有针对性的培训。规范劳动者求职、用人单位招用和职业中介行为。完善职业介绍补贴政策,建立与服务成效挂钩的机制。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大力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和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健全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进一步强化工时、定额等劳动标准管理,加大欠薪清偿保障力度。指导督促企业增强劳动法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规范用工行为,改善劳动条件,落实人文关怀。健全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体系,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切实维护劳动者特别是一线职工、劳务派遣职工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第二节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

  把“富民”作为改善民生的突出任务,着力拓宽城镇居民和农民收入渠道,保证劳动者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提高,不断提高群众生活品质,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加幸福。

切实提高城镇居民收入。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决定机制和调整机制。继续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继续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健全工资保证金制度,形成合理有序的企业工资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城镇居民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扩大中等收入人群的比重。到2015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8400元,年均增长12%以上。

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富民,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推进就业富民,增加工资性收入;推进创业富民,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加大农业农村有关补贴、保护价收购和农村社会保障等力度,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实施农村扶贫工程,加大政策扶持和强化“造血”功能,支持低收入户通过就业创业脱贫。到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6700元,年均增长12%以上,所有贫困农户人均纯收入5000元以上。

第三节 完善提升社会保障体系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扩大覆盖范围,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完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推进社会保险城乡统筹,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障机制,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进一步提升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水平,畅通各类群体、各个险种之间的衔接渠道,推进失地农民、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接轨;健全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政策,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加强和改善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制度;提升各类保险的统筹层次,加快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体系改革进程。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实现各类人群的全覆盖,城镇职工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并有序向城镇灵活就业人员、乡村企业与个体经济组织推进。

稳步提高保障水平。稳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进一步降低参加医疗保险的城乡各类人员就医就诊自付的比例;合理调整失业保险的支付水平;扩大工伤保险的支付范围。提高政府公共财政对社会保障的引导与支撑作用,合理提高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农村居民参保缴费的标准,缩小城乡居民医保差别。

  完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基本建成以国办社会福利机构为示范、其他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社会福利机构为骨干、社区福利服务为依托、居家供养为基础的社会福利服务网络。逐步建立市、县、乡三级捐助工作接收网络。建立项目募集机制,拓展慈善资金募集渠道。

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努力实现社会救助工作由救济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统筹协调各方救助资源,发挥社会救助体系的整体效能。在确保应保尽保的基础上,城乡低保、农村五保、重残人员生活救助标准随城乡居民收入逐步提高。坚持救灾减灾并重、城市农村统筹、政府社会协同、治标治本兼顾,不断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防范和处置能力。

构建住房保障体系。建立健全以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为主要制度的住房保障机制。扩大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标准,对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行“应保尽保”。严格规范资格审核程序,建立保障审核退出机制和廉租住房资金保障机制。适度建设经济适用住房,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努力实现“应建尽建”、“应缴尽缴”,逐步解决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以及新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问题。

第四节 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形成“四位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卫生事业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居民健康主要指标处于全省前列。政府办好县级医院和在每个乡镇(街办)政府所在地办好一所公办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进乡村一体化管理;完善基层医疗急救体系,优化和提升城乡社区卫生服务功能,提升城乡“15分钟健康圈”服务水平;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建立,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使用和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公立医院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公益性质进一步彰显,多元化办医格局进一步巩固;完善鼓励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加快传统医药持续健康发展;加强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和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拓展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健康宣传和促进工作,推进社会卫生服务从疾病管理向健康管理转变。卫生镇村和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显著提高。

提升体育公共服务水平。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将全民健身工作组织和机构向社区和农村延伸,推动基层群众体育的发展。广泛开展元旦长跑、全民健身体育节等大型群众性体育活动。推动竞技体育发展,到2015年,力争在全市范围内新建2~5个国家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办好扬州市第十二届运动会和中国扬州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将马拉松赛打造成金牌赛事。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由政府主导向社会多元参与的转变。调整体育产业结构,形成以竞技体育、体育咨询培训、体育广告、体育彩票、体育健身等产业为主的体育产业结构。加快体育设施建设,完善老城区体育设施,完成体育公园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县(市、区)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建成江苏省体育强市。

