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字方志馆 > 年鉴

民主党派 工商联 人民团体

发布日期:2011-02-27 访问量:

民主党派 工商联

■民革 参政议政。2010年,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扬州市委员会(简称市民革)主要领导参加中共扬州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协商会、座谈会,为地方大政方针出谋划策,履行参政党职能。在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上提出集体提案10件。其中,《完善城建多元化投融资体制 保障城市建设可持续性发展》被列为大会发言材料,并被市委、市政府采纳,促成出台《关于扬州市市级政府融资平台融资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关于推进我市中小企业污染治理的建议》被列为大会书面发言材料;《关于发展扬州县、市旅游的几点思考与建议》被列为市政协重点提案。市民革全年撰写调研报告37篇,其中《关于发展我市客车产业的建议》受到市委书记王燕文批示;报送社情民意36篇;在扬州政协论坛上建言献策,有6篇论文入选《扬州政协论坛》。

组织建设。2010年,市民革开展“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活动和“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4月,市民革召开全市民革组织工作会议,通过《民革扬州市委员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民革扬州市委员会组织发展工作意见》、《关于市委会机关工作人员联系基层总支、支部的意见》,下发民革扬州市基层组织建设考核表。加强党员骨干队伍建设。注重吸收综合素质高、参政议政能力强、热心民革工作的优秀中青年知识分子加入民革组织。2009~2010年发展新党员34人,平均年龄40.7岁,知识层次较高,整体素质增强。2010年,民革扬州科技学院(筹)支部获评民革全国先进支部,民革扬州科技学院(筹)支部、民革仪征市支部、民革扬州市经济总支部、民革扬州市直属支部获评民革全省先进支部;黄蕾获评民革全国优秀女党员,杨志才、李燕、李秀华、程济威、李萍、于伟平、尤广秀、阮大荣获评民革全省优秀党员,朱玲玉、姚颖获评民革全省优秀女党员,阮家祥、黄余敏获评民革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

社会服务和祖国统一工作。2010年,市民革与市开发区春江社区开展共建和谐社区活动,举办“民情恳谈会”和医学专家服务进社区活动,开展免费检测新装修住宅环境质量、检测天然气安全、维修家电、疏通下水道、抽化粪池、清运杂物、送文化进社区、提供法律知识咨询、向特困户赠送牛奶等服务活动。市民革医卫支部到高邮市菱塘乡、宝应县、邗江区杨寿镇、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春江社区开展义诊活动,受益者800多人次。

5月13日,市民革接待以台湾海军退役少将符子正为领队的中国国民党黄复兴、黄国梁党部参访团18人。(姜 斌)

 

■民盟 参政议政。2010年,中国民主同盟扬州市委员会(简称市民盟)向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提交集体提案12件、个人提案33件。其中,《统筹城乡就业 促进一体化发展》被列为市政协1号提案,《完善我市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建议》被选作大会发言,《重视幼儿教育 完善办学机制》、《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加速推进我市现代农业发展》被选为大会书面交流材料。有2件提案被民盟江苏省委提交到省政协大会。“界别活动周”期间,向市政协提交4件集体提案。全年完成《大力发展学前教育 完善幼儿教育体制》、《加强中等职业教育 提供优质技术人才》等调研报告6篇。2篇论文被市政协论坛采用。《农药包装污染不可小觑,建立回收制度是关键》和《“建材下乡”实施细则应充分考虑建材商品的特殊性》信息被民盟中央采用。在市委统战部组织的“我为扬州发展献一策”活动中,市民盟获组织三等奖。

组织建设。2010年,市民盟完成扬州大学一支部、二支部、三支部、五支部和科技文艺支部换届工作,教育学院支部和职大支部合并为扬州职业大学支部。发展教育、医卫、科技、金融界别新盟员29人,举办第18期新盟员培训班。至年底,市民盟有盟员532人。

社会服务。2010年,市民盟开展关注残疾儿童活动,组织民盟界别政协委员和部分盟员走访、慰问市聋儿康复中心及市孤独症儿童康复中心,与市残联、市残疾儿童救助单位座谈,了解全市残疾儿童的救助、治疗和康复情况,向有关部门反映残疾儿童救助事业的困难,促进问题的解决。维扬区支部与扬大第七支部开展“专家教授服务企业行”活动,先后到6家企业举办市场营销、品牌建设和企业战略等方面系列巡回讲座。教院附中支部继续在沙头镇北洲中学开展关注“留守儿童”活动。玉树地震发生后,市民盟向灾区捐款1.32万元,支援灾区灾后重建工作。9月,在盟省委社会服务工作表彰大会上,市民盟获评“服务社会 促进发展”先进集体,维扬区支部和教院附中支部获评社会服务工作先进基层组织;徐卯林获评社会服务工作先进个人。

(秦 敏)

 

■民建 参政议政。中国民主建国会扬州市委员会(简称市民建)在2010年人大、政协会议上提出提案、议案、建议71件,其中集体提案10件。《创新思路 优化环境 加速推进创业》被选作市政协大会发言,《关于发展扬州物业服务业的调查与建议》被列为市政协大会书面发言材料,《做优做响“扬州群众文化”的建议》被评选为市政协重点提案,《关于疏通古城市中心文昌阁交通拥堵的建议》在全市统一战线“我为扬州科学发展献一策”活动中获“金点子”奖。在市政协“界别活动周”期间,市民建在相关协商会上作《加强出租车行业管理 擦亮“城市名片”》专题发言。关于城市公交、农村养老保险、老小区改造等一批社情民意引起政府相关部门重视,提案、建议得到办复。

全年编发《民建信息》40期。《加大金融对文化产业扶持与发展的建议》等被民建中央采用,《语言规范迫在眉睫》被民建江苏省委采用,《民建扬州市委涉农提案力推“扬州鹅”喜上保险》等被《人民政协报》登载。

协商监督。市民建负责人参加中共扬州市委、市政府民主协商会、情况通报会和市政协常委会、主席会以及相关视察活动;参与全市重大决策和重要人事安排协商,提出意见和建议。《加强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对我市旅游管理体制创新的几点建议》、《以战略思维与超前意识精深谋划我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参加市政协常委会交流发言;《加快道德信用体系建设 合力提升城市信用品质》等18篇论文参加市政协“提升扬州城市品质”论坛交流并被收入论文集。市民建26名会员担任省、市、县政府行风、纪检、监察、物价、环保等方面的特邀监督员。

宣传工作。市民建全年在各类媒体登载稿件、信息270篇次。《民建扬州市委“情系南涧”捐款仪式》等6篇在《人民政协报》发表,《民建扬州市委举办“民建情 和谐颂——送文艺进社区暨庆祝中国民主建国会成立六十五周年文艺演出”》等36篇在《民建中央网站》登载。扬州民建网站点击量突破175万人次,日均点击量1000人次。《扬州民建》会刊改为季刊。组织电视剧《黄炎培》观后感征文活动,在《扬州民建》专刊上刊登26篇观后感。在民建江苏省委电视剧《黄炎培》观后感征文活动中,扬州市有4篇征文获优秀作品奖,市民建获优秀组织奖。举办庆祝中国民主建国会成立65周年文艺演出、书画展。2010年,市民建新闻宣传工作获民建江苏省委表彰。