第五节 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

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大社会建设力度,创新社会管理机制,保障社会公共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加强基层和社区建设。全面推进和完善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工作站和社区服务中心“四位一体”的社区治理模式。全面提升城市社区建设水平,深入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完善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推进社会管理重心向基层组织转移。加强基层自治组织建设,拓展基层群众自治范围,不断提升自治水平。建设社区参与社会管理的平台,赋予社区更多的管理和服务职责,加强社区服务设施建设,推进公共资源向城乡社区延伸,积极开发多样化的社区服务项目。加强城乡社区信息化建设,推进政府公共信息网与居民需求服务网的有效对接。建立健全社会管理和综合服务平台。努力把全市90%以上的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环境友好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推进社会组织建设。加强社会组织能力建设,充分发挥慈善公益组织、行业组织、社会中介组织、志愿者团体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降低社会组织准入门槛,加强政策扶持,培育发展文体志趣类、协调管理类、公益志愿类等社区社会组织,鼓励和支持其依法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建立社会组织评估体系,推进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提升社会组织管理和发展水平。

完善社会矛盾调解机制。建立公平规范的利益协调机制,全面推行重大决策、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妥善处理和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兼顾不同利益群体,体现社会公平正义。提升民族宗教工作能力。建立渠道畅通的诉求表达机制,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关注网络民意,引导各个利益群体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形成有效的对话和协商制度。加大信访的解决处理力度,推动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工作制度化。建立科学有效的矛盾调处机制,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组织管理体系和工作运行机制,促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配合和相互融合,形成以人民调解为基础的多层次、宽领域、规范化的调解组织网络体系,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建立全方位的权益保障机制,加强多部门协调,实施综合决策,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益。

加强社会民主法治建设。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权力运行监控,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提高行政执法制度化、规范化水平。积极维护司法公正,大力推行仲裁制度,提高司法的权威性和仲裁的公信力。大力发展法律服务业,规范律师、公证和司法鉴定行业管理,不断提高法律援助的能力和水平,市、县两级法律援助中心达到省级规范化建设水平。实施“六五”普法规划,深入推进法治城市建设进程,全面提升公民法律素质和守法意识。

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扬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打防管控一体化机制建设,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打击和防范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打造“技防城市”,提升社区矫正和帮教安置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依托公安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推动警务机制创新。深入推进公安基层基础建设,提升维护公共安全的保障能力与水平。

健全公共应急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平战结合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制,加快建设覆盖全市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救援队伍、监测预警、宣传教育、综合保障等应急管理基础工作体系,积极推进以应急指挥信息平台为核心的应急工作信息化、防灾减灾现代化建设,基本形成符合实战要求的应急指挥、应急力量、应急资源、应急演练、应急培训系统,不断提升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处置能力和群众自救互救能力。不断推进地震、消防、气象、环保、防汛抗旱等防灾减灾体系现代化建设,推行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科学安排危险区域生产和生活设施的合理避让。

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建设。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企业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和责任体系;加强监管监察体系建设,健全市、县、乡三级安全监管机构和以社区、村组为基础的基层监控网络;强化重点行业专项治理,对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道路交通、建筑等重点行业加强监管,实施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制度,强化职业危害监管。建立重大危险源动态监管及监测预警机制,排查治理重大事故隐患;广泛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安全意识;加大企业各类人员安全培训力度,加快安全生产中介机构及社团组织建设步伐。“十二五”期间,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有效遏制较大事故,各类事故的发生起数和死亡人数逐年下降。

构建食品药品安全保障体系。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经常化、制度化。规范餐饮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建立食品生产营销链的全过程控制体系,加强食品安全监测,提升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水平;充分利用现有信息资源和基础设施,建立市、县两级食品安全信息网络;建立食品安全评估评价体系,完善食品安全诚信体系;提高全社会食品安全意识,增强消费者的自我保护和参与监督能力。建立健全药品安全责任体系,强化基本药物全过程监管;加强药品生产质量监管,监督实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重点抓好生物制品、注射剂等高风险品种监管及安全性再评价工作;规范药品经营行为,全面按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执行检查;完善医疗器械生产监管机制,规范医疗器械经营行为,全面推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推进药品电子监管工作,深化药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完善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体系。

第六节 提高人口服务水平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依法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到2015年,全市计划生育率达98%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服务体系,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快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以现居住地为主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体制。