组织建设。2010年,市民建发展新会员56人,平均年龄36.2岁,全部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举办科学发展观培训班,培训市委委员、专委会主任、支部主任和骨干会员。选派28名骨干会员分别参加民建江苏省委、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和市委统战部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学习。

社会服务。春节、中秋节、重阳节前,市民建安排专项资金慰问原工商业者、骨干会员和老年会员。开展联系新经济阶层会员工作,组织企业家会员听取专题讲座、参加“2010中国风险投资论坛”和“2010中国(陕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等活动。

组织救灾援建和扶贫助学活动。市民建向西南干旱重灾区云南省大理市南涧县乐秋小学捐款1万余元。民建江都市支部向玉树地震灾区捐款近1万元,向江都市特殊教育学校赠送学习文具和生活用品。市民建全年扶贫助学捐款92万元。

实施“思源工程”,全年走访慰问81户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发放慰问金4.1万元。(张 进)

 

■民进 参政议政。2010年,中国民主促进会扬州市委员会(简称市民进)在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上提出提案49件,其中集体提案8件,内容涉及职业教育、食品安全、旅游资源、文化产业、居家养老等方面。关于职业教育的提案作大会发言,关于居家养老的提案作大会书面发言,关于食品安全的提案提交市政协主席会议专题协商,关于古运河旅游资源的提案在市政协常委会上发言。

市民进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关于政府为我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做好服务工作的建议》等3篇调研材料被民进省委采用并作为省政协十届三次会议集体提案,其中《关于切实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的建议》被省政协选作主席督办提案。《关于在规划和建设项目中应加强和突出社会影响评价内容的建议》获民进中央2010年度参政议政成果三等奖,并被全国政协采纳。组织市民进会员参加市政协论坛,有6篇文章在论坛上交流。在全市统一战线“我为扬州科学发展献一策”活动中,市民进提出的《文化遗产保护政府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被评为“金点子”二等奖。

市民进全年在民进中央、民进省委网站登载文章110余篇,在各级报刊刊登报道文章46篇。市民进获评民进江苏省委宣传工作先进集体。2010年,会员李锋和陆永进通过竞聘分别担任市监察局和市体育局副局长。

组织建设。市民进全年发展新会员16人,成立经济支部和广陵综合支部,在长江钢业重工有限公司设立广陵综合支部活动室。市民进维扬区支部、职业大学总支获评民进全国先进基层组织,市民进、仪征市民进获评民进江苏省先进地方组织,民进扬州市育才小学支部、市一中支部、法律支部、歌舞团支部获评民进江苏省先进基层组织;8名会员获评民进江苏省优秀会员。

社会服务。市民进开展“一个好人带动一群好人、一群好人营造满会春色”“爱心1+1”系列活动。4月3日,举行“爱心1+1”系列活动启动仪式,6家民进会员企业捐款6万元设立“民进扬州市委会爱心1+1基金”,专门用于资助贫困残疾儿童。资助贫困学生。向渡江路社区贫困学生捐赠读书卡,向特殊教育学校盲童捐赠60台收音机,到仪征后山区关心孤贫学童。举办文艺演出活动。到邗江区建华村、高邮市菱塘回族乡举办专场演出,为在扬州度中秋节的农民工举办慰问演出,参加扬州市为玉树赈灾义演。送医送药。民进会员、扬州百信缘大药房常务副总经理孙勇向特困家庭赠送价值10多万元的常用药品;民进会员、扬州东方医院董事长赵顺祥联合香港天邻基金会为19名孤儿免费实施唇腭裂修补手术,为千余名出租车司机和环卫工人进行免费体检。2010年,市民进获评扬州市“博爱募捐先进集体”。(佘宏明)

 

■农工党 参政议政。2010年,中国农工民主党扬州市委员会(简称市农工党)提交议案、提案113件,其中集体提案11件。《培养城市精神,提升城市品质》、《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高青少年人文素质》等9篇论文被市政协“提升城市品质”主题论坛采用。《关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建议》等6个调研课题被农工党江苏省委立项,并完成调研报告。5月8日,农工党界别市政协委员参加市政协“界别活动周”系列活动,到维扬区双桥街道和武塘社区调研社区卫生服务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7月31日,农工党界别市政协委员到宝应县调研县市旅游经济发展情况。

组织建设。2010年,市农工党选送5名后备干部参加市委统战部组织的党外干部培训班。市农工党开展考评活动,表彰2010年度先进基层组织8个,2009~2010年度党务工作先进个人4人、社会服务工作先进个人6人、参政议政工作先进个人10人。市农工党所属江苏省五台山医院支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新区分院支部、扬州市疾控中心支部、仪征市总支完成换届,12月20日成立农工党广陵区支部。全年发展新党员42人,其中医卫界22人,平均年龄40.64岁。

信息宣传与理论研究。市农工党全年报送社情民意和统战信息108篇(条)。其中,《新闻媒体对医疗事故的报道要力求公正属实》被中央统战部《零讯》采用,《进一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等9篇(条)被农工党中央采用。市农工党撰写的文章多次在各级报刊、网站上发表,其中《人民政协报》17篇、人民网7篇、《中国统一战线》2篇、中央统战部网站1篇、农工党中央网站3篇、《团结报》20篇、《前进论坛》1篇、《新华日报》1篇、省委统战部网站1篇、《挚友》2篇、《江苏社会主义学院学报》1篇。市农工党全年向农工党省委报送统战理论研究论文7篇。2010年,市农工党获评农工党省委统战宣传工作一等奖、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二等奖。

社会服务。2010年,市农工党组织开展9次“健康服务行”活动,宣传结核病防治知识,开展义诊活动。组织党员向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捐款4.87万元。(尹大新)

 

■致公党 参政议政。2010年,中国致公党扬州市委员会(简称市致公党)完成调研报告18篇,其中《内陆欠发达乡村发展模式》被致公党中央采用,《我省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现状调研》等5篇被致公党江苏省委采用,《长远规划 合理布局 稳步推进我市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被列为2011年度市政协大会发言材料。市致公党多次参加中共扬州市委、市政府情况通报会、协商会、座谈会,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致公党成员提出议案、提案、建议30余件,内容涉及“三农”(农业、农村、农民)、旅游、交通、医疗等方面,为推进扬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及“三个扬州”(创新扬州、精神扬州、幸福扬州)建设建言献策。全年通过致公党江苏省委、市政协、市委统战部反映社情民意20条。

组织建设。市致公党发展成员10人,平均年龄34.4岁。截至2010年底,市致公党成员总数156人,平均年龄54岁。市致公党3名成员参加扬州大学处级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分别当选物理学院院长、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副院长和医学院副院长。启动“市委委员联系基层支部制度”,市致公党市委委员每人联系一个基层支部,参加活动,听取对市委的建议和意见,督促支部完成市致公党布置的中心工作和支部考核工作。建立“支部负责同志述职制度”,支部主要负责人年初向市委报告当年支部工作计划,每季末向支部成员通报下一季度支部活动内容,年底向支部成员通报支部经费使用情况、向全体党员做支部工作总结。

宣传工作。市致公党全年组织撰写宣传报道稿件52篇,被各级媒体采用58篇次,其中《人民政协报》7篇、《团结报》5篇、《中国致公》4篇、《江苏致公》8篇;被中央统战部网站及中国致公党网站采用19篇。编辑出版《扬州致公》2期。市致公党获致公党江苏省委宣传工作三等奖。

社会服务。2010年,市致公党就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开展调研,提出建议,推动扬州市引才政策的完善。配合致公党江苏省委实施“引凤工程”,引荐海归人才丁辉文在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办易狄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打造扬州电子书生产基地。“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期间,市致公党配合维扬区委、区政府邀请海外客商50多人,提供合作项目信息10多个,促成香港世朗有限公司与维扬区物流园区签订总投资3600万美元的热敏纸项目协议。

2010年,市致公党帮助高邮市菱塘回族乡成为全省首批“致福工程”试点乡镇,并获省政府农民上网培训扶持资金每年2.5万元。担任省人大代表的市致公党成员为高邮市郭集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到30万元专项经费。(孙宇河)

 

■九三学社 参政议政。2010年,九三学社扬州市委员会(简称市九三学社)负责人22人次参加市委、市政府、市政协召开的通报会、协商会,献计献策,发挥参政议政作用。市九三学社在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上提出集体提案6件,其中《关于启动我市农村消费市场的建议》被评为重点提案;在九三学社省委举办的“科技创新与促进江苏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论坛上,4篇论文入选;在市政协论坛上,5篇论文被收入《扬州政协论坛》,其中1篇在论坛上作主题发言。

5月,九三学社界别政协委员到树人苑社区开展“市政协界别活动周”活动,与石塔、皇宫、通泗、树人苑等居委会主任座谈,整理、上报居委会主任反映的情况。

开展调研活动。调研报告《关于宁镇扬一体化的七条建议》获市委书记王燕文两次批示。

市九三学社全年在《人民政协报》上发表文章9篇,在《扬州晚报》上发表文章1篇,在江苏省委统战部网站上发表文章1篇,在《扬州政协》上发表文章7篇;向社省委和市委统战部报送信息28条,其中8条被社省委采用、6条被市委统战部采用。

组织建设。市九三学社全年发展新社员15人。其中,高级职称社员7人、中级职称社员6人,扬州市人大代表1人、扬州市政协常委1人、区人大代表1人、区政协委员3人。

2010年,王惠侬、毛羽扬、包元海等3名社员受到九三学社中央表彰。市九三学社机关支社、扬州职大支社、扬大基层委员会、江都市基层委员会获评九三学社省委先进集体,7名社员获评先进个人,2名社员获评有突出贡献的女社员。

社会服务。市九三学社实施2010年度“百名专家进乡村行动”。设在邗江区泰安镇的九三专家工作站服务对象从2个奶牛场300多头牛扩大到全镇范围内5个奶牛场近1000头牛。全年派出专家18批80多人次到泰安镇,提供养牛技术指导服务,免费为奶牛体检治病,赠送消毒药品。

7月20日,市九三学社江都市基层委员会在江都市小纪镇东舍村挂牌成立第二个九三专家工作站,10余名水产、畜牧、蚕桑、花木专家现场为村民提供技术指导,传授农科知识,并将价值8000多元的水质改良剂和虾苗免费发放给养殖户。11月,江都市基层委员会医疗卫生专家为小纪镇东舍村农民义诊,接诊200多人次,发放健康宣传资料近百份。

社务活动。2月,市九三学社参政议政委员会召开参政议政研讨会,协商2010年参政议政工作;4月,开展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征文活动,收到征文6篇,在《扬州社讯》上发表,其中有社员创作的歌曲《祝福祖国永远蓬勃》;10月,组织社员座谈交流学习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文件、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和“六个为什么”的体会;11月,在第22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活动中,市九三学社举办《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讲座。(刘 文)

 

■工商联 服务经济。2010年,扬州市工商业联合会(简称市工商联)发挥专家团作用,为民营企业转型发展提供服务。与市委统战部联合在邗江区举办民企创新暨大学生村官创业座谈会;邀请市科技局走访民营科技企业,指导企业科技创新;组织专家到仪征市月塘乡提供企业技术咨询,帮助仪征市月塘乡和江都市丁伙镇民营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联合市交通银行帮助高邮市菱塘乡16家民营企业解决融资困难,全年累计融资1.6亿元。

市工商联全年组织会员企业外出参加经贸活动7次。4月8~12日,组织10家民营企业参加第14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签订合作项目7个。其中,投资类项目2个,投资总额2700万元;贸易类项目5个,成交金额2130万元。4月下旬,组织民营企业参加南京第七届城市友好商会会长会议暨中国民营企业家峰会。8月,组织会员企业参加“长三角十五城市民营经济和商会工作合作与交流机制”会议。9月,组织民营企业参加在无锡举办的“走出去”培训班,并将培训光盘赠送给相关行业商会和会员企业。11月,组织3家会员企业参加武汉东湖行活动,组织5家会员企业到连云港参加苏北投资贸易洽谈会。

市工商联全年完成13项经济调研工作,形成《2009年度民营经济发展报告》、《扬州民营经济转型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加快我市民营经济发展调研报告》等调研文章。

帮助西贝电子公司等11家民营企业获批成为省创新型企业;会员企业扬州东方吊架公司获全国工商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参政议政。2010年,市工商联组织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推进民营企业与党委、政府间的互动交流。召开2010年工商界新春联谊会,市领导、市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和100多名民营企业家代表欢聚一堂,共谋发展。

在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上,市工商联作《发挥行业商会作用 促进创新型经济发展》的大会发言,工商联界别政协委员提交提案16件。5月,组织工商联界别政协委员参加市政协“界别活动周”活动。6月22日,与市委统战部联合召开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座谈会,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新36条)。9月21日,参加扬州政协论坛,4篇文章入选《扬州政协论坛》。

组织建设。1月30日,市工商联召开六届五次常委会和四次执委会,增补总商会副会长2人,工商联常委5人、执委5人、替补常委1人。4月7日,市工商联召开六届六次常委会,增补工商联副主席1人、总商会副会长1人。

全年新增市休闲服务业商会、市策划业协会、市文昌商圈商会、市企业咨询服务业商会等4个直属商会,归口管理市兴化商会。截至2010年底,全市有行业(异地)商会64个、基层商会86个,会员1.2万个(人),其中企业会员7088个。

市工商联指导全市2539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2.55万名党员参加创先争优活动。