保障妇女儿童和残疾人权利。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全面建立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完善老龄人口社会保障,稳步提高养老保障和老年人医疗保障水平,建立高龄老人福利津贴制度和财政性老年医疗救助基金,发展普惠型的老年健康医疗福利。“十二五”期间,力争全市机构养老床位数保持年均增长10%以上,到2015年,机构养老床位数达到老年人总数的4%左右。重视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制定各类老年人优待措施,弘扬敬老风尚。

第七节 建设全国文明城市

  塑造文明精神,提升文明素质,树立文明形象,倡导文明行为,弘扬文明新风,让市民为城市而自豪,让城市为市民而骄傲,建成全国文明城市。

增强社会责任感。深入推进公民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提倡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倡导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弘扬“开放、创新、精致、优雅”的市民精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倡导敬老、爱老、助老的道德风尚。放大“扬州好人”效应。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手段,引导人们知荣辱、讲正气、尽义务,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

构建诚信社会。扎实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和社会诚信。

推进文明城市创建。深入开展市民素质提升、公共环境优化、城市文明交通、公共服务提升、和谐社区创建、社会关爱倡导“六大行动”。推进城市文明建设的长效化、常态化、制度化管理,让城市更文明、更有魅力、更有品位,努力建成全国文明城市。

第八节 推动文化繁荣发展

坚持文化立市、文化强市,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显著增强文化服务功能,大力发展扬州特色文化产业,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

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建设和完善一批高水平城市公共文化功能设施,推动公共文体设施免费开放。到2015年,全市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均达国家等级馆标准,其中,一级馆占60%以上。文化站、乡镇(街道)、村(社区)文化室全部达标。继续办好各类公益演出和市民活动,社会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实施文化精品战略,扶持原创性和地域性文学作品,加强重大题材的创作和演出,突出现实题材和主旋律作品的创作生产。大力发展和繁荣文化市场,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高度重视艺术人才的培养、引进,提升扬州文化艺术类院校办学水平。以应用研究为重点,大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

加强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继续加强扬州城遗址考古、研究和保护,挖掘和展示优秀传统民俗文化。大力推进扬州盐商历史遗迹和大运河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加快建设文化博览城,到2015年,文博场馆总数达到100座以上。全面实施名城解读工程,挖掘展示各类文化遗产,传承扬州历史文脉。

推进文化服务方式创新。到2015年,基本实现城市图书馆“一卡通”等现代服务方式,加快建设数字图书馆、群众文化、企业文化、职工文化等活动的远程指导网络。继续推进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全市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100%,所有县(市)实现有线广播电视户户通。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广播电视、高清电视、数字声音广播等快速发展,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取得成效。持续推动广播电视的数字化、网络化,增强双向互动服务功能,做好增值业务延伸拓展,加快发展高清互动电视。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工艺美术业、古玩拍卖业等优势文化产业。积极发展艺术创作、时尚设计、网络游戏、动漫、文化会展等文化新业态。大力培育具有扬州特色的文化品牌,打造“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中国扬州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扬州智谷笛莎动漫文化周、中国邮文化节等品牌活动。着力提升扬州文化旅游、工艺、琴筝、雕版印刷等品牌档次,加快形成名人、名团、名剧、名品的带动效应。大力开展对外文化贸易和友好交流,重点扶持扬州木偶、工艺、音乐舞蹈等产品和服务的出口。培育壮大骨干文化企业,加强各类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建设,使文化产业成为扬州的支柱产业。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以上。

提升档案事业发展水平。创新档案管理体制机制,依法增强档案行政监督管理能力。档案馆功能逐步实现向档案安全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利用中心、政府信息查阅中心、电子文件中心“五位一体”的转变,档案室基础业务建设及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大力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建设以收集、管理、保管和利用为核心的数字档案馆。有效整合、深化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基本建立覆盖民生重要领域的档案资源体系、有效服务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

第六章 推进改革扩大开放

  “十二五”期间,立足社会变革和区域融合的时代背景,加快融入长三角城市群,加快推进区域协同发展,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全面提高开放水平,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第一节 推动宁镇扬同城化和区域合作发展

  积极推进宁镇扬同城化。从推进南京、镇江、扬州三市“交通网络”对接与同享“市民待遇”入手,主动与南京、镇江沟通衔接,在公用基础设施互享、政策互联、产业互补、市场互通、要素互流、资源互用等方面加强联动发展,加快推进三市交通、产业、规划、环保、公共服务和制度同城化,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打造富有活力的“宁镇扬经济板块”,建立江苏创新型经济合作示范区,推动形成江苏新经济增长中心和长三角北翼新增长极。