交流联络。4月,市工商联与大庆市工商联(总商会)缔结为友好商会;5月,接待到扬州访问的比利时王国安特劳国际律师事务所代表团,组织金飞驰公司、日利达公司、江都商会、温州商会、钢铁贸易商会等与代表团交流;5月,接待常州市企业家代表团,陪同代表团考察扬州投资环境,参加邗江区、广陵区项目推介会;7月,组织10名民营企业家访问埃及、以色列;9月,接待埃及商会代表团和德国IMG公司代表团;10月,组织6名企业家到台湾考察交流。

宣传培训。全年编发《工商联简讯》5期,《扬州时报》刊出商会宣传专版6期。上报省工商联网站信息123条,被采用86条。5篇文章被《人民政协报》、《中华工商时报》等国家、省级媒体采用。

2010年,市工商联举办“中国经济热点话题经济名家系列大讲堂之郎咸平论道”讲座;与市委组织部、市国资委、浙江大学联合举办企业家培训班7期,培训民营企业家1600人次。

光彩事业。2010年春节前,市工商联组织开展向困难群体送温暖系列活动。慰问市区原工商业者75人,发放政府慰问金3.9万元;慰问担任过市工商联常执委的原工商业者11人;帮助2户原工商业者家庭获得民政临时困难救助近6000元。

组织市工商联机关工作人员向玉树地震灾区捐款3700元;组织市工商联钢铁贸易行业商会20家会员企业向灾区捐款14.52万元。福建商会、温州商会分别捐款23.88万元和20万元用于光彩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管 娟)

人民团体

扬州市总工会

■工会组织建设 2010年,市总工会开展“广普查、深组建、全覆盖”集中行动和外商投资企业专项行动,开展“外商投资企业工会组建年”活动,全市新组建基层工会1491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工会102家,新发展会员4.7万人。截至2010年底,全市有职工105.98万人、基层工会2.43万家、工会会员99.45万人;有农民工45.07万人,其中入会农民工40.94万人。全市10个“省工会工作模范乡镇(街道)”和32个“省模范职工之家”、48个“省模范职工小家”通过省总工会考核验收。开展创建星级基层工会活动,144家基层工会直选产生主席。省、市总工会和仪征市委分别作出向优秀工会干部陈小星学习的决定。陈小星被中央文明办评为“中国好人”。

(马 庆 陈维权 孙一平)

 

■职工竞赛 全市86%以上企事业单位开展“创优质量、创高效益、创新技术、创低能耗”劳动竞赛和现代服务业创优竞赛活动。各级工会组织职工参加节能减排达标竞赛、“六小”(小革新、小改进、小建议、小节约、小核算、小经验)岗位创新竞赛和百佳优秀合理化建议等活动。全市职工提出各类合理化建议6.51万条,完成科技创新成果5543项,开展科技攻关2023项。江苏油田高级技师田明“试油测试工艺配套工具的研制与应用”获评“江苏省十大科技创新成果”,江苏华电扬州发电公司“高桂锋煤样制备法”、扬州邮政局“吕茜‘一、二、三’窗口服务工作法”、扬州电信公司“赵强ITV安装六步操作法”获评“江苏省职工十大先进操作法”。4月28日~5月10日,市总工会在文昌广场举办全市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展,展出展牌250多平方米,近2万人参观展览。

在全市石油化工、汽车船舶、机械装备、“三新”产业等重点行业举办化学检验工、船舶焊接工、叉车司机、电缆检验工等工种245场技能竞赛,首次举办工艺美术创新设计大赛。全市36.01万人次参加技能培训,15.63万人次参加技术比武,6.83万人次参加技能竞赛,5912名职工晋升职业资格等级,其中60名职工通过市级职业技能竞赛晋升为技师。

(马 庆 陈维权 孙一平)

 

■班组建设 2010年,各基层工会以创建“工人先锋号”为载体,开展“班组建设推进年”活动。评选表彰省工人先锋号19个、市工人先锋号60个。至2010年底,全市有1941个企业先进班组,763个班组达到市级工人先锋号标准;有扬州市工人先锋号170个、江苏省工人先锋号57个、全国工人先锋号7个。

(马 庆 陈维权 孙一平)

 

■维护职工权益 召开全市企务公开民主管理、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研讨会,出台《关于加强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全市建立职代会制度、实行企务公开单位占单位总数的95%。全市有18家单位获评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市总工会获评省推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单位,江苏扬州汽车运输集团获评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市生产经营正常的建会企业工资协商面和集体合同签订率95%,女职工特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签订率93%,江都市小纪镇等区域性、行业性工资协商典型案例被编入《协商工资在江苏》。在全市生产型规模企业中开展“安康杯”安全生产竞赛;劳动安全卫生专项集体合同纳入全市职业病防治工作重点考核内容,合同签订率80%;“1+3”(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法加动态管理、持续改进、系统评价机制)安全监控体系纳入市政府考核目标;全市70%工会创建成劳动保护合格工会,10%工会创建成市级劳动保护示范工会。在全市开展“送法到工地、到企业、到基层”法律宣讲、咨询活动536场,“‘12351’工会维护保障职工权益行动周”活动受理职工各类咨询、求助722件、893人次。建立工会系统紧急信息报送绿色通道,及时调解劳动关系矛盾纠纷和群体性事件,全市有1.15万家企业建立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实行劳动调解制度,占企业总数的95%。扬州市总工会获评全国“五五”普法工作先进单位。

(马 庆 陈维权 孙一平)

 

■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 召开2010年度市政府与市总工会联席会议,协商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建立职工收入增长机制等议题。飞利浦照明工业(中国)有限公司等142家企业获评“2010年度扬州市和谐劳动关系三星级企业”。在非公企业评选、表彰十佳“关爱职工的好经营者”和十佳“爱岗敬业的好职工”。会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市区200家企业、2000名职工和200名工会主席进行企业职工工资收入状况抽样调查,形成调查报告。

(马 庆 陈维权 孙一平)

 

■劳模工作 2010年,经推荐评选,时庆梅等8人获评全国劳动模范,蒋跃芳等13人获省五一劳动奖章、6家单位获省五一劳动奖状,蒋明兰等79人获市五一劳动奖章、29家单位获市五一劳动奖状。全市建立劳模创新工作室86个,命名劳模创新工作室示范基地11个;举办劳模大讲堂16场。投入近20万元为500多名劳模进行健康体检,建立劳模健康档案;组织200多名劳模参观世博会,组织300多名劳模到北京、四川、广东等地学习考察;全市发放劳模慰问金、特殊困难补助金、低收入劳模补助金等180万元,慰问、补助劳模2300多人次。

(马 庆 陈维权 孙一平)

 

■建设工会大学校 市总工会开展“我是时代主力军 文明新风我先行”主题活动,开展职工志愿者队伍进社区、进广场、进路段、进站台服务2000多人次。会同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评选表彰十佳“文明标兵职工”。举办第二届职工读书节,推荐50本好书,开展职工读书征文、纳凉书市等活动,全市建成全国职工书屋示范点10个、省级职工书屋示范点17个、市级职工书屋示范点38个。工会数码电影放映队全年为职工播放电影103场,观众超过12万人次。职工大舞台举办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100周年、支持玉树地震灾区、红歌演唱会、慰问农民工专场演出等活动。完成扬州市承办的江苏省第十七届运动会职工部大众体育比赛各项赛事。组织开展“百名专家企业行”活动,利用百名专家智囊团的优势资源,开展“菜单式”培训。富士康跳楼事件发生后,市总工会在园区企业、非公企业为职工免费举办心理疏导、心理知识讲座和各类技能培训90多场,培训职工2.1万人次。举办女性健康流动课堂55场、健康讲座34场,培训女职工4700多人次。全市工会举办各类培训156期,培训工会干部1.5万人次。

(马 庆 陈维权 孙一平)

 

■帮扶困难职工 市总工会设立“市直困难职工帮扶慈善基金”,有69家企事业单位向基金捐款56.9万元。2010年元旦、春节开展“心系职工情,温暖进万家”送温暖活动,全市各级工会筹集712.56万元,加上政府行政拨款814万元和社会捐款217.26万元,慰问困难企业565家、困难职工(含农民工)2.22万户,发放款物1693.45万元。通过送温暖系列活动,分两批向市直326户特困职工发放春节慰问款和水电粮油补贴56.34万元;向市直87家困难企业300名困难职工发放一次性春节补助9万元;向80名困难工会主席发放补助4万元;市总工会领导与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的42名农民工代表联欢,同吃年夜饭。爱心超市全年为1558人次特困职工家庭成员服务,营业额20.6万元。市、县两级全年认定建档特困职工970户。2010年,市总工会在职职工住院医疗互助会互助范围从市直职工扩大到区属在职职工,新发展团体会员单位15家,新增会员5318人,会员累计3.2万人;全年向1230人次发放互助会补助款137.94万元。全市各级工会投入112.7万元,加上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捐助582.72万元,开展“金秋助学”活动,资助困难职工和农民工子女9542人。向市总工会“五一托阳学校”捐赠10台新电脑,改善办学条件,发放困难师生生活补助款3.6万元。市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开展免费就业培训和职业介绍工作,全年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729人次,介绍就业1506人次。市、县两级218家工会会员服务窗口单位及500余家连锁店全年优惠让利工会会员3万多人次,优惠金额112.4万余元。

(马 庆 陈维权 孙一平)

 

■工运研究与信息工作 召开市工运研究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表彰市工运研究先进集体6个、先进个人23人;评选出工运论文优秀成果一等奖8篇、二等奖12篇、三等奖15篇。《扬州工运》全年出刊6期,总发行107期。全年编发《扬州工会工作动态》50期,采用各级工会信息578条(篇)。市总工会上报工会信息375条(篇)。(马 庆 陈维权 孙一平)

共青团扬州市委员会

■概述 2010年,共青团扬州市委员会(简称团市委)发挥共青团“组织、引导、服务、维权”四大职能作用,深化“双基”工作(基层团组织建设与团基层工作),引领青年创新创业,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各项工作总体呈现良好态势。

至2010年底,全市有各级共青团组织6057个,其中基层团委365个、团总支255个、团支部5412个、基层团工委25个,有团员241112人。全年新发展团员19934人,流入团员4384人,流出团员4780人;1854名团员加入中国共产党,24318名团员申请入党。(马 俊)

 

■“双基”工作 基层基础建设。团市委开展争创“五四红旗团委(团支部)”、争当“优秀共青团员团干部”主题实践活动,推进创先争优工作;下发《扬州市基层团建示范点创建标准》,确立64个“基层团建示范点”;确定145个团组织为市级实施单位,优选其中30个团组织作为省级实施单位。全市各级团组织、青年联合会、青年创业促进会与实施单位结对开展基层团建示范点创建工作,共结对子96对,确定工作项目200个。团市委指导各县(市、区)团委创新团建组织模式。共青团广陵区委利用商圈党建联席会的资源优势,探索商圈团建新模式;共青团维扬区委构建“一体双带(以党群一体化模式为抓手,实现对‘非公企业’团员青年的广泛覆盖,以‘带青年志愿者、带大学生村官’为突破,夯实党执政的青年基础)”的基层工作新格局;共青团邗江区委、共青团开发区区委以传统和新兴的产业链为重点,开展非公企业团建“百日会战”(用四五个月时间集中推进非公组织的团组织建设),扩大团建覆盖率。广陵区曲江街道和江都市仙女镇团组织公开选聘、择优录用编制外副书记。

团干部队伍建设。实施“一村官一团建”项目,全市各级村官团干部确定基层团建项目455个。发挥大学生村官联谊会和各地分会的作用,关心、培养大学生村官。宝应县启动全县各镇大学生村官团支部书记“公开竞选”工作;江都市组织大学生村官集体婚礼;仪征市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村官培养管理的意见》;广陵区组织大学生村官与社区主任结对拜师活动;邗江区组织大学生村官参加“周末课堂”学习,举办“大学生村官风采”汇报演出。加强团干部能力作风建设,团市委采用“个人自学、集中领学、交流互学、参观导学、调研提炼、培训修炼、实践锻炼”方式,提高学习效果,提升团干部素质。

(马 俊)

 

■青年就业创业 金融扶持。2010年,团市委协调市财政局、市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人民银行扬州市中心支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制定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和担保基金扶持政策。市级财政每年安排担保基金100万元,各县(市)安排相应配套资金,扶持青年创业。团市委与人民银行扬州中心支行联合在仪征市开展“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创建及融资扶持”试点,开展征信体系建设、信用知识、信贷政策、金融工具等内容的宣传和培训;完成农村青年信用档案信息征集和前期电子录入,强化信用示范户评价成果的应用,推动涉农金融机构出台对应的优惠信贷政策。团市委联合人民银行扬州市中心支行、市银监分局普及金融知识,开展“金融知识进乡村春天行动”和“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建立“金融知识进乡村”央行志愿者讲师团、金融青年志愿者讲师团、金融知识文艺宣传队,开设大学生村官金融知识讲堂、金融知识宣传“流动课堂”和“网络课堂”;开展金融需求专项调查和专场咨询,创业、经营资金需求对接,农户小额贷款集中授信,农村金融服务网络宣传,定向扶持等服务。全年开展金融知识专题培训7场,培训农村青年800余人;讲师团宣讲金融知识4场;7支宣传队到农村宣传金融知识20场。

创业辅助服务。分类实施技能培训。全年完成青年农民工“订单式”技能培训800人次,其中农村“两后生”(没有继续深造的初、高中毕业生)劳动预备制培训400人次;完成青年农民工在岗技能提升培训800人次;完成青年农民创业培训400人次。开展SYB(创办你的企业)青年创业培训,在扬州大学广陵学院举办培训班20期,培训学员1000余人。建设见习基地。团市委与市人才市场合作,建立50个扬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提供见习岗位500个。同时,团市委落实就业创业扶助措施,向列入计划的见习人员每人每月发放500元生活补贴,为他们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选树创业榜样。开展第四届“扬州市十佳青年创业先锋”评选和国家、省、市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评选推荐工作,为青年创业树立榜样。