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以融入“上海一小时都市圈”为目标,加强与各中心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加快融入长三角城市群进程,尽快融入长三角核心区区域合作。深化区域内在交通、信息网络、生态环境治理、旅游、人力资源开发、信用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各个领域的专题合作。发挥我市江河联动的优势,加强与长江中上游地区的区域合作,深入推进沿江开发,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

加强对口支援和经济协作。以科学规划为引导,从扬州、新源两地实际出发,优先考虑群众期盼的民生项目、公益性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让当地群众真正体会到援疆所带来的成果和实效。继续做好对口支援西藏曲水县、陕西汉中市、三峡库区秭归县工作,同时充分利用中西部地区资源丰富、生产要素成本低的比较优势,努力拓展中西部市场,提升区域经济合作水平,促进我市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与转型升级。

第二节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定不移地推进各项改革,力求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优化公有制结构,深化要素市场和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深化要素市场和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

  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

第三节 发展壮大民营经济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完善财税、社会服务和金融服务,着力消除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性、政策性障碍,积极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强化民资招商,加快推进民营经济转型发展。

  扩大民营企业发展空间。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农田水利、可再生能源开发、土地整理、市政公用事业、保障性住房、医疗、教育和社会培训、社会福利、文化、旅游、体育等领域投资建设。支持民间资本重组联合和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开办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金融机构,规范设置民间资本进入门槛,为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和做大做强拓展空间。

  引导民营企业转型升级。鼓励民营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鼓励民营企业引进职业经理人才、高端技术人才,开展技术人才培训;支持民营企业应用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产品档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支持民营骨干企业上市融资、增资扩股,通过兼并重组向集团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引导中小民营企业向“专、精、新”方向发展。

  改善民营经济服务环境。着重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着力构建指导和服务中小企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民营企业商会、行业协会组织,加强和改善对民营企业的监管。

第四节 打造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加快转变开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推进开发园区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国际化程度,增强整体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

提升利用外资质态。在继续扩大利用外资总量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围绕重点产业、新兴产业和重大项目,大力引进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大、区域带动性强的龙头型、基地型项目。坚持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引技并举,加快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进一步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大力引进境外各类投资基金。

  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调整出口产品结构,保持船舶、纺织服装、轻工等传统产品出口稳步增长,提高高技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比重;推进出口市场多元化,在巩固美国、欧盟、日本等主体市场的同时,开拓东盟、非洲、中东、南美等新兴市场;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做强一般贸易,引导加工贸易向产业链上下游发展,发展其他贸易;壮大出口企业规模,进一步优化进出口贸易环境,加大对重点出口企业和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出口企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壮大外贸经营主体,加快出口品牌和特色基地培育;推进国际电子商务进程,鼓励引进关键设备、核心技术和重要原材料。到2015年,全市年出口10亿美元以上企业1家,出口1亿美元以上的企业10家。

积极扩大对外经济合作。大力发展对外承包工程EPC总承包项目;拓展中高级国际劳务市场;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

促进开发园区转型升级。推进发展方式创新,加快开发区从规模扩张为主向注重质量效益转变,从发展加工制造业为主向发展现代制造业、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转变。加快开发区功能创新,进一步提升综合服务水平,提高产业配套能力,用好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等特殊功能区资源,为企业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社会化服务。

第七章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环保优先、节约优先方针,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生活方式,提升全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和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全面建成国家生态市和国家森林城市。

第一节 强化资源节约与利用

  坚持开发和节约并举,大力推进资源节约与利用,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发展低碳经济,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新能源,重点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和LED新光源,开发利用秸秆、污泥、垃圾、沼气等生物质能;严格开展节能监察和能耗评估,全力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节能;加强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的开发和利用,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合理利用和节约水资源。严格保护耕地。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种养相结合的生态立体循环农业技术和生产模式,加快农村大中型沼气建设;推进开发园区、乡镇工业集中区转型升级为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积极支持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循环经济示范区和邗江静脉产业园建设。鼓励企业中水回用和发展机电装备再制造产业,不断提高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大力开发“城市矿山”资源,逐步建立覆盖全市的餐厨垃圾、医疗垃圾、废旧电子产品等回收利用体系,规范报废旧机动车、旧船舶拆解市场,不断提高垃圾资源化利用率。