完善服务机构。发挥市青年创业促进会(简称市青创会)作用,健全副会长轮值制度,加强会员管理,规范入会程序,扩大入会领域,搭建交流平台。2010年,市青创会组织会员企业家到菱塘回族乡考察电缆行业发展情况,到仪征市西郊花园开展商务交流,到高邮市八桥镇举办招商推介活动。(马 俊)

 

■青少年教育 团市委开展不同青少年群体的思想教育工作,在团中央划定的四类分类引导人群(大学生、企业青年、进城务工青年、农村青年)基础上,增加青年企业家和弱势青少年两类群体,针对不同群体思想状况,策划与之相适应、满足其诉求的引导路径。召开企业青年分类引导试点工作座谈会;提高青年企业家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意识,组织相关志愿活动和主题论坛;加强大学生就业创业意识教育,实施“大学生就业创业助推计划”;以服务促引导,以关爱促教育,深化“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

以先进典型教育青年。开展“青年创业先锋”、新长征突击手、优秀团干部和优秀团员、扬州市优秀(十佳)少先队员、扬州市优秀(十佳)辅导员等评选工作,宣传“扬州好人”张德兵和大学生村官典型、第1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黄俊的先进事迹,让青年学有榜样。

全市各级少先队组织开展中小学分层教育体系建设,由初中局部探索向小学、高中拓展、延伸,实现中小学十二年全过程、全方位的团队分层教育,54所试点中小学取得初步成效。2010年,团市委在全市开展争当“四好少年”(热爱祖国、理想远大的好少年,勤奋学习、追求上进的好少年,品德优良、团结友爱的好少年,体魄强健、活泼开朗的好少年)活动,各少先队大、中、小队争创“四好少年”集体,少先队员争当“四好少年”。活动中,产生一批理论成果,《四好少年培育路径和载体的研究》被全国少工委确定为全国少先队工作研究重点课题,《“四好少年”教育指导》在第六次全国少代会上受到领导和专家的肯定。2010年,市少工委完成第二轮辅导员专业职级评定工作。全市学校大队辅导员和县(市、区)、乡镇总辅导员由团委、教育部门联合聘任。

(马 俊)

 

■服务文明创建 组织实施“文明城市创建我知晓”、“文明城市创建我行动”等宣传教育活动,开展“我为文明创建献一策”青少年网上大讨论和“我眼中的文明”全市青少年摄影大赛。开展青年志愿服务活动。2010年,组建教育志愿者总队,扩大志愿服务队伍。结合文明城市创建,集中开展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3月,开展“学雷锋志愿者服务月”活动,动员全市近万名青年志愿者服务社会、服务社区、服务人民。5月3日,开展“播撒文明火种、唱响青春之歌——青年志愿者进社区统一行动日”活动,参加者近千人。实施“关爱空巢老人,关爱农民工子女”青年志愿者专项行动,全市各级团组织和团员青年组织志愿者与空巢老人、农民工子女集体结对31对、个人结对204对,向关爱对象发送慰问款物75万元。

(马 俊)

 

■青少年维权 下发《2010年全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要点》,部署全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下发《关于组织动员团员青年参与维护校园安全工作的通知》,号召全市各级团组织将维护校园安全作为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重要工作纳入年度计划,组织动员团员青年参与维护校园安全工作。调整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召开领导小组联席会和全市共青团权益工作会议。

(马 俊)

 

■希望工程 通过基金捐赠、“1+1”结对(捐赠者与资助对象结对)资助等形式,组织开展“爱在扬州”希望工程助学活动。全年募集各类捐款101.05万元(累计768.94万元),捐建“希望图书角”20个,发放希望工程助学款、奖学金116.56万元,资助贫困大中小学生1540人。4月,组织扬州市2010年“希望工程贡献奖”和“扬农集团希望之星”推荐、评选工作。宝应县地方税务局等9个单位(个人)获“希望工程贡献奖”,李文君等10人获“扬农集团希望之星”称号,朱颖等10人获“扬农集团希望之星提名奖”。(马 俊)

扬州市妇女联合会

■概述 扬州市妇女联合会(简称市妇联)落实省、市政府“十一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推进落实妇科病检查、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建设、扶持女大学生就业创业、推进农村妇女参与基层民主管理、建立受害妇女庇护场所、加强农村学前儿童教育、改善农村留守少年儿童食宿条件和残疾儿童康复等八件实事项目。开展“巾帼科技创新联盟行动”、“巾帼牵手就业援助行动”、“家庭服务创牌行动”,促进妇女就业、创业。贯彻落实妇女权益保障法,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化解家庭矛盾,防止家庭暴力,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实践活动,引领妇女参与文明城市创建。

加强妇女干部队伍建设,联合市委组织部举办第三期中青年女干部培训班,组建扬州市妇女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库,通过培训、论坛、外出学习考察等形式,提升妇女干部素养和科学发展能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新建立市级机关妇女工作委员会、市中级人民法院妇女代表委员会和市新城西区妇女工作委员会等3个基层妇女组织,推进新经济组织建立妇女组织,成立外资企业妇女联谊会。培植省级“妇女儿童之家”示范点20个,新增市级基层组织建设示范乡镇(街道)8个、示范村(社区)24个。

推进女性进村“两委”工作。扬州市将女性进村党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工作要求纳入换届文件。全市妇联系统完成专题培训64次,培训5978人,基本实现2010年换届工作中女性进村“两委”的目标。

(朱春芳)

 

■促进妇女就业创业 2010年,市妇联开展“巾帼科技创新联盟行动”。引导女企业家科技创新、助推妇女就业创业。以科技创新为目标,为创业成果初具规模的女企业家搭建产学研对接平台。建立女性科技人才库、科技政策库、科研项目库,组织专家与女企业家“面对面”,发布科研成果信息,为妇女创业、调整产业结构搭建平台。组织女企业家到上海、义乌等地学习考察,拓宽视野,推进扬州女企业家融入长三角都市圈。全市组织女科技人员服务企业23次,提供科研成果65项,建立研发基地15个,举办女职工培训39场次;举办女大学生、女大学生村官SYB创业培训6场次,培训324人。召开城乡妇女统筹发展工作会议,推广妇女在发展高效农业、创办经济合作组织方面的经验和做法。争取省、市资金40万元,对22个基地进行以奖代补。促进科技人员与乡村女能手结对共建,全市组织女科技人员服务乡村82次,开办实用技术培训班71期,为农村妇女举办咨询活动88场。培树37名巾帼科技创新典型,表彰“十佳巾帼科技创新之星”。

开展“巾帼牵手就业援助行动”。关注女经纪人群体,成立扬州市农产品经纪人协会女经纪人分会,通过技能培训、信息发布等方式,提高农产品女经纪人搞活农村市场、带领农民姐妹增收致富的能力和水平。举办女性专场招聘会和技能培训班,为下岗失业妇女、转移就业妇女和农村留守妇女送政策、送项目、送信息、送岗位。启动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筹集100万元建立扬州市妇女创业贷款担保基金,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小额担保贷款信息月报制度、现场办公制度、实地调查制度,推进工作开展。全年向创业妇女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363.5万元。市翔宇妇女儿童基金会为创业女性、女大学生村官等提供创业帮扶资金101万元。

开展“家庭服务创牌行动”。组建江苏省定点家政服务培训机构——扬州市“绿杨好阿姨”家政服务实训中心,提供培训、职介一条龙服务,打造“绿杨好阿姨”家政服务品牌。全市举办家政服务员培训班20期,培训670人。(朱春芳)

 

■妇女参与文明创建 成立扬州市巾帼志愿者协会,建立“爱心妈妈”、“巾帼维权”两支志愿者队伍,以“争做幸福特色家庭,共创全国文明城市”为主题,深化“五好文明家庭”创建,开展学习型家庭、低碳型家庭、美德型农家、廉洁型家庭等“十型”幸福特色家庭创建活动。启动“创文明城市,展巾帼风采”、“机关结对社区,干部联系市民”、文明使者社区行、“低碳家庭,时尚生活”、“倡导绿色理念、共建绿色家庭”等主题实践活动,在家庭、社区、各级巾帼文明岗中宣传文明礼仪知识。评选、表彰“十型百佳”特色家庭、160户市级绿色家庭。2010年,扬州市被全国妇联等六部委命名为全国创建学习型家庭示范城市(城区),3户家庭分别被评为“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朱春芳)

 

■维护妇女儿童权益 开展“法律平安知识进家庭”活动。联合扬州电视台举办《以案说法》栏目进社区活动,普及法律知识;举办维权沙龙以及妇女维权系列节目,推动保障妇女权益法律法规宣传进社区、进家庭。开展“技防进我家,平安你我他”主题活动。表彰创建活动先进集体50个、“平安家庭”创建先进个人20人;组织家庭与村签订“创平安和谐家庭约法三章”,签订率85%;评选“平安家庭示范户”100户。市妇联获评2006~2010年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市妇联联合市公安局设立5个家庭暴力投诉中心、120个家庭暴力投诉站;联合市司法局开设经济困难妇女法律援助绿色通道;联合市民政局完善家庭暴力庇护中心建设,健全庇护设施。全市7个县(市、区)和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全部建有家庭暴力庇护中心,部分乡镇、村建立家庭暴力庇护场所。依托乡镇(街道)大调解中心、社区(村)开展基层妇女维权站(点)建设,把维权服务送到妇女身边。开展“矛盾纠纷调解进家庭”活动。招募巾帼维权志愿者队伍189支。举办维权骨干培训班,开展专题辅导,组织志愿者协调解决个案、旁听庭审,提升志愿者队伍维权实战能力。完善值班律师制度,为信访妇女提供法律咨询。2010年,全市妇联接待来信来访743件,件件有落实。

(朱春芳)

 

■关爱妇女儿童 8月,扬州市开展“献爱心、助春蕾行动月”活动,全市妇联系统共募集“春蕾资金”130多万元,新增6个“春蕾班”;向省儿童少年福利基金会争取7万元帮扶金,资助70名贫困孤儿每人1000元助学金。举办“春蕾计划”新闻发布会,表彰一批“爱心妈妈”,扩大“春蕾计划”社会影响。整合社会资源,组织开展新一轮“恒爱行动”、“我的第一个书包”和“福禄满堂聚爱心、万名客户助春蕾”活动,为贫困孤残儿童送去温暖和关爱。开展“访贫问苦、进村入户”活动,全市各级妇联干部走访慰问妇女先进典型和贫困妇女120多户,发放慰问金6万余元。三八妇女节期间,组成爱心帮教团到南京女子监狱、扬州市收容教育所开展“送技能、唤回归”爱心帮教活动。依托翔宇妇女儿童基金会,援助遭遇灾难病患的妇女儿童。建立“好韵通”爱心基金。关爱儿童健康成长,开展家教知识“进社区、进乡村、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活动,发挥市网上家长学校作用,开展家庭教育研究,组织家教知识辩论赛等活动,传播科学家教理念。全市建立24个“儿童快乐家园”,完善“妇工+义工+社工”运作模式,面向城乡困难儿童,特别是留守、流动儿童及其家长,开展心理、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服务与指导。(朱春芳)

 

■推进省、市“十一五”规划落实 6月9日,召开全市妇女儿童工作会议,实行八件实事月报制,推进扬州市妇女儿童“十一五”发展规划的落实。市妇联组织两个督查组到各县(市、区)督查、调研实事项目和“两规”(省、市政府“十一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重点指标完成情况及“十二五”规划编制进展情况。评选、表彰“十一五”期间为妇女儿童办实事、解难事工作实案。扬州市贯彻落实《妇女权益保障法》、《江苏省实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工作通过省人大执法检查,扬州妇女儿童八件实事项目及妇女儿童“两规”贯彻落实工作通过省政府妇儿工委督查。

(朱春芳)

 

■助推女大学生村官成长 市妇联完善女大学生村官人才库,建立“女大学生村官联谊会”和“牵手连心”两个在线QQ群,组织开展“结对牵手、交友连心”和“百名知识女性牵手关爱女大学生村官”主题活动,建立“1+X”结对帮带模式,保证每个女大学生村官与两三名优秀女性结对交友。把女大学生村官纳入全市女性人才培训总体计划,组织新农村建设、法律政策、实用技术、创业技能和社会工作知识等方面的专题培训,提高女大学生村官综合素质。为女大学生村官搭建实践锻炼平台,组织1700多人次参加妇联组织相关活动。注重从女大学生村官中培养、选拔基层女干部,18人通过竞聘担任乡镇(街道)妇联副主席,4人担任县级妇联执行委员会常委,220人担任基层妇女儿童工作信息员。推荐女大学生村官进村“两委”,至2010年底,478名女大学生村官进入村“两委”领导班子,其中21人担任正职领导。关心女大学生村官生活,市妇联举办“春天有约·缘来是你”、“动感夏日·相约你我”等联谊交友活动,牵头举办“情系村官·缘定扬州”全国首场大学生村官集体婚礼。扬州市女大学生村官工作获评2010年度全省妇联系统创新工作特等奖。(朱春芳)

扬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概述 2010年,扬州市科学技术协会(简称市科协)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开展科普宣传活动,提升全民科学素养。

第三次承办“院士专家扬州行”活动,签订合作协议9项。加快企业院士工作站建设,建立11家市级企业院士工作站。实施“百名科技专家兴农富民工程”、“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开展各类科技咨询和学术活动。

组织开展2007~2009年度扬州市企业科技人员“讲创新、比贡献”竞赛活动,市政府表彰10个先进集体、27名先进个人。江苏金方圆数控机床有限公司宓仲业获评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获评全国“讲创新、比贡献”竞赛先进集体;华富控股集团周寿斌、扬建集团有限公司张迎春等6人获评第九届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市科协、宝应县科协,江苏联环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吴健等11人分获江苏省科协系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称号。