推进发展低碳经济。

第二节 建设国家生态市

  以建设国家生态市为目标,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制度,有效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全面提高城乡环境质量,切实减轻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压力。

保护水环境。实施严格的饮用水源地保护制度,切实加大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综合整治力度,保障城乡百姓饮水安全。加强全市重点断面、区域内长江、淮河、城市内河及湖泊的水污染防治,全力打造南水北调“清水走廊”;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和管网建设,“十二五”期间,规划新建37座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荣信、青山、清源、江都沿江开发区、仙荷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切实提高污水的达标处理率和收集率;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到2015年,保持水功能区达标率省领先水平,全市各城区河流消除劣Ⅴ类水体。

保护大气环境。全面实施“蓝天工程”,加快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对辖区内的7家发电厂实施脱硫设施改造工程、新建脱硝设施;进一步强化汽车尾气治理,严格车辆的年检标准;全面推行“绿色施工”,控制建设施工、道路及物料堆场作业扬尘,加强港口、码头、车站等地装卸作业扬尘防治;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实行秸秆全面禁烧;扩大空气质量监测范围,建立灰霾监测网络,逐步建立健全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监控体系。城市空气质量良好以上的天数保持在320天以上,酸雨频率小于25%。

  保护声环境。通过对工业噪声、交通运输噪声、社会生活噪声的监督管理和综合防治,加快推进城市噪声达标区的建设。“十二五”期间,确保城市噪声达标区覆盖率保持100%。控制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重点整治文化娱乐业、餐饮服务业和商业经营活动中的噪声污染;生活小区严禁设置噪声污染严重的文化娱乐业和各类产生噪声污染的加工作坊;鼓励并要求采取先进工艺和先进设备,减少工业噪声污染;巩固和扩大禁鸣成果,增加城市禁鸣路段,加强机动车、船舶等的交通噪声检测;综合防治建筑施工噪声,严格执行建筑噪声排污申报制度,强化夜间施工管理。

有效防治固体废弃物污染。研究开发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提高工业固废处理利用水平,综合利用处理率达98%;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填埋与处理利用相结合的综合处理工程,到2015年,生活垃圾收集覆盖率确保达到10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安全处置率保持在100%;统一规划和建设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建设扬州恒宇危险废物处置和扬州东晟危险废物处置扩建工程,推动扬州化学工业园区固体废弃物填埋场一期工程建设;强化医疗废物安全处置,充分发挥市医疗垃圾集中处理中心的处理能力,扩大医疗废物的收集面,提高收集处置量,到2015年,扬州市城乡医疗废物收集率达到100%。建立市、县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设施,安全处置和综合利用污泥;重视和解决重金属、核辐射、电磁辐射、电子垃圾、有机毒物等新的环境污染问题。

保护生态功能区。全市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面积约1287.8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9.4%,其中禁止开发区约141.6平方公里、限制开发区约1146.2平方公里。

建设各类生态示范区。到2015年,全市所有乡镇创成国家级生态乡镇。“十二五”期间,7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以及广陵产业园全面创成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全市80%的村建成国家级生态村,50%的社区建成绿色社区,80%的学校建成绿色学校。

第三节 建设国家森林城市

  深入推进绿化工程,打造“绿杨城郭新扬州”,构建生态林业优良、特色林业发达、人文林业先进的现代林业体系。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平方米以上,建成国家森林城市。

加强森林生态网络建设。根据“一带连一轴,三区织三网”的城市森林建设布局,沿江城镇带大力发展成片林,营建城市功能区之间的隔离林带,同时保护好沿江湿地;沿淮城镇发展轴重点发展特色明显的工业原料林和经济林果,积极发展沿湖生态防护林和加强湿地资源保护,建设一批具有水乡特色的湿地公园和森林公园;发展低山丘陵地区公益林、里下河地区用材林、沿江高沙土地区经济林和水系、道路和农田林网。

稳步推进林业产业发展。积极发展木材加工业、经济林果(茶)加工业、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经营加工业,推进林业产业基地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市场化。

丰富森林文化内涵。加大古树名木和森林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传承发扬扬州竹、银杏、琼花、芍药、盆景等传统林业文化,营建纪念林、文化林、教育林、休闲林,加快野生动植物及湿地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建设步伐,发展现代林业文化。

第八章 形成规划实施强大合力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正确履行政府职责,调动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推进规划公开化、透明化,落实规划责任,形成全社会推动规划实施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