成立扬州市科普志愿者总队及卫生、农村、社区、青少年和企业等5个科普服务分队,全市有科普志愿者近4000人。组织科技专家答复《关于加快建设扬州科技馆的建议》等5件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建议、提案。

在市新华中学增设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站点,并指导站点开展工作。报送《关于“坚持科学发展 打造低碳经济运河名城”的建议》等4件“科技工作者建议”。

10月21~22日,市科协第五次代表大会在扬州市会议中心召开。会议听取和审议《市科协第四届委员会工作报告》;审议、通过《扬州市科协实施〈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章程〉的细则》;表彰全市科协系统30个先进集体、80名先进工作者;选举产生科协第五届委员会,林群当选主席。

(李佳坤)

 

■“院士专家扬州行”活动 4月28日,由扬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扬州市科学技术协会承办的“烟花三月”节“院士专家扬州行”活动开幕式在扬州花园国际大酒店举行。副市长闻道才主持开幕式。省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徐耀新,市长谢正义到会讲话,并为扬州市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服务中心揭牌,为11家市级企业院士工作站授牌。中国科学院院士程耿东、郑有炓,中国工程院院士侯保荣、麦康森、刘秀梵等21位院士专家参加活动。开幕式上,9个院士专家团队分别与扬州市9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陈 健)

 

■企业院士工作站建设 2010年,市科协联合市科技局、市财政局等部门,建立首批11家市级企业院士工作站,指导7家企业成功申报省级院士工作站,获省、市奖励扶持资金800多万元,推动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技术攻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制定《扬州市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扬州市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奖励扶持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服务中心年终走访督查市区8家市级企业院士工作站。(李佳坤)

 

■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服务中心成立 4月28日,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服务中心揭牌。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服务中心由扬州市科协与中国科技咨询服务中心合作共建,旨在从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培养人才、推进产学研用和提高管理水平等多个方面,为企业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提供基础调研、建站策划、过程协调、追踪问效、示范推广等全方位服务,推动全市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杨 鉴)

 

■兴农富民工程 2010年,扬州市按照“有固定场地、有师资队伍、有规章制度、有培训器材、有示范基地、有宣传画廊”的标准创建25家科普惠农服务站,其中5家被命名为省级服务站。11月30日,召开兴农富民工程推进会暨表彰会,表彰6家优秀组织单位、10个市级重点项目、14名优秀科技专家和12个优秀示范项目。兴农富民工程实施两年来,共对接197个项目、374个行政村,推广新品种、新技术128个(项);辐射带动农户3964户,项目直接带动农户人均年纯收入增长20%。

2010年,全市1个协会、1个基地和1名个人获国家级表彰,1个协会、1名个人获省级表彰,共获奖扶资金53万元。(李佳坤)

 

■科技咨询活动 市科协完善“厂会协作”、“金桥工程”、“技术论证”、“保险理赔”等科技服务体系。出台“厂会协作”工作意见和管理办法,全年结成厂会协作对子20个,完成“厂会协作”项目10个,评选出2009~2010年度市级“厂会协作”优秀项目16个、优秀组织单位3家、先进个人10人。实施“金桥工程”项目10个,其中5个申报省重点项目。完成7个保险理赔论证项目,为企业减少损失600多万元;完成技术合同认定登记项目100多个,技术交易额6000多万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李佳坤)

 

■学术活动 2010年,市科协开展各类学术交流和研讨活动120余场次,1万多人次科技工作者参与活动。以“发展创新型经济,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题,举办首届扬州市科协学术年会,下设“机械工业创新研讨会”、“智能电网关键技术及产业发展”等10个分会场,邀请中科院院士潘云鹤作“物联网的发展趋势”主题报告,600余人听取报告。与英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联合举办“科技咖啡馆”活动,100多名科学爱好者与宁波诺丁汉大学可持续能源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乔·达克瓦等人探讨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承办国家级“淮河流域综合治理和科学开发”研讨会,30多名水利专家参加交流研讨,研讨成果以“科技工作者建议书”形式由中国科协上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李佳坤)

 

■学会和企业科协管理 市科协印发《2010年度扬州市科协所属学会(协会)活动计划》、《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科协工作的意见》及《扬州市企业科协考评办法》。全市各级科协加强对学会及企业科协的管理,推动市级学会和企业科协健康发展。2010年,5家市级学会(协会)换届改选;全市新成立25家企业科协,企业科协总数达109家。(李佳坤)

扬州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服务经济建设 4月16~18日,市归国华侨联合会(简称市侨联)和维扬区委、区政府邀请美国华美半导体协会上海分会考察团一行16人到扬州,参加“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活动,考察维扬区半导体集成电路发展环境并寻求商务合作机会。

6月21~22日,市侨联邀请国际半导体设备及材料协会新任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陆郝安率光伏产业界专家考察团一行5人到扬州,考察扬州新兴产业发展情况。考察团先后考察扬州智能电网展示中心、晶澳太阳能集团、中科半导体等企业,洽谈加强合作事宜。(陶金柱)

 

■聘请特聘顾问 市侨联聘请20名海内外侨界人士担任特聘顾问,向每位特聘顾问发出公开信,征询海内外侨情动态和最新侨情数据、海内外侨界代表性人士和华侨社团的意见和建议、涉侨重大突发事件分析和对策建议、海内外侨界人士关注的热(难)点问题或需要有关部门重视的问题、海内外产业项目和人才信息、对扬州创新发展以及吸引海外人才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等信息。7月8日,市侨联向美国纽约中美文化交流中心主任朱晨光、美国美中文化交流协会副秘书长陈致等12名特聘顾问颁发聘书。(陶金柱)

 

■举办海归创业人士联谊沙龙 10月23日,市侨联在瘦西湖静香书屋举办部分海归创业人士联谊沙龙,上海易狄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丁辉文、江苏真云科技有限公司留美博士马庆鸣、扬州集福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韩伟、扬州生命之数生物科技进出口公司高级顾问陈厚琦等20人应邀参加活动。市侨联就加强侨联组织的凝聚力以及成立扬州海归创业人士联谊会有关事宜听取与会人员意见和建议。(陶金柱)

 

■新华侨工作联谊会成立十周年庆祝活动 12月17日,市侨联在扬州宾馆举行新华侨工作联谊会成立十周年庆祝活动,回顾10年工作情况,表彰热心参加联谊会组织的各项活动,在引资引智、对外宣传、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的15名会员。市区归侨侨眷代表200余人参加活动。

10年间,市侨联新华侨工作联谊会发挥亲情、友情等民间联络优势,为新华侨眷属、出国留学人员家属和留学回国人员提供全方位服务,先后组织“侨界看扬州”、侨界金婚家庭评选、表彰侨界杰出人物、“喜迎国庆六十周年红歌演唱会”等侨界特色活动;组织会员到国内外自费旅游10多次;组织会员向海外子女和亲友发出介绍家乡发展变化的信件2500余封,提出有价值的建议200余条,促进扬州市与海内外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会员人数从建会初期的70人增加到250余人,成为扬州市具有一定影响的群众性联谊组织。

(陶金柱